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式冲洗加生肌散换药治疗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13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闭式冲洗加生肌散换药治疗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13例

李江

李江(彭州市人民医院四川彭州611930)

【摘要】目的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疗效观察。方法闭式冲洗加生肌散换药治疗。结果患者13例经过本法治疗后全部治愈,且随访后未见复发。结论闭式冲洗加生肌散换药治疗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生肌散骨折术后感染

骨折内固定术作为目前骨折治疗的一种常用方法,已大量在临床工作中使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是严重并发症之一,如不能及时有效治疗,会转为慢性感染,可能因迁延不愈而致骨髓炎,引起严重后果,现就我院2002年5月—2010年11月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感染采用闭式冲洗加生肌散换药治疗的13例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

本组13例,男10例,女3例,年龄27岁—66岁,平均43岁。左肱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5例,其中开放性3例;右肱骨髁上粉碎性开放性骨折2例,左股骨骨折2例,胫腓骨骨折4例,2例为开放性,合并同侧髌骨、股骨骨折,2例合并同侧髌骨骨折。肱骨骨折选用钢板固定,部分骨折加用螺钉或克氏针固定,股骨、胫腓骨均选用钢板固定,髌骨选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固定,13例患者手术部位皮肤均无坏死,患者术后均发热,术后3—11日发现手术切口有渗出液或拆除一两针缝合线探查伤口有脓性液溢出,骨与肌肉间隙有空腔,均行细菌培养,培养时间3天,13例均为阳性结果,其中6例为葡萄球菌属,为腐生葡萄球菌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革兰氏阴性肠杆菌7例,分别为大肠埃西杆菌3例,阴沟肠杆菌2例,不动杆菌2例,药敏试验对青霉素均耐药,对头孢菌素类或喹诺酮类敏感。

二、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疗程1-3周,并支持对症治疗;4例脓液较少患者拆除2针缝线后直接选用生肌散液(生肌散煎汁,置于玻璃瓶中,蒸煮60分钟灭菌后)换药;9例脓液较多患者拆除数针后,反复生理盐水、双氧水、碘伏冲洗,选择好安置灌洗管部位,灌洗管选用一次性输液器管,在中间剪3-5个侧孔,在正中用丝线捆扎阻断,将输液管置入穿过脓腔,两端于脓腔远近端正常组织处穿出,关闭切口。予生理盐水+庆大霉素冲洗。每500ml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8万u,最初3日4000-6000ml,以后每日1500-3000ml缓慢冲洗,最后用500ml,每12小时冲洗1次,待引流液清亮后,细菌培养阴性,停冲洗,保留引流管2日,引流液少于50ml,拔管,4例患者选用生肌散液换药,经换药,余5例患者常规换药。

三、治疗结果

4例脓液较少患者经使用抗生素抗感染,外用生肌散换药11-19日后,体温正常,脓腔消失,伤口愈合。其余9例患者中,拔管后使用生肌散液换药的4例患者经继续换药7-16日后伤口愈合。余5例患者经常规换药3周,脓腔未见明确缩小,4例伤口有淡黄色渗液,予生肌散液换药13-22日后,伤口愈合;1例胫骨骨折伤口有脓性渗液,x线上见有骨髓炎征象,予取出内固定,清创取出死骨后行外固定支架固定,静滴敏感抗生素,闭式冲洗,换药,经治疗4月后愈合,13例患者随访1.5—3年,平均1年11月,均无感染复发征象和骨折不愈合。

四、讨论

在人体免疫力降低,皮肤和粘膜受伤后细菌入侵可引起感染,严重创伤后人体发生免疫抑制现象,骨折内固定术中创伤所致软组织损伤,挤压失活,血供障碍,污染,血源性感染也是导致术后感染的原因之一。[1]

闭式冲洗在临床已广泛应用,冲洗冲洗可以使坏死组织脱落,通过引流排出体外,保持伤口洁净,另可将抗生素直接带入感染部位,起局部杀菌作用,局部加全身用药将使感染机会大大降低。[2]

生肌散具有解毒、生肌功效,对肌肉不生、久不收口的伤口愈合具有明显作用。

本组病例用闭式冲洗加生肌散液换药,成功保留内固定,避免了二期再次手术内固定,有利于骨折早期愈合。

参考文献

[1]曾云记,董健,周明客等.骨折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早期处理分析.中国骨伤.2007.20(1):44-45.

[2]母心灵,王春萍,陈金华.持续性闭式冲洗法治疗骨折术后感染.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