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管大容量注药及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骶管大容量注药及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

张协群

张协群(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人民医院154600)

【中图分类号】R681.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4-0179-01

【摘要】目的探讨骶管大容量注药及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骶管大容量注药及手法复位治疗。结果:治疗效果满意,好转55例一般18例,较差2例。结论对成熟型腰椎间盘脱出,主要是药物消除急性水肿,减轻症状,有利于受损神经功能改善。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药物手法复位治疗

腰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腰间盘存在于腰椎的各个椎体之间,为腰椎关节的组成部分,对腰椎椎体起着支撑、连接和缓冲的作用,它的形状象个压扁的算盘珠,由髓核、软骨板、纤维环三部分组成。当由于外伤、退变等原因造成纤维环后凸或断裂,髓核脱出,就称为腰间盘突出。由于脊髓由间盘的后方经过,当突出的间盘压迫脊神经或马尾神经引起腰腿痛或大小便失禁、甚至引起瘫痪时,就称为腰间盘突出症。

近几年来.我们采用大容量、低浓度药物骶管注射及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75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75例中,男58例,女17例;年龄22岁~78岁,平均年龄50岁,其中35岁以上者占41例。病程最短者2天,最长者12年。

1.2临床表现

1.2.1腰部疼痛多数患者有数周或数月的腰痛史,或有反复腰痛发作史。腰痛程度轻重不一,严重者可影响翻身和坐立。一般休息后症状减轻,咳嗽、喷嚏或大便时用力,均可使疼痛加剧。

1.2.2下肢放射痛一侧下肢坐骨神经区域放射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常在腰痛消失或减轻时出现。疼痛由臀部开始,逐渐放射亚大腿后侧、小腿外侧,有的可发展到足背外侧、足跟或足掌,影响站立和行走。如果突出部在中央,则在马尾神经症状,双侧突出则放射可能为双侧性或交替性。

1.2.3腰部活动障碍腰部活动在各方面均受影响,尤以后伸障碍为明显。少数患者在前屈时明显受限。

1.2.4脊柱侧弯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脊柱侧弯。侧凸的方向可以表明突出物的位置和神经根的关系。

2治疗方法

2.1药物治疗

本组选用强的松龙200mg、地塞米松25mg、2%利多卡因5ml、0.5%布比卡因2.5ml、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500μg,生理盐水加到30ml。每周注射1~2次,3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为14天。经过2个疗程治疗效果不佳者,放弃本治疗。本组治疗最少者1次,最多者6次。

患者取侧卧位,使骶部突出。先用食指触到尾骨尖.拇指沿尾骨中线向上触摸,可触及骶骨末端呈“V”形凹陷,此处即为骶裂孔,做好标记,常规消毒皮肤,用10ml注射器吸入局麻药,接7号针头,先作皮内和皮下浸润麻醉,然后垂直刺入骶裂孔。当穿过骶尾韧带时有落空感,此时将针体与皮肤斜面呈20。角,再向上进2cm,抽吸确认没有脑脊液与回血后,快速注入空气6m1,观察患者有向患肢放射痛时,以较快速度注完30m[药物,利用液体收缩髓核及分离粘连的神经根,以改善神经受损情况。

2.2手法复位治疗

第一步:患者侧卧位,术者以一手握患者肩关节,另一手置髋前棘处,先前后摇动腰部20次左右后,一手将肩部猛力向后下掰动,另一手将髋部猛力向前推旋一次。更换另一侧卧位,以同样方法再掰旋一次。第二步:患者仰卧位,尽力屈髋屈膝,术者站在患者头侧,双手扶握患者上肢腋窝部,继而用力拉送下肢跷板样滚动腰部l0余次。第三步:患者俯卧位,上半身固定于床上,术者两个人各握一只脚猛力牵拉,同时另外一人用双手拇指重叠用力加压椎间盘脱出部位(椎旁),1次即可。

3结果

3.1疗效标准优:治疗后患者腰腿痛征象消失,腰部活动范围正常,脊椎侧弯及后凸畸形消失,直腿抬高试验、屈颈试验转为阴性.冲气试验转为阴性或弱阳性,生活自理,能参加日常工作。良:腰腿痛征象基本消失,腰椎活动基本正常,跛行消失,直腿抬高试验大于70。,但过度劳累后,仍有轻微疼痛感。好转:腰腿痛征象有所改善,直腿抬高试验较术前增加20。左右。无效:连续治疗3次腰腿痛征象无改善。

3.2治疗结果75例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好转55例一般18例,较差2例。

4讨论

骶管注药易快速冲击.使产生液质可分离髓核与神经之粘连,注药后通过椎间孔渗出扩散;解除神经根粘连而止痛。利多卡因及布比卡因,可以较长时间地阻滞感觉神经和疼痛的恶性循环,扩张血管,增加局部血流,减少疼痛物质产生,修复疼痛创伤.阻滞运行神经,解除肌肉痉挛,有利于手法复位。强的松龙与地塞米松合用,可以较好地发挥其抗炎、消除神经根水肿及周围粘连的作用。维生素B1、B12营养神经、修复神经,并可促进再生,以恢复维持其正常功能。对成熟型腰椎间盘脱出,主要是药物消除急性水肿,减轻症状,有利于受损神经功能改善。

5预防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腰腿受凉,防止过度劳累。站或坐姿势要正确。脊柱不正,会造成椎间盘受力不均匀,是造成椎间盘突出的隐伏根源。正确的姿势应该“站如松,坐如钟”,胸部挺起,腰部平直。同一姿势不应保持太久,适当进行原地活动或腰背部活动,可以解除腰背肌肉疲劳。锻炼时压腿弯腰的幅度不要太大,否则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还会造成椎间盘突出。提重物时不要弯腰,应该先蹲下拿到重物,然后慢慢起身,尽量做到不弯腰。

参考文献

[1]龚正丰,姜宏,陈益群,黄克诚.镇痛牵引下脊柱推拿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影响的B超分析[J].中国骨伤,1994年04期.

[2]朱干平.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3例[J].河北中医,2000年12期.

[3]江涛,许鸿照.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治疗进展[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4]闵大联,徐文英,强明华.硬膜外注药加轻手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骨伤,2002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