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护理干预对艾滋病(AIDS)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效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探讨护理干预对艾滋病(AIDS)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效果的影响

唐敏佳

(长沙市第一医院湖南长沙410005)

摘要:目的观察探析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在2015年3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艾滋病患者中选择120例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依据信封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实施护理干预,各60例。结果观察组机会性感染率为5.0%、诊疗依从率为96.7%、CD4+T细胞计数为(208.5±14.6)个/μ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实施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机会性感染率,提高患者的诊疗依从性以及免疫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艾滋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艾滋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在疾病进展过程中患者的免疫功能会逐渐降低甚至是丧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会对患者的免疫系统产生破坏作用,从而导致患者失去对外界感染的抵抗力,致使患者发生机会性感染或恶性肿瘤,直至死亡[1-2]。临床对艾滋病治疗主要以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为主。此次研究将在2015年3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艾滋病患者中选择120例纳入研究,探析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现将结果进行下述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在2015年3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艾滋病患者中选择120例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依据信封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实施护理干预,各60例。病例选择标准:①经诊断确诊为艾滋病。②各类机会性感染已经得到控制。③无严重精神异常或认知障碍。④无伴发其他自身免疫系统疾病。⑤均知晓研究目的及方法自愿参与。对照组:男性36例,女性24例。患者年龄:20-64岁,平均年龄为(38.5±9.1)岁。观察组:男性34例,女性26例。患者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为(38.6±9.2)岁。对组间基础资料进行比较,提示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可行性较高。

1.2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服务,如为患者做好用药指导工作,告知用药禁忌、药物使用方法、用药次数等等。监护患者的病情进展,如见异常则要及时配合医生完成救治工作。与患者家属保持良好沟通,及时沟通患者的病情病况。

观察组:增加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服务:①强化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促使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服务时要语气平和、态度诚恳,促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感。②护理人员要观察患者情绪变化,诱导患者说出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并实施针对性疏导,鼓励患者积极与疾病斗争,建立生活以及治疗的信心。③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家属保持良好沟通,促使其可为患者提供来自家庭的支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对患者情绪的影响,确保患者就诊环境安静、整洁。④对患者实施必要的健康宣教,告知其疾病传染性、临床表现以及传染途径等等。向患者介绍治疗流程、所用药物的作用、服用方法、相关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等。告知患者遵医嘱用药的积极意义,以便提高患者的诊疗依从性。⑤叮嘱患者定期复诊,因该疾病需要终生用药,因此叮嘱患者要定期来院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病毒载量等等,以便观察治疗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⑥对患者进行生化指导,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以及饮食习惯。戒掉不良行为,如吸毒,进行性生活时一定要带避孕套、避免接触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等等。

1.3观察指标

①诊疗依从率:以患者可以用积极的态度配合医护人员工作,自觉遵医嘱用药、定期来院复诊等判定为依从性良好。②机会性感染率。③CD4+T细胞计数。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护理期间观察所得数据的对比分析,计数资料采取%)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分别实施卡方检验及t检验,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均均进行6个月随访,调查CD4+T细胞计数,提示观察组为(208.5±14.6)个/μL,对照组为(149.7±11.3)个/μL,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另外对比诊疗依从率以及机会性感染率,也提示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见表1。

表1两组诊疗依从率以及机会性感染率的比较

3讨论

艾滋病传染性较强且无根治方法,临床病死率较高,因此艾滋病患者多会受到他人歧视,患者需要承受较大压力,极易丧失治疗信心。目前临床对艾滋病的治疗主要以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为主,该种疗法可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的病毒复制,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改善病情,延缓疾病进展,降低临床致死率[3-4]。该种疗法需要患者终身用药治疗,而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较多,加之受到患者自身负面情绪的影响,患者治疗依从率相对较低。该种疗法有效性发挥的必要条件是患者诊疗依从率>95%,否则则可能会导致病毒变异数量增加,致使机体产生耐药性,导致治疗失败[5-6]。故为提高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效果,在患者治疗期间为其提供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积极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为患者营造舒适的诊疗环境、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十分重要。

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除实施基础护理服务外,重点强调了患者心理方面的干预指导、健康教育、生活习惯干预以及与患者家属的交流沟通,同时也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护理服务促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诊疗工作、遵医嘱用药才有生存的希望。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诊疗依从率为96.7%提高显著,对比两组机会性感染发生几率显示观察组明显降低。CD4+T细胞计数是一种临床评价机体免疫状态的重要指标,该指标的变化可说明机体内病毒复制情况。此次研究对比CD4+T细胞计数发现,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研究结果证明护理干预服务的实施对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治疗效果具有积极影响,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综上所述,对实施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诊疗依从性,确保各项诊疗以及护理工作顺利进行,同时该种护理模式的实施也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机会性感染率,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对治疗效果具有积极影响,因此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柯亚萍.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33):3751-3753.

[2]陈霞.影响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3(4):203-204.

[3]邹丽红.综合护理干预对艾滋病HAART患者消化道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5):84-86.

[4]邹丽红.艾滋病患者抗病毒药物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5,1(4):136-138.

[5]杨玲妹,丁玉琴.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不良反应与护理[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12):89-90.

[6]潘彩芳,许日波,秦英梅.护理干预对艾滋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2):1403-1405.

作者简介:唐敏佳性别:女出生年月:1987.1.籍贯:湖南,学历:本科职称:护师邮编:41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