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痛逐瘀汤治疗风湿关节痛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身痛逐瘀汤治疗风湿关节痛临床观察

王建娇

(镇雄县中医医院;云南昭通657200)

【摘要】目的研究对风湿关节痛采用身痛逐瘀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位风湿关节痛病患,随机分组后分别实施针灸治疗以及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对比两组疼痛改善效果差异性。结果联合汤药治疗下,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92%,远高于对照组的82%。结论身痛逐瘀汤能够对风湿关节痛起到调理身体作用,配合针灸治疗可更好地缓解疼痛。

【关键词】风湿关节痛;身痛逐瘀汤;疼痛程度

由于风湿造成的关节部位肿胀和疼痛往往在降雨和气温突变时病症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临床治疗上通过西医治疗仅能够缓解疼痛,无法达到内在调理效果,因此可通过针灸疗法刺激关节处神经,缓解肿胀及疼痛感,但在疗效上尚有提升空间[2]。本文通过对比观察了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的临床优势,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6年4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风湿关节痛住院病患共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3:27;年龄区间处于46-72岁,平均年龄(65.37±4.28)岁;风湿关节炎病程在1-8年之间,平均病程(3.71±1.02)年。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22:28;年龄区间处于48-岁73,平均年龄(66.01±3.96)岁;风湿关节炎病程在1-7年之间,平均病程(3.64±0.88)年。两组研究对象均存在不同程度关节活动受限情况,关节处明显疼痛、麻木、酸胀,在天气遇冷、骤变时不适感加重,组间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一般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实施针灸基础治疗;肘关节取穴:阿是穴、手三里、尺泽穴、曲池穴;膝部取穴:阿是穴、阳陵泉、犊鼻穴、内膝眼;背部取穴:夹脊穴;踝部取穴:商丘穴、丘墟穴、解溪穴。通过温针灸实施先泻后补法,每日针灸1次,每次20分钟,连续针灸2个月。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身痛逐瘀汤治疗,药方配置如下:6g地龙、3g香附、9g当归、3g羌活、9g红花、6g川穹、9g牛膝、6g五灵脂、6g没药、6g甘草、9g桃仁、3g秦艽。将上述药材每日配置1剂,用水煎煮成300ml药汤,分早中晚服用。连续服药2个月。

1.3观察指标[3]

基本痊愈——关节功能基本恢复,可上下楼梯,无痛感,血沉正常;存在痛感——关节在活动时存在轻中度痛感,但相对入院时明显减轻,血沉改善,关节功能好转,需持续治疗;效果欠佳——关节功能仍存在明显痛感或病情加重。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本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工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统计两组患者关节疼痛缓解效果,对比之下对照组为82%,观察组为92%,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3讨论

风湿性关节炎为变态反应性病症,主要表现为风湿热,多以关节位置的疼痛以及急性发热为起病状态,中度发热为典型表现,常出现于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等大关节,且病灶会由一个关节转移至其他关节。风湿性关节炎病变位置呈现局部灼热、红肿、疼痛表现,部分患者存在多关节同时发病情况。通常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炎症会在三周左右逐渐消退且不存在后遗症,但存在反复发作情况,尤其表现在气温骤变阶段,关节疼痛剧烈。若风湿活动对心脏产生了影响,则可能诱发心肌炎。

在中医理论中,风湿关节炎被认为是由于气血不足、素体亏虚所致。其治疗要点在于活血化瘀、调养关节[4]。由于患者机体受到风寒湿邪影响,造成关节的肌肉部位的明显疼痛感,严重时还会影响关节屈伸,令关节产生麻木感。在气温明显下滑或雨雪天气时,风寒湿邪的侵入会造成关节剧烈疼痛[5]。

本次药方中对照组应用的针灸治疗重点在于刺激关节处穴位,通过对肘关节、膝关节、背部以及脚踝部位的穴位选取,刺激重点穴位,以阿是穴为主要穴位,通过温针灸的刺激祛除风邪,达到缓解疼痛及肿胀的效果。但由于单纯应用针灸治疗需较长时间才可看到确切疗效,因此观察组中联合了身痛逐瘀汤治疗。身痛逐瘀汤中红花及桃仁均能够活血化瘀,可帮助关节位置血液不畅状态得到显著性改善;地龙、牛膝等药材可疏通关节处经络,避免经络阻滞导致关节处肿胀而引发疼痛;羌活可去风胜湿,将体内湿气排出。整部药方配合针灸可对关节处局部组织风邪加以祛除,并改善血液循环。

除上述药物治疗外,患者在出院后也可通过自我护理方式预防关节炎的再次发作。例如可使用温水每日将关节和整个肢体浸泡20分钟左右;在饮食方面注意科学健康搭配饮食,以清淡为主,做到冷热均匀、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减少油腻、生冷食物的食用量。若关节部位已经出现疼痛感但并未达到需就医程度,患者可通过自我护理方法缓解疼痛。例如通过局部按摩缓解关节局部位置的疼痛,并按摩关节周围肌肉;在关节痛急性期应关节制动,确保关节处于放松状态,避免其活动;针对不同的关节可通过日常锻炼方式,利用屈伸运动做关节体操,每天两至三次,每次半小时。根据本次研究,观察组以92%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证实了身痛逐瘀汤的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宇杰,肖飞宇.针灸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风湿关节痛4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v.24;No.26722:112-113.

[2]王以兵.风湿关节痛应用身痛逐瘀汤配合针灸治疗的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v.1648:121.

[3]石雷,柳根哲.身痛逐瘀汤联合磁振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气滞型)的临床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6,v.1109:1728-1731.

[4]刘朝圣.熊继柏教授运用身痛逐瘀汤治疗重度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v.34;No.19601:34-36.

[5]杜健,杨铭,李成.身痛逐瘀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瘀血阻络证的临床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12,v.41;No.26505: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