巧用小实验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1

巧用小实验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冯平让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陈仓初中冯平让

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表明了,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强大动力。正所谓“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

如果中学生对物理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超乎寻常地思考和研究物理问题,教学上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意义是深远的。小实验费时少、成本低、现象明显、简便易行,它是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一把钥匙。

第一、设计小实验引入新课

引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精心设计的引入犹如乐曲中的前奏,起着提示主题、激起兴趣、进入情境的作用.设计小实验引入新课,不但可以让学生将上课前分散的注意力聚拢起来,更重要的是能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把学生迅速带入物理情境中去,例如,在八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做一做以下几个小实验:

1.水面浮针——取一根缝衣针放在水面上,让它像麦杆似的浮着吗?让学生做下面的实验,就能改变学生认为不可能的想法。准备:取一碗水,拿一根细一点的缝衣针,稍微抹上一层猪油。实验:为了减少针对水面的冲击,在水面上放一小张能吸水的纸,再在水面上轻轻的平放一枚抹有猪油的缝衣针。等这张纸完全湿透后,轻轻按下纸的四个角,吸水纸慢慢沉入水中,这时候钢针却漂浮在水面上!

2.烧不着的布条——取一块棉布条,用水淋湿,在中间部分滴上酒精,然后拿着布条的两端,把布条张开,用蜡烛的火焰烧有酒精的部分。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在棉布条正对火焰的上方升起了火焰,好像火焰穿过了布条。拿下布条一看,棉布条并没有烧焦!

3.撕纸条——取一10cm长、1cm宽的纸条,在中间剪两个小口。然后拉住纸条两头向两侧拉一下,纸条会断成几条呢?会不会断成三截呢?这时候让同学亲手一试,结果让学生迷惑不解:纸条只断成两截!

这三个小实验的结果都出乎学生的意料,激发他们很想知道其中的原因,这时老师就可以很自然的将学生引入物理的殿堂。

第二、设计小实验讲解新课

在新课讲解过程中做几个小实验,既能培养了学生兴趣、又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例如,在学习大气压强时设计这样一个小实验——蜡烛抽水机。

在左边的玻璃杯内放少量的水和一只燃烧的蜡烛,杯口上涂一些凡士林,再用一张穿有橡皮管的硬纸片盖上。把橡皮管的另一头没入右边水杯的水中。不一会右边水杯里的水就让蜡烛抽过来了!

这个现象学生觉得很惊奇,而且记忆深刻,在这样的氛围下讲解知识,可立即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

第三、设计小实验巩固知识

在巩固知识时做个小实验的效果往往比做一张试卷费时少、生动且效果好。一般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不一定保持得很持久,普遍的现象是对物理概念规律一知半解、心存困惑、感到压抑,导致听课无心、上课开小差、作业头痛。久而久之,逐渐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因而,设计针对性小实验,解决学生学习物理的瓶颈问题,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一环。例如,在学习完液体内部压强后做下面的实验——隔物灭火。

桌上放一只玻璃杯,杯子前面20cm处放一只点燃的蜡烛,用力对着玻璃杯吹气,烛焰被吹灭了。如果在玻璃杯位置上放上方盒子,用手稳住它,再像刚才那样吹气,能不能把蜡烛吹灭呢?这样的实验不但巩固了流体力学的知识而且将知识得以延伸。

第四、设计小实验将知识延伸到课外

大自然和日常生活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开阔大课堂,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中有趣的物理现象,进行简单易行的相关模拟实验,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大有裨益。课外实验具有很强的实时性、灵活性、趣味性和自主性,把物理实验延伸到课外有助于有效地完成物理教学任务,充分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特别能为学生所接受所喜爱。例如在学习“光的色散”时,学生对彩虹现象就十分感兴趣,老师可引导学生观察彩虹,观察时应注意彩虹里面各种色光是如何排列次序的?是红光在上还是紫光在上?我们还可以借助一些简单的方法得到人工彩虹,满足学生随时观察的需要。比如对着太阳光把水喷成雾状,即能观察到一条人造彩虹,其色光的排列与天空中彩虹一模一样。还可以把一玻璃杯的水放在窗台上,让太阳光经杯中的水发生折射,再在地上铺一张大白纸,也可观察到一道非常美丽的彩虹。学生通过观察这些现象,不但觉得物理妙趣横生,而且还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对学生后续学习做好铺垫和创造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