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结算中心的构架及运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8-18
/ 2

浅谈企业结算中心的构架及运作

李政玺

(长庆油田分公司资金结算中心,陕西西安710018)

摘要:财务结算中心是目前我国企业集团资金控制的有效方式,其通常是由企业集团内部设立,办理内部各成员或分公司现金收付和往来结算业务的专门机构。企业通过财务部门中建立专门财务结算中心,并使其与财务部并立运行,来解决资金控制这个问题。针对企业结算中心的构架及运作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财务结算中心;资金控制;构架及运作

1财务结算中心概述

1.1财务结算中心的内涵

财务结算中心是负责企业资金管理的职能机构,代表企业统一结算、筹措、管理、规划、调控资金。通过财务结算中心的运作,真正做到有效调节资金流向,宏观调控资金的合理使用,盘活集团资金,挖掘资金使用潜力,加快资金周转,防止资金流失和沉淀,克服资金短缺,促进资金“体内循环”提高资金使用效果和效益。

1.2财务结算中心的职能

(1)设立内部结算账户,办理集团内部往来结算。每个成员公司都必须在结算中心开设账户,成员公司之间的内部交易,都必须通过结算中心办理往来结算。

(2)制定结算制度。结算中心统一制定结算方式、结算时间,规范结算行为。

(3)统一筹措资金。各成员公司无权对外融资,必须由结算中心统一对外筹集资金,即结算中心根据成员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资金筹措和资金调度。

(4)对结算业务中的资金流向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资金使用中的盲目性。

(5)建立信息反馈系统。结算中心定期或不定期地以报表的形式将资金流通状况反馈给集团总部和各成员公司,使集团总部和各成员公司的领导层及时掌握资金使用状况。

设立结算中心的前提是:

(1)从集团角度看,内部交易量远大于外部交易量;

(2)集团公司及分子公司皆有较好的网络硬件环境,且支持工作流,支持集中管理、协同商务运作的管理软件作支撑,结算中心方能实时洞悉各分子公司运作,高效率地完成审批流,使分子公司的外部结算行为与其在结算中心的内部账户增减协同同步动作,进而保障资金调拨及时、正确、有效。

2企业集团结算中心的管理模式

2.1紧密型结算中心模式

紧密型结算中心模式适用于初创阶段的企业集团,各分子公司独立运用资金的水平不高,资金管理风险大,且集团几个分子公司地理位置集中.。集团将分子公司所有现金收入都集中到结算中心,一切现金支出都由集团结算中心来执行,现金支出的批准权高度集中。其管理特点:

(1)集团在商业银行统一开设结算账户,各分子公司在结算中心开设内部账户。通过在一个账号下,分设多个户名的办法,区分各分子公司的资金。

(2)各分子公司对外收付款业务全部委托结算中心进行,即“成员单位仅对结算中心,不对银行”。当结算业务发生时,结算中心通过内部账户同步增减进行处理。

(3)分支机构之间发生的结算业务通过内部账户进行划转。

(4)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对各分子公司提出的用款申请有两种管理方式:一是逐项审批制。对各项要款必须列明用途、数额、时间,经营者或其授权人批准后方可拨出;二是超权限审批制。超过分子公司经理审批权限的部分,必须经过经营者或其授权人批准。

2.2松散型管理模式

松散型管理模式适用于集团内的大部分企业不由集团绝对控股,或相当部分的企业分处不同行业,或是上市公司,集团不宜过多干预其经营。这种体制下仍存在资金适度集中使用的必要性。与紧密型企业集团不同,集团对下属企业不实行付款逐笔审批制度,而是根据预算和用款计划进行宏观管理,或是仅监督其资金使用是否符合集团利益。其管理特点:

(1)集团公司与各分子公司按现状开户规则在外部银行分别开户,集团不作限制和约定。

(2)各分子公司可自行支配外部账户金额,大额资金流动需严格执行逐级审批制度。

(3)结算中心对分子公司各个外部账户设定限额,超额部分一律划入分子公司在结算中心内部的账号,用于内部结算和结算中心统筹使用。

(4)分子公司间交易一律通过结算中心内部账户结转,反映为各自对应的内部账户作增减变化。

3基于银行网络的企业集团结算中心的架构与运作

3.1结算中心的架构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使企业集团利用银行的结算网络实现“虚拟”的结算中心成为可能。

构建这种模式的要点包括:

