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贸专业校企联合培养的收益成本分析

/ 2

国际经贸专业校企联合培养的收益成本分析

张凤丽

天津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

学校和企业的充分合作会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紧密对接,这对于学校和企业都是有利的。从学校方面看,合理的人才培养定位会使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从而使学校获得更高的声望和资源配置优势。从企业方面看,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构成与企业人才需求更加匹配会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加速企业的人力资本积累过程,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在校企联合培养过程中,合作强度越高,双方获益的水平也会相应越高。这是校企联合培养合作双方利益一致的一面。

但校企联合培养合作双方的利益也有不平衡的一面。从学校的角度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的充分参与会促进人才培养目标更加贴近社会需求、学生获取的实践知识更加丰富,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所有学生都会从校企联合培养中获益。但从企业的角度看,除了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学校支付给企业的费用外,其收益主要来自于到单位就业的毕业生给其带来的收益。学生的就业去向本身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这也导致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收益有很大不确定性。在人才培养的不同环节,校企双方在校企合作中获益的不平衡程度也是存在差异的。

一、校企联合培养收益分析

(1)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环节的校企合作收益

从学校的角度看,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环节充分吸收企业的意见会促进其更加准确的把握人才培养方向,这会使所有学生获益。但从企业的角度看,即便企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基于自身需求设定了相应的培养规格和培养计划,使学生获得了符合本单位人才需求的各方面能力,学生是否最终会选择到本单位就业也存在很大变数。而且,参与合作企业的竞争对手往往也有着类似的人才需求标准。学生具备相应的能力后,选择就业单位主要考虑薪资待遇和发展前景。如果合作企业的竞争对手拥有更强的实力,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合作企业很可能反而会收到利益损害。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环节,学校所获得的收益往往远远高(2)人才培养方案执行环节的校企合作收益

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环节类似,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环节,企业和学校双方在校企合作方面的收益也有一致的一面和不平衡的一面。如果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过程中得到企业的充分参与,学生将获取更多实践知识,学生的知识结构将更加完善,实践能力也会得到提升。从学校角度看,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从企业的角度看,通过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把企业对人才能力需求的培养放在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也会降低企业后续的继续培训成本,从而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3)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环节的校企合作收益

在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环节,校企合作对学校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对学校而言,是一种急需的即时性信息,信息获得的越及时,其调整空间越大,可能的获益程度也越高。但对企业而言,其反馈的意见虽然可能促进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更加贴近自身需求,但其能否从中获益仍然取决于其可以从学校获得的人才规模和质量。这种收益是一种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远期收益。所以,总体而言,在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环节,学校所获得的收益通常会高于企业。

上述分析表明,在人才培养的不同阶段中,企业和学校的收益具有不平衡性。以就业为节点,人才培养环节越接近就业,企业的收益水平就越高。与企业相比,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收益在各环节中相对稳定,在实践知识更加密集的后向环节,学校的在校企合作中的收益水平也会相对较高。

二、校企联合培养的成本—收益权衡与最优选择

(1)校企联合培养净收益在不同人才培养环节的分布特征

通过上述对人才培养各环节校企合作成本与效益的具体分析,我们比较了各个人才培养环节学校和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成本和收益情况。结合上述对于校企合作成本和收益的分析.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环节以及人才培养方案执行环节中的校内环节(包括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校内实践等)校企合作的成本相对较低,从离开校园的社会实践环节开始,校企合作的成本会迅速上升,到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环节,校企合作的成本又会下降。学校收益的在各环节中变化相对较小,但会随着实践知识密集程度的提高逐渐提升。企业收益的变化相对剧烈,在理论知识密集的人才培养前向环节,企业的收益水平较低;但随着人才培养环节逐渐接近就业,企业的收益会迅速提高;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环节,企业的收益又会出现下降。

校企合作的净收益在各人才培养环节的分布呈现出“驼峰”特征。在人才培养的前向环节,由于企业净收益水平较低,总净收益也会相对较低。随着人才培养环节后移,实践知识的密集程度提高,企业和学校的收益也会相应提高。虽然校企合作的成本也会逐渐上升,但在以“引进来”为主要合作方式的校内合作中,成本上升较为缓慢,因此,总净收益会持续上升。在进入校外实践环节后,由于校企合作的成本迅速提高,虽然企业和学校的收益也会相应提高,但总净收益水平会在达到峰值以后出现下降。在进入培养质量的评价阶段后,由于企业收益迅速下降,总净收益也会持续下降。

(2)影响校企联合培养净收益的因素

校企合作的成本在各类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影响校企联合培养净收益的主要因素在校企合作的收益一面。对学校而言,影响校企合作收益的主要因素在于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比如,“985”、“211”等研究性高校通常定位为培养研究型、创新型人才,这种人才培养定位会导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更加重视理论知识密集的培养环节。而且,本科生毕业后继续进修的比重相对较大,直接就业的比重相对较小,且很少会选择专业贸易公司。因此,校企联合培养给这类学校所带来的收益相对较小。相反,对于以高职类学校为代表的定于为培养应用型、实务型人才的高校,人才培养更加重视实践知识密集的环节,绝大多数本科生会选择直接就业,其就业意向也以专业贸易公司或其他企业的营销性岗位为主。

(3)校企联合培养的最优模式选择

上述分析说明,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前向环节,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收益大于企业。因此,在该阶段的校企合作应以学校为主导,集中采用“引进来”式的合作方式,尽量降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成本,从而使企业更加积极的参与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的中段环节,校企合作的净收益水平最高。因此,在该环节进行校企合作,对合作双方都是最有利的。在这一阶段,可以将“引进来”和“走出去(主要是教师层面)”两种合作方式有机结合,大力提高校企之间的合作强度。在人才培养的后向环节,从学生走出校园的社会实践环节开始,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收益会显著提升,而且,其收益会与学生到本单位就业的意向紧密相关。因此,在这一阶段,应以“走出去(主要是学生层面)”的合作方式为主。而且,学生在选择实习单位时,就业意向越明确,双方的收益水平就越高。由于学生的就业意向相对分散,单个企业吸纳毕业生就业的能力又是有限的,因此学生实习单位的选择应以学生自身意向和企业意向为依据,采取分散化的校企合作方式。校企合作建设的实习基地应该具有足够的数量规模,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空间,而且尽量选择优质企业进行合作。

上述校企合作最优模式的选择策略可归纳为:“中段强化,前段集中,后段分散”。即在校企合作双方净收益水平最高的人才培养中间环节(人才培养方案执行环节中社会实践以前的阶段)着力提升校企合作强度;在学校收益较高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环节(人才培养环节的前段),以学校为主导,集中采取“引进来”式的合作方式;在企业收益较高的社会实践环节(人才培养环节的后段),在建立足够的实习基地资源后,依据学生和企业意向,采取分散化的“走出去”式合作方式。

参考文献:

1.叶春霜.国际贸易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温州大学城市学院为例[J].国际商贸,2016(1):160-161

2.俞学伟,陈亮.国际贸易专业“全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教育观察,2015(3):23-27

作者简介:

张凤丽,1982年生人,天津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教学秘书,主要研究方向本科生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