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乙二醇中毒的抢救治疗及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4-14
/ 2

1例乙二醇中毒的抢救治疗及护理体会

郭俊玲燕朋波全金梅

郭俊玲燕朋波全金梅(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ICU中心天津300162)

【摘要】目的:总结乙二醇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护理,提高对乙二醇的认识。方法:对该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护理进行讨论分析,早期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CVVH治疗。结果:患者经过呼吸机辅助通气、CVVH等治疗后出院。结论:乙二醇中毒患者早期的CVVH治疗、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乙二醇;中毒;护理;CVVH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0-0035-01

乙二醇为汽车水箱防冻剂的主要成分,水溶性强,吸收后迅速分布于血液及组织液中。在肝脏内先后代谢为乙二醛、乙二酸、及草酸,这些代谢产物易导致代谢性酸中毒。人的一次口服中毒剂量为70-84ml,乙二醇主要损伤靶器官为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我科于2010年2月17日成功抢救1例乙二醇中毒患者,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抢救治疗

于2010-2-17(14:00)入科后立即行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辅助呼吸,留置胃管、尿管,及镇静、5%碳酸氢钠注射液维持静点等对症治疗。于14:30行床旁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血流速200mL/H、前置换3000mL/H,超滤率0mL/H,给予枸橼酸钠抗凝。于15:30分给予股动脉置管及Picco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提示患者血容量不足,给予胶体液积极补液纠正血容量不足,继续动态监测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

2护理

2.1心理护理:患者年龄小处于叛逆期且有抑郁症病史,加之前期病情危重,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及个性特征,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应积极采取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耐心的做好心理疏导,使患者充分了解病情、治疗方法、护理措施及预后,减少其恐惧感,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给予生活的勇气,同时作好患者家属的工作,多给患者精神上的安慰支持。

2.2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护理

2.2.1机械通气的护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特别是呼吸情况和SPO2的变化,随时听诊双侧肺部呼吸音,及时准确记录呼吸机的工作参数,出现报警要及时了解报警原因,并及时处理,根据医嘱及时抽取动脉血气分析,了解患者呼吸功能的改善情况。

2.2.2人工气道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防止分泌物堵塞气道,进行吸痰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戴无菌手套,使用一次性吸痰管,吸引手法要轻柔、迅速,吸引压力不超过80mmHg,避免损伤黏膜,以免引起出血,吸引时注意观察痰液的色、量、质,遵医嘱及时留取痰培养。每日进行口腔护理,准确记录导管外露长度并妥善固定;保持呼吸机管路通畅,湿化器温度<37度,集水瓶处于底位,并及时倾倒冷凝水。

2.2.3拔除气管插管前后的护理:患者经治疗后成功拔除气管插管,拔管前给予小剂量激素静脉注射,并充分吸引气管导管内及气囊上滞留的分泌物,拔管后给予半卧位,密切监测SPO2、血压、心率的变化,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并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的锻炼。

2.3CVVH的护理

2.3.1监测病情变化:在行CVVH时应采用多功能监护仪连续监测血压、心率、呼吸、体温、血氧饱和度;监测中心静脉压。

2.3.2血液监测:密切监测血常规、生化、凝血四项及动静血气分析,根据检验结果,随时调整置换液的配方,保证患者各项化验结果在最佳状态。

2.3.3保持体外循环的通畅建立可靠的血管通路,采用静脉留置导管,保证充足的血流量,减少外周阻力,妥善固定管路。引血前仔细检查各夹子是否处于开放状态。采用前稀释法补充置换液,降低血液粘稠度以减少凝血的发生,严密观察静脉压、动脉压,跨膜压、血滤器中空纤维颜色的变化:尽早发现滤器的凝血程度,以维持滤器良好的溶质清除率,怀疑滤器凝血时用100ml生理盐水冲洗滤器,以肉眼观察其凝血状态;当静脉压、动脉压,跨膜压逐渐上升超过200mmHg,血滤器中空纤维颜色变深时,根据血滤器堵塞程度决定是否更换管路。

2.3.4预防感染:由于体外循环的建立、大量置换液和透析液的配制以及置换液及滤出液袋不断更换,大大增加了感染机会。因此,在使用留置管建立血管通路时,除了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外,还必须具有熟练的操作技术和高度的责任心,在上下机时注意认真消毒连接头和穿刺点的皮肤,保持穿刺点和敷料的干燥以及导管的通畅,在治疗过程中连接管的接头处用无菌治疗巾包裹。

3讨论

乙二醇在毒理学分级上属低毒性化合物,人一次口服中毒量为70-84ml,可迅速被胃肠道吸收,分布到人体各组织中,在肝脏内先后代谢为乙二醛、乙二酸、及草酸,这些代谢产物易导致代谢性酸中毒。有关文献报道:在中毒的12h内主要是乙二醇本身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和胃肠道的刺激症状;在中毒的12-24h内是代谢性酸中毒和心、肺症状,表现为高血压、心动过速、严重者出现心源性肺水肿、心力衰竭、ARDS;在中毒的24-72h出现肾小管坏死和肾衰竭,临床表现为少尿、腰痛、腹痛、氨质血症(本例患者处在此期)。本例患者口服汽车防冻液约半瓶,血液中乙二醇成分2500mg/L,呕吐物呈酸性:PH3.0出现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和急性肾功能不全,积极采取机械通气和CVVH治疗患者抢救成功。建议在早期及时洗胃,本例病人已超过胃排空时间,洗胃没有意义。及早、及时、反复进行CVVH治疗清除毒物保护肾脏是本例患者抢救治疗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牛风云,王芝兰,文卫等.抢救治疗急性乙二醇中毒3例临床体会[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8,(16)3:182-183

[2]陈三凤,杨珊珊,单宝荣.急性乙二醇中毒四例[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7,25(3):161-162

作者简介:郭俊玲(1984-),女,津市河东区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心ICU护师,研究方向:危重症患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