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音响效果现场调试的实践与探索陈文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舞台音响效果现场调试的实践与探索陈文峰

陈文峰

(广州市浩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1450)

摘要:当今发达的科技助推了音响设备的升级改造,增强了音响效果的同时,也提升了舞台的整体感染力。基于此种发展背景下,音响师应该深入分析舞台音响效果的调试技术与音响器材等,以便于掌握先进化的音效技能,从而打造出独特的舞台氛围,带给现场观众不一样的听觉体验。

关键词:舞台现场;音响效果;调试方法;音响混响

在实际的现场舞台表演中,音响效果控制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音响效果调节好的话,有利于营造出活跃的舞台演出氛围。而音效效果的调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存在多样化的模式,故此音响调试人员应该全面掌握音响相关器材与调试效果。同时,音响师应针对音响调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及时改进,以便于提升舞台音响的整体效果,营造出最佳的舞台氛围。

一、合理选择舞台音响设备

(一)选择高质量的音响设备

若想确保舞台音响效果,首先应该保证配置一套高质量的音响设备,以便于提升舞台表现力。通常情况下,舞台音响设备包括一整套的配置系统,主要有:扬声器设备、功率放大器、信号接收器、信号源装置等连接设备。在实际演出中,音响调试模式与音箱的布置方式等应契合舞台演出的实际标准与要求,音响师一方面应掌握音响设备的具体使用方法,另一方面应该熟练应用舞台调音技能,并运用自身的听觉判断声源接收是否合理。同时,音响设备调试与舞台表现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音响师应该以舞台场地的建筑声学情况为基础,合理处理音响设备与音响信号,使音响能够更好地发出优质的声音。

(二)按照不同的表演类型选取不同的麦克风

为了呈现更好的舞台效果,针对不同类型的演出应该配备相应的话筒。例如戏剧或者舞台演出时,可以为表演者配备耳麦和无线麦,如下图1所示,以便于表演者能够行动自如,灵活的发挥表演能力,同时方便表演者采用肢体语言表演。

图1:无线麦克风图2:耳麦

二、调试人声拾音存在的问题

在现场的舞台表演中,人声拾音主要包括话剧表演、歌唱演出、现场主持等相关内容。

(一)调试主持人拾音问题

由于主持人负责舞台演出时间与流程的控制,因此主持人的声音始终在舞台表演中有所体现,其声音音质将直接影响舞台的整体演出效果,并且牵动着观众的整体情绪等。主持人主要存在两种语调,即低语调和高语调。就低语调的拾取方式来说,主要是通过距离较近的拾音方式,拾取声音中纤细的一部分,用来丰富高低音的内容,使音域更宽并且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如果距离较远,出现较多低音,则会导致声音清晰度受损,致使高音音质受到严重影响。为了有效处理这一现象,可以使用调音台进行调试。此外,就中语调来说,若单纯提升中频会导致声音“艰涩生硬”,这时只需要提升低频即可提升声音的质感,增强舞台音响效果。

(二)调试表演者声音

在舞台现场对表演者进行声音调试工作前,应该针对表演者的发声特点与表演形式等进行全面的掌握,并且了解歌手的音色特征、频响宽度以及舞台活动范围。歌手使用话筒的基本标准有:拥有宽裕的频响、鲜明的音质以及大区间的动态范围。当表演者在进行表演时,应该确保齿音与气音完全收拢,并且适当对7-8HZ频段进行削减。值得注意的是,就音频补偿来说,应该合理调整低频,并且提升中频段,以获取足够的亮度。

三、对舞台现场的器乐进行拾音

首先,电声乐器拾音,这一拾音方式主要是针对舞台现场的电贝司、合成器以及电吉他等乐器进行拾音。由于乐器本身具备一定的拾音作用,所以在拾音工作中只需要把舞台乐器的信号线连接到调音台即可。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调音台是由高阻与低阻共同组成的,因此在对信号判断时应高度重视。举例来说,按照相关要求,电子琴本属于高阻信号的一种,理应运用6.45接插头来输入调音台,但是经过笔者的实际研究发现,在现场的舞台与调音台之间往往连接较长的线路,导致线阻较大,并且受到灯光因素的影响,导致这条线路的信号存在极大的噪音。基于此种境况下,即使并未输入音源信号,仍然会存在极大杂音。为了有效处理以上问题,则应该使用低阻输入,以充分降低本底噪音的使用效果。

其次,非电声乐器拾音,在这一拾音工作中应该熟悉乐器的声音特征,选择合适的话筒,以确保乐器能够发出最佳声效。此外,应该了解麦克风拾音所处位置与实际距离等,找准发声孔,保证话筒拾音准确对准乐器发生部位。

四、调试伴奏通道

在舞台现场音响效果调试中,可以利用音乐播放器播放音乐进行测试,并放置调音台的分路推子向-7bd进行移动,这种方式下产生的伴奏效果与声调等基本符合相关工作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应严格控制音量的调节,如果声音响亮过大将致使听众产生听觉疲劳甚至无法忍受。调音师应该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并亲自到舞台现场的各个方向位置进行测试音响效果,以便于保证整体的音效质量。同时,应该重复调节音量,达到最佳的音乐效果,既充满力量又极具美感,避免低音浑浊低沉、高音尖锐生硬等问题,确保声音的清晰度。

五、调节音响混响

传统型的调音台上,通常会设置一定的混响效果器,易于操作且种类单一。而现阶段混响效果器,已经从调音台上分离开来,并且存在多种混响效果,甚至多达上千种,能够进一步实现对音频振动频率与振动时间的正确调节。经过混响效果器合理调节之后的声音往往更加具有美感,不同的声音采用的音响混响处理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第一种,独唱与交响乐的混响处理。在完成这种音乐时,通常对混响的控制较为严格,不能轻易开大,否则将破坏声音的清晰度以及质感,导致声音细节出现问题。

第二种,通俗歌曲的混响处理。当歌手演唱通俗歌曲时,音响师可以按照歌手的音色条件适当开大音响混响,这样可以借助混响的辅助作用,有效增强声音的整体音效。同时,合理利用音响混响能够修复歌手的声音不足,但是要适当控制音响混响程度,避免声音过大无法听清歌手演唱。

第三种,主持人主持的混响处理。当主持人在舞台上主持时,应该将混响关闭,否则将导致观众听不清报幕的声音。除此之外,如果表演者在进行歌曲说唱或者讲话时,也应该适当调低音响混响,保证说话的清晰度,避免由于混响声音过大掩盖住原声的现象发生。

结束语:

以上,在实际的现场演出中,音响调节作为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关系着舞台演出的整体效果。音响师应该注重调节音响的现场效果,熟练的掌握音响设备的调节技巧与性能等。在对舞台音响效果的现场调试控制中,应该创新音效模式,在不同的舞台演出时设置不同的音响效果模式,给予观众新鲜感,调动现场观众的积极性,打造较为完美的舞台演出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志忠.舞台演出音响设备的合理运用与调试[J].大众文艺,2016(06):273.

[2]武鹏娟.舞台音响的调试技巧与效果研究[J].艺术科技,2016,29(03):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