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运用

包晓飞

兴安盟人民医院消化内科137400

【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的分析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消化内科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利用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之前,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未有显著差异(P>0.05);干预之后,观察组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内科护理过程中利用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掌握疾病知识,缓解了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增强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消化内科护理;运用

伴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化内科疾病发病率逐渐上涨,加强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和达到预期目标的难度,帮助患者尽快适应疾病状态,提高健康知识水平,对患者预后有很大的帮助。健康教育利用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活动,让人们主动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预防疾病,提高生存质量。文中通过对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消化内科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了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报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消化内科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当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为25-72岁,平均年龄为(43.17±7.33)岁,病程为5个月-8年,平均病程为(3.82±1.00)年;观察组当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为26-72岁,平均年龄为(43.18±7.34)岁,病程为6个月-8年,平均病程为(3.81±1.01)年,对比两组资料,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利用健康教育干预:

1.2.1指导消化内科常识

护理人员为患者介绍关于消化内科疾病的知识,例如发病原因、分型内容、基本病理等方面[1],让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的疾病情况。利用视频以及集体讲座的方法为患者介绍,提高患者认知水平,大大提高治疗依从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1.2.2心理健康辅导

因为消化内科疾病具备发病复杂的特征,所以容易造成患者产生许多不良情绪,例如焦虑、抑郁等,所以,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出现不良情绪的具体原因,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帮助患者及早康复。另外,护理工作人员要紧密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观察,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大大提高临床疗效。

1.2.3饮食健康教育

有研究证明,消化系统疾病产生与日常的饮食习惯有莫大的关系,饮食习惯不健康将会增加消化系统的压力,医护工作人员要为患者提供饮食健康教育,饮食要保持清淡,易消化,禁止食用刺激辛辣的食物[2]。

1.2.4运动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适当开展户外运动,建立起良好的习惯和作息时间表,避免产生剧烈的运动,利用慢走、太极拳等运动开展恢复性锻炼[3]。

1.2.5出院健康指导

当患者治疗达到出院条件后,在患者出院之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以及家属实现再次的健康教育,指导出院之后饮食以及所需要服用药物的各种注意事项,叮嘱患者要定期复查。

1.3观察指标

根据调查问卷的方式来了解患者有关知识掌握情况,80-90分为掌握,60-80分为部分掌握,60分以下为未掌握。根据焦虑、抑郁自评表评估标准对两组患者心理情况进行评价,分值越低证明患者情绪越稳定。利用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统计结果,非常满意是95分以上,低于60分是不满意,中间分为基本满意,总满意度等于非常满意加基本满意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过程中,所有数据均利用的是统计学软件SPSS16.0来分析,同时利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利用(x±s)表示计量资料,利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利用P<0.05表示。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观察组的患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n/%)

3讨论

伴随着护理服务模式的改变,护理工作内容并不仅局限于疾病护理,而是慢慢发展为身心健康的整体护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全面身心健康护理的全部过程当中[4]。

健康教育主要是综合多个学科的知识与方法来实现对患者科学系统的教育,让患者了解到每一个行为给疾病带来的影响,让患者选择认为有利的、适合自己生活的方法,防止产生不良行为。

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病情较为复杂,医学知识涉及较为广泛,发病具体是与患者工作、生活以及饮食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大部分疾病是心身疾病范围,疾病转归和患者本身生活、心理与情绪有紧密的关联,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有很高的要求,护理当中利用健康教育达到患者健康标准,对康复与预后有很大的影响[5]。

本次研究结果证明,观察组的患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之前,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未有显著差异(P>0.05);干预之后,观察组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总而言之,消化内科护理过程中利用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掌握疾病知识,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增强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赵义满.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29):30-31.

[2]王英,张珍和.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9):193-194.

[3]李红梅,杨秀丽,赵远利,张安龑,刘旭.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运用效果探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09):1167-1168.

[4]李姗姗.规范化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8):5656-5657.

[5]李琼.健康教育模式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8):25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