(1)结算中心和下属企业各自在同一银行的不同网点开立账户,选择网点的基本原则是近距和方便;

(2)银行在结算中心账户和下属企业账户之间建立关联关系;

(3)下属企业开立的银行账户属于名义账户,其收入实时划转到结算中心账户、支出由结算中心账户实时划拨,故其账户余额始终为零;

(4)下属企业仍按传统的方法到开户银行办理结算和获取记账的原始凭证,有关内部清算和控制都通过银行主机系统在后台自动处理;

(5)结算中心能通过互联网与银行主机系统实时连接,实现账户查询和数据传送功能,银行对此应有物理和软件上的安全设置;

(6)结算中心对下属企业的内部资金拆借经审批后,将有关数据传送到银行主机系统执行。

3.2结算中心的运作

(1)收入资金的归集

下属企业的银行名义账户收到款项后,银行主机通过下属企业账户与结算中心账户之间的关联关系,逐笔自动进行账务处理,将款项转入结算中心账户,同时生成下属企业在结算中心的内部存款一记录。银行给下属企业出具银行进账单的同时出具划转收入的特种转账单。结算中心能通过互联网直接查看每笔收入的付款人信息及收款下属企业信息。每日日终,银行将当日所有下属企业的收款金额、对方户名、对方账号等收入信息转送给结算中心,结算中心的财务核算系统根据收到的数据文件自动进行账务处理,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内部存款—某下属企业”,并定期与银行对账。

(2)下属企业的资金支出。

下属企业对外付款时,其权限内的由下属企业直接到开户银行办理银行前台输入付款指令后,将相关数据发送到银行主机系统进行效验,首先判断结算中心账户的银行余额是否足够,其次判断该下属企业在结算中心账户中是否有足够的内部存款,最后判断该下属企业的单笔支出和累计支出是否超过设定的限额,如满足所有条件,银行将款项从结算中心账户通过该下属企业账户对外付出。

如果是付款额超过了权限,下属企业需到结算中心逐笔中请支用得到审批后,通过结算中心向银行发出付款指令,银行主机系统在后台自动进行账务处理,将款项从结算中心账户通过指定下属企业账户对外付出。这两种情况下,银行在受理下属企业付款票据的同时生成划转支出的特种转账单,即银行在对外付款的同时减少下属企业在结算中心账户的内部存款余额,而收款人查询到的付款人都为下属企业。每日日终,银行将当日所有下属企业的付款金额、对方户名、对方账号等支付信息传送给结算中心,结算中心的财务核算系统接收后自动进行账务处理,借记“内部存款—某下属企业”,贷记“银行存款”结算中心可以通过互联网实时查询下属企业的对外支出情况。

(3)银行存款利息的分配。

每季度,银行给结算中心账户计付利息的同时,根据下属企业的内部存款记录分配各自应得的利息,同时将相应数据传给结算中心,结算中心的财务核算系统根据各下属企业应得利息自动进行账务处理,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内部存款—XX下属企业利息收入”。集团内部的资金拆借集团内下属企业的内部资金拆借必须通过结算中心进行,通过“内部往来”和“内部往来利息”科目核算。当某下属企业资金紧张,需要向结算中心拆借头寸时,由下属企业申报,结算中心根据资金头寸的情况签署意见后报公司领导审批。对经审批同意的拆借,由结算中心填制内部贷款指标单,借记“内部往来—某下属企业”,贷记“内部存款—某下属企业”。然后,结算中心将该内部贷款的金额、期限、利率、到期日等数据传到银行主机系统,银行相应。增加该下属企业在结算中心账户上的内部存款余额。内部拆借到期时,下属企业应保证在银行记录的内部存款余额大于拆借的本息数额,由银行计算拆借利息,在结算中心账户下扣除该下属企业拆借资金的本息,并将数据回传给结算中心,结算中心的财务核算系统自动进行账务处理,借记“内部存款—某下属企业”,贷记“内部往来—某下属企业”和“内部往来利息”。

小结

面对激烈竞争、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的发展战略也必然处于动态之中,其战略目标的修改或修正频率越来越高,组织结构也要不断的调整和重新设计,同样在资金控制上,其控制模式、控制重点等也要相应变化。

参考文献

[1]陈文浩.企业财务功能开发[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刘朝晖.如何利用银行网络构建企业集团结算中心[J].财会月刊,2002.

[3]汤谷良.基于战略的集团组织设计及财务机构安排[J].财会通讯,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