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城乡热岛效应对比及滇池调节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1

昆明城乡热岛效应对比及滇池调节作用分析

周稀

(安宁市气象局,云南安宁650300)

摘要:通过分析昆明3个站点气象数据分析出不同城市发展状态的站点气温差值,探讨昆明城市化发展对热岛效应影响。对昆明滇池附近站点平均气温对比分析,分析滇池对城市热环境有明显调节作用的作用。

关键词:热岛效应;滇池调节;气温空间分布

引言

本文对昆明站、安宁、太华山3个不同城市发展状态的站点气象数据分析各个站点气温变化差异,给出在城市化影响下气温变化趋势,探讨昆明城市化发展对热岛效应影响。对昆明滇池附近站点气温空间对比分析,分析滇池对城市热环境作用。

1气温的变化趋势及城市影响

分析3个站点1961-2015年平均气温距平年际变化,3个站年际变化均具有很好一致性,各年度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表明该区域平均气温变化相对一致性(图1)。年代际变化上,气温在20世纪60年代相对较低,70年代气温呈下降趋势,80年代开始增温,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后出现急剧增温趋势。1961-2015年总体呈增温趋势,两两相关系数均在0.85左右。其中气温变化气候倾向率昆明为0.417℃/10a,安宁为0.321℃/10a,太华山0.168℃/10a,均能通过99%信度检验,结果具有较高可信度。

2城市热岛强度随时间变化

为研究城市热岛增温效应,以太华山站为对比站构建昆明和安宁年平均气温城市热岛效应变化序列。从图3中可以看出,相对太华山,1961-2015年昆明和安宁均存在明显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25℃/10a和0.15℃/10a,均通过99%信度检验。从季节分布上看,城市热岛效应以冬春季节最显著,昆明和安宁分别达0.339℃/10a和0.214℃/10a;夏、秋季最小,仅为0.087℃/10a和0.152℃/10a。城市效应主要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表现出急剧上升趋势。与此对应的,据昆明市统计局提供资料表明,昆明及邻近地区城市在80年代前发展缓慢,80年代后开始进入城市建设快车道,市区人口数迅速增长,城市建设投入不断增长,城市用地规模大幅向外扩展。1980-2015年昆明市总人口数由378.05万升至667.7万,增长近1.77倍,其中昆明市区人口由139.2万人增加到467.7万,增长3.36倍,经济快速发展,工厂迅速增多,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由70km2扩大到407km2。

3滇池周边气温空间变化趋势

选取昆明、安宁、呈贡、晋宁、太华山为滇池周边代表站,分析1971~2016年滇池周边区域近46年平均气温,每隔每隔10年(近46年)或每隔5年(近16年)年的气温空间变化分布。

5个站点年平均气温在2000年前增温趋势最强区域均集中在昆明主城区,增温幅度为0.0621℃/a,滇池附近晋宁和呈贡站点为弱增温区,其中晋宁增温幅度为0.045℃/a,呈贡增温幅度为0.0179℃/a,表明在城市发展相对缓慢阶段,滇池作为大型水体对气温调节作用更明显,即滇池对城市热环境有明显调节作用。2000年后,随着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增温最强区域集中在发展较快站点,如安宁、晋宁和呈贡,说明在城市发展速度到一定阶段,大型水体对城市平均气温的调节作用弱于城市发展对平均气温的增温影响。

4结论

近年来,随着昆明市城市化进程推进及城区人口不断增长,昆明年平均气温总体呈增温趋势。1961-2015年昆明主城区和安宁均存在明显上升趋势,城市效应主要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表现出急剧上升的趋势。不同区域温度变化趋势差异明显,与近年昆明地区城市化进程、城市发展规模、人口变化、城市结构等变化相对应。在城市发展相对缓慢阶段,滇池对城市热环境有明显调节作用。2000年以后,随着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大型水体对城市平均气温调节作用弱于城市发展对平均气温增温影响。

参考文献

[1]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

[2]赵庆由,明庆忠.近20年来昆明市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0,22(4).

[3]王学锋,周德丽,杨鹏武.近48年来城市化对昆明地区地温的影响[J].地球科学进展,2010,29(2).

作者简介:周稀(1989-),女,汉族,湖南湘潭人,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从事公共气象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