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肿瘤晚期的临终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30例肿瘤晚期的临终护理体会

赵静柯昌云常双

赵静柯昌云常双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肿瘤科湖北十堰442000

【摘要】

目的:研究肿瘤晚期的心理和身体状况,为提高护理的水平,实施提高生存质量的护理手段,使患者在生命的最后价值得到尊重。方法:重点临床记录随即挑选的30例肿瘤晚期患者,研究患者心理反应、患者需求和护理的细节等有效护理手段。结果:经过临终护理,患者有尊严、安详的走向死亡,护士的作用无可比拟,护理结果得到家属的肯定。结论:临终护理对肿瘤晚期极具推广价值。

【关键词】肿瘤晚期;临终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12036101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存压力与日俱增,人们的生活方式存在诸多的不健康因素,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恶性肿瘤,所以肿瘤成为目前的死亡原因之一。临终护理是一种新兴的护理手段,是一种给予患者的全面的身心支持,在临终护理的基础护理上,尽量满足患者的心理、身体甚至社会需求,让临终患者感受自己的生命价值,使患者可以有尊严的、安详的走向死亡,同时可以起到安抚患者家属的作用,在护理方面临终护理必不可少,护理手段还需不断进步。

1一般临床资料

回顾30例肿瘤晚期的病患,这30例均接受了临终的关怀护理。30例晚期患者,其中男18例,女患者12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78岁。年龄平均65岁。患癌症的情况:结肠癌10例,胃癌4例;肝癌8例、乳腺癌4例,肺癌4例。

2患者心理反应

21病后心理反应:从30例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分析,做出如下六阶段的描述。

休克阶段

出现“诊断休克”,一般表现为得知确诊后麻木不仁、有的脾气极度暴躁甚至昏厥,无法在现实中承认诊断报告。

质疑阶段

全盘否认对自己的诊断,试图通过各种不正当途径咨询求得否定诊断,主要是患者和医务人员的信任关系还没有建立,患者心理出现矛盾,希望自己得到的是正确诊断,又反感得到肿瘤晚期的诊断。既希望确诊又希望听到不是癌症的诊断[1]。

恐惧阶段

质疑失效,确定自己是肿瘤晚期的诊断,生理和心理发生极大地改变,最明显的是产生恐惧,常见患者有结束自己生命的冲动行为。

幻想阶段

这时,患者已经经历了一番病痛的体验,并且多数患者已经接受了整套治疗手段,能正视自己肿瘤晚期的事实,但是存在诸多幻想。希望在接受化疗或者手术后能彻底推翻一次诊断。

绝望阶段

接受各种治疗方法对患者个人的病情无明显起色,并且病情不断恶化,经受肿瘤晚期痛苦的同时严重的并发症不断出现。患者一旦产生绝望,和医务人员的关系更加尴尬,不仅对治疗失去信心、无视亲属劝说,而且不服从医院治疗。

平静阶段

虽然患者情绪平稳,但患者处于被动且消极的绝望状态。患者接受现实,把自己的社会和家庭的角色抛之脑后。

22治疗后的心理反应:

手术、化疗与放射治疗是治疗肿瘤的常规方法。由于肿瘤治疗破坏性极大,患者对化疗是极其恐惧的,有的担心手术的毁损性(如女性乳腺癌要求乳腺的切除),担心严重影响家庭以及社会角色。化治常发生脱发、恶心、呕吐、腹泻;放射治疗还可引起皮肤黏膜反应。患者此时孤独感强烈,希望和绝望的感觉反复[2]。

3临终护理

护理人员要同情和理解患者,和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顾虑。生活方面给予患者细微照顾,尽量满足患者合理的需求,在病房里适时的放轻音乐,用乐观开朗的态度来感染患者。对患者进行的治疗后护理工作要细心,动作轻柔可以给患者安全感。这样患者情绪容易稳定,从而能够从容地接受现实,正视死亡,积极地配合医务人员,使患者平静、安稳的度过人生最后时刻。同时做好一般护理,如吸痰、擦浴。医务人员和患者家属定期的沟通,家属在配合医务人员的临终护理也是对患者有尊严的离开的帮助。

4护理体会

人道主义的社会需要临终关怀,可以缓解临终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的痛苦,临终护理的重要目的是患者得到社会尊重。临终关怀护理需要如护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与实践。因此,医务人员人员要坚持学习,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实践积累缓解患者痛苦。完善沟通技巧:减轻病患对死亡的恐惧,让患者从容面对死亡。让患者明白生命弥留之际有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体会到在同时感受亲人和社会的关注和爱护。和家属达成护理共识,必要时给予直接帮助[3]。

5小结

通过对30例的临床详细记录,和亲身的参与临终护理,认识到临终护理极大的价值。肿瘤晚期有少一部分可以通过药物等治疗大大延长生存时间,但大部分还是要介入临终护理。临终护理需要和患者及其患者亲属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对患者在理解和同情的基础上实施临终护理,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此外,应该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临终护理的水平,为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应该建立适应我国对肿瘤晚期患者的临终关怀组织机构。综上所述,临终护理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农民工住院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医学与护理,2009,11:127

[2]沈雪妹,耿德勤,陈建云.医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237

[3]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