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铬细胞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1-11
/ 2

嗜铬细胞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曹燕

曹燕(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上海201500)

【摘要】目的:观察嗜铬细胞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对30例嗜铬细胞瘤患者作好术前护理的心理护理、血压护理、心律失常护理、高血糖护理、扩容、饮食及皮肤护理和术后的血压、神志观察、导管及伤口的护理。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术后血压恢复正常,无并发症发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良好的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2-0111-02

嗜铬细胞瘤可释放大量儿茶酚胺,是引起高血压和多个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的一种少见的肿瘤[1,2]。由于嗜铬细胞瘤患者病情严重而且并发症多,手术风险大,做好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是确保患者安全平稳渡过手术期,提高嗜铬细胞瘤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0年9月共收治了30例嗜铬细胞瘤患者,均通过手术摘除瘤体,达到满意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3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32~68岁,平均年龄48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其中持续性高血压18例,阵发性高血压12例,血压170~260/125~150mmHg,收缩压最高达270~170mmHg,高血压发作时常伴有剧烈头痛、头晕、心悸、出汗等;伴有心律失常9例;血糖升高7例,血糖在8.2~24.5mmol/L。

1.2转归:本组30个病例均经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嗜铬细胞瘤,其中符合恶性嗜铬细胞瘤6例。30例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术后血压均恢复正常,无并发症发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2护理

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因瘤体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使患者的情绪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轻微刺激就会导致血压升高。因此,术前的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较传统手术更为突出,耐心做好患者心理护理,使其情绪平稳,积极配合手术治疗相当重要。我们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该病表现在全身,而病源在肾上腺,且85%-93%为良性[3],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同时向他们介绍我院成功手术治疗的同种病例,以取得他们的信任,减轻紧张、恐惧的心理;指导患者掌握必要的松弛疗法,禁止各种带有刺激性信息和事物接触患者,嘱家属积极配合;告知患者成功的手术必须做好充足的术前准备,让患者对术前准备有充分的重视和认识,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心理状态,顺利渡过围手术期。

2.1.2血压护理:由于嗜铬细胞瘤释放儿茶酚胺,促使周围血管收缩,所以此类患者常呈现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状态。降低该类患者的高血压,常规选用哌唑嗪,该药可有效阻断儿茶酚胺的周围效应,使血压下降,血管床扩张,使血容量减少的病理变化得到生理性调整与补充[4]。在患者用药期间,做到:(1)加强血压的监测及神态的变化观察。根据用药前后血压的变化及时调整降压药物的用量,防止人为性低血压的发生。(2)加强用药的宣教和护理,保证患者按时、按量服药。(3)哌唑嗪的副作用是直立性低血压,嘱患者服药后卧床休息,明确告知患者突然改变体位的危害,以致发生不必要的意外。本组病人血压控制良好,均未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2.1.3心律失常护理:由于长期受到儿茶酚胺的刺激作用,患者的心血管系统耗损严重,常合并心律失常,本组病例中有9例患者合并心律失常。纠正心律失常的最常用的药物是β-受体阻滞剂,可有效防治心率快而致心律不齐的现象。但必须在使用α受体阻滞剂的基础上加用,否则会因α受体作用失去抵抗而诱发高血压危象,此外,禁用阿托品类药物,以免诱发心动过速,本组9例病人心律失常均得到有效控制,术前心率均控制在82~95次/min之间。

2.1.4扩容护理:在取得良好的降压效果后,于术前3~6天开始给患者进行扩容。每天静脉输入2000ml左右晶体液,如生理盐水,平衡液,5%葡萄糖等,术前一天加输胶体液500ml,如低分子右旋糖酐,血浆或全血,其目的是在用药后期扩容以补充血容量,使之扩至正常生理状态,可使术中血压下降缓慢,术后血压恢复快而稳定[5]。在扩容期间要加强观察,保持静脉输液通畅,严格控制输液速度,防止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而发生心力衰竭和肺水肿,并要认真做好出入量记录。

2.1.5饮食及皮肤护理:此类患者基础代谢率升高,糖代谢紊乱和脂肪分解加速,引起病人消瘦,而且瘤体分泌儿茶酚胺可减弱肠张力及肠蠕动,可引起便秘及食欲不振,因此在促进患者肠蠕动的基础上,给与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适量粗纤维饮食,促进食欲,可以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术后伤口愈合及机体恢复。由于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极易出汗,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内衣,最好是柔软、吸水性强的内衣。本组患者均未出现皮肤受损。

