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1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陶冬妮

云南省普洱卫生学校665000

【摘要】妇产科护理学具有较强实用性、综合性、实践性。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学生在掌握妇产科护理知识理论和护理操作的同时,还要培养自身的心理护理、人文关怀、人际沟通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优秀的护理人才。因此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学生合理的控制、应用情绪,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情绪调节;妇产科护理学;自我效能感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学模式也在不断的完善,而人们对医疗服务也有了更高的质量要求。妇产科护理学是有一定的特殊性的,女性患者由于感情过于细腻,很容易出现情绪化的情况,因此要求护理人员要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通过有效的沟通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从而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本文主要通过对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探究,分析其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情绪调节的知识内容

在情绪调节知识中包含了情绪知识的讲座、与情绪相关的视频以及情绪调节知识的书籍这三种类型的内容,首先,在学习情绪调节的相关视频中,可以让学生对情绪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解析出不一样的情绪调节知识,如《情绪管理》、《作情绪的主人》、《抑郁症:情绪的砝码》等情绪资料都是可以参考学习的[1]。其次,开展情绪调节讲座时,教师可以先从婴幼儿的情绪开始引进,让学生了解到情绪的产生是一出生就伴随着人们的,是生活中必不少的东西,让学生了解到每个个体的情绪变化,如生气、开心、羞愧、惊讶、惊喜等,从而培养学生处理情绪的方法。而书籍的阅读可以让学生对情绪调节知识加深印象,从而更透彻的体会情绪。

2.情绪调节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1在护理教学中适当引入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女性在生产前后会由于生理、激素代谢以及内分泌的变化,会出现焦虑不安、急躁等不良情绪,严重的可能会导致产后抑郁。因此在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入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能够设身处地的为患者考虑,并感受情绪中的思维,随后通过语言将内心的想法和感受表达出来,从而更为透彻的了解情绪调节的重要性。另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可以一起探究情绪的产生与个体的需求能否达到一定的平衡,从而加深学生对情绪调节知识的记忆[2]。

2.2情绪调节技能的互动学习

仅仅只是理论上的学习,是很难让学生完全掌握情绪调节知识的。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将所学的情绪知识应用于生活当中,帮助学生将理论和实践融会贯通。例如,增加“情绪检视练习”的课程,让学生通过对近期情绪反应较强情景的回忆,回想自己当时的内心感受,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将感受清晰的表达出来,引起学生思考,从而对自己当时情绪产生后的思维模式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正视内心的感受。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面对孕妇、产妇的不良情绪时,才能将更加了解情绪发生的原因和孕妇、产妇所需要的东西。

2.3进行情景化教学

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将学生培养成一名有同理心、爱心的护士,实验课程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实验课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面对突发情况的处理方式,例如,如何正确的缓解孕妇的焦虑情绪、减少妊娠期孕妇的忧虑、安抚惊慌失措的产妇、帮助孕妇顺利生产等。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安排成小组进行学习,小组成员不低于4人,小组间通过角色扮演来进行学习,如产妇、医生、护士、家属等。学生通过与小组成员间进行情境交谈,可以让学生全面掌握每个角色的情绪变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快的掌握情绪知识。在妇产科情景化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孕妇护理的相关流程,并且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3]。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安排学生到附属的医院进行见习,在这之前教师要注意强调学生在见习的过程中,要认真的观察临床护理中的护理要点、技能以及操作流程,并且用心感受在临床护理中与孕妇、产妇之间的沟通技巧、面部表情以及肢体语言[4]。再者,要了解不良情绪给孕妇、产妇带来的影响,掌握缓解孕妇、产妇不良情绪的方法。

3.结论

由上述得知,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还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晨慧,徐道华,刘琼玲,等.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24):3810-3812.

[2]王佳慧,刘爱书.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虐待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v.29(04):305-310.

[3]赵鑫,周德龙,戴莉,等.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01):120-126.

[4]张建育,贺小华,ZHANGJianyu,等.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人际关系困扰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16,37(02):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