2.1.6高血糖护理:对7例血糖异常的患者给与饮食调整,按糖尿病饮食制定饮食计划,并服用双呱类降糖药物,密切监测三餐前半小时及餐后2小时血糖浓度变化,避免采取运动等方式降血糖,本组7例患者血糖均控制在理想范围。

2.2术后护理

2.2.1血压观察:据报道,嗜铬细胞瘤术后仍有20%的患者存在高血压[6]。可能原因有:(1)体内多发性肿瘤未切除干净;(2)肿瘤恶性变有转移灶;(3)长期高血压造成肾血管病变产生肾性高血压;(4)肾上腺髓质增生。对术后高血压患者,常规在术后两周复查血和尿中儿茶酚胺含量,判别高血压是否有儿茶酚胺依赖性。嗜铬细胞瘤切除后,由于血循环中儿茶酚胺浓度急剧下降,使长期处于收缩状态的周围血管开放,术前虽然进行了扩容治疗,但术后仍有一部分患者出现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情况,表现为低血容量休克。我们在护理中应做到:(1)保持2条静脉管道通畅,一条用微量泵调整药液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另一条用来补充血容量监测循环功能。(2)严格监测中心静脉压(CVP),根据CVP来调整输液的速度和量。(3)准确记录24h出入量,为医生提供补液量参考。(4)注意防止水电解质紊乱,按医嘱检测各项生化指标。本组有3例瘤体切除术后出现血压下降,少尿,经输血、输液对症处理后得到纠正。

2.2.2神志观察:由于是在全麻下进行手术,所以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的变化。与麻醉师认真交接,了解手术及术中用药情况,给予相应的卧位,防止误吸,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直至完全清醒。同时还需严密观察患者血糖情况,防止肿瘤切除后,原来受抑制的胰岛素大量释放,引起低血糖而导致麻醉后久不清醒的情况。由于护理到位,本组病例均未出现神志不清或延迟清醒的情况。

2.2.3肾上腺皮质危象的观察与处理:对于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摘除术后,肾上腺皮质可能有不同程度的缺血,损伤导致肾上腺功能不足而发生肾上腺皮质危象。患者术后24h常表现为血压下降,四肢酸痛,甚至嗜睡。出现此类现象应及时给予激素替代治疗,本组病例均未出现此类现象。

2.2.4伤口护理:术后认真观察伤口愈合情况。(1)经常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及渗液,有异常及时联系医生;(2)每天给予换药,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嘱患者不可随意揭开敷料或用手触摸伤口。(3)合理使用抗生素。(4)嘱患者多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饮食,以促进伤口愈合。本组病例伤口均清洁,干燥,愈合良好。

2.2.5导管护理:术后患者身上常有多种导管,应认真做好导管护理,告知患者及家属引流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妥善固定导管,保持引流畅通,防止导管扭曲,受压,脱落;定时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并及时记录。定时挤压引流管,以促进引流液的通畅。本组病例均未出现导管脱落现象。

3讨论

手术是治疗嗜铬细胞瘤唯一有效的方法。虽然嗜铬细胞瘤手术治疗具有很高风险性,但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和麻醉技术的提高,手术死亡率减至5%,但未做术前准备者手术死亡率仍高达50%[7]。通过对本组病例的围手术期护理,我们体会到加强患者心理护理,有效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重视术前准备护理,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心率、血糖变化及用药效果;重视术后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监测血压和血糖,防止低血容量休克及肾上腺危象发生等,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lsholsonJPJr.Pheochromocytomaandprazosin.AnnlnterMed,1983,99:77

[2]RavoEl.Pheochromocytoma:diagnosis,localizationandmanagement.NEnglJmend,1984,311:1298

[3]WaltherMM,KeiserHR,LinehanWM.Pheochromocytoma:evaluation,dingnosis,andtreatment.WoridIUrol,1999.17:35-39

[4]吴阶平,马永江.实用泌尿外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471-480

[5]丁萍.29例高位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前准备期间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6,41(3):211-213

[6]宋志宇,陈歧辉,赵忠义,等.嗜铬细胞瘤43例临床分析[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2001,27(5):536-537

[7]SamaanNA,HicleeyRC,shuttsPE.Diagnosis,locaiization,andmanagementofpheochromocytomapiffallsandfollow-upin41patients.Cancer,1988,62(11):2451-2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