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电管理安全风险的改善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农电管理安全风险的改善措施分析

梁淑治

(国网浑源县供电公司山西大同037400)

摘要: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过程中,我国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也提出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在电力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其国有电力产业的持续提升也使得农电安全稳定运行和农村经济发展有着对应联系时,农电的安全管制成为当前电力企业和单位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也就农电管理安全风险的改善措施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农电管理;安全风险;改善措施;分析

引言:农电电网是我国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我国大力开展和优化农村经济体制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其也是推动农村发展的关键环节。即对实际生活于农村的居民进行物质生活的满足和生活水平的提升里,促使农村对电能的需求在原有的生产应用水平线中进行实际需求量的增加。而农村经济体制发展中,对电能需求的增加也对相应建设的变电站的实际电力传输也提高了管理安全的风险;为此,对农电管理的安全风险进行原因的分析和改善措施的提出,也是推动农村电网建设的核心要点。

1农电管理安全风险存在的原因分析

在现实开展的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我国对城乡建设的发展和协调统一也在社会不断地实践和验证中,通过学习、借鉴先进的技术经验和根据我国实际社会阶段和阶级层次人群之间的实际生活和工作诉求的掌握,而在现实工作进度的开展中,由于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不全面、农村用户的安全用电意识不到位及农电维护职工队伍整体的职业素质不高等因素,使得我国现实的农电管理安全上存在风险和隐患[1]。

在有效保障电力能源生产环节和运行传输过程的安全合理,供电单位在实际的电力体系运行中对相应的用电安全的管制进行切实有效的安全管理体制、生产章程的确立和规定。但在实际进行的农电管理过程中,由于相关工作人员实际进行的农电管理中没有完全按照现实的用电管理标准制度和体系进行工作的开展,使得当前的农电管理主要存在工作日记和工作票据开具的不对应。也对后期的工作任务在没有明确指示方向的过程中,相关农电职工对实际农电建设的地区在没有实际的现场考察、危险点位的分析中,遗漏或错判防范措施的使用地点和工艺选择[2]。虽然,我国对农电管理提出了《两票实施细则》和《电力安全工作流程》等电力安全施工、生产、传输、应用等相关方面的文件,并在电力企业的内部系统运行中,也根据现实建设农电地区的安全风险管理规章制度。但在现实的管理工作开展进程里,由于相关人员的自我专业素质不到位和基层落实不足,也使得相关文件和制度流于形式,并潜伏下安全隐患。

此外,由于农村用电用户的安全用电意识,因现实教育层次不深入的过程中,电力部门虽通过多种途径对其进行安全用电的宣传和倡导,但多数农村人口在知识水准不能和社会信息时代进行挂钩的途中,其相应的安全用电意识也较为薄弱。及农村电力设施设备较为落后,也是对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安全管理带来问题的因素之一。

2农电管理安全风险的改善措施

农电管理体制的改善,实际就是对电力部门的统一实行政策的落实,将实际管理的层次直接对接到农村用户[3]。这样的电力管理也使电力企业承担较重的安全风险;在不断地弄点安全风险的管理制度的完善和问题的发现中,我们也要注意到:

2.1农电安全管理系统的全面建设和完善

在现实开展的农电管理工作中,具备专业素质和技术操作能力的管理人员是实际进行农电安全管理的重点。因此,农电单位在实际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就要随相关需求和政策的变化进行及时的管理系统的更改,将安全管制工作纳入企业日常议事议程中,并挑选精干员工,组成农电安全管理团队,在将农电安全管理体制责任规划进行职责的详细划分中,使管理的规章体制能在赏罚分明的制度完善中,将安全风险进行切实的管理。即电力企业首先就需加强对农电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培养,为去实际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其次,加强对管理人员在责任制的全面落实和培养,使其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具有高尚的工作责任心和责任意识。同时,管理人员在实际开展的农电管理中,也要充分的意识到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在高速发展的社会进程中,其已不适应实际的社会发展,因此,我们要通过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当前的农电管理进行水平的提高和信息化网络的统一建设,以实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提升。

2.2提高农村居民的安全用电意识

在现实的农电安全管理中,工作人员要充分意识到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所面对的人群及其相关知识层次,在认识到农村居民实际的安全用电意识不到位、不全面的过程中,农电企业进行的居民安全用电需知就需以其群体的知识水平为主要参考标准,进行农电安全应用的合理方案的选择。通过积极开展用电方案和安全用电知识的推广活动,同时积极吸取周边的用电案例对其进行安全用电的知识普及,也是提高农村居民安全用电意识,转变相关用电安全行为;实现人人注重安全用电,户户进行安全用电的关键措施[4]。

2.3加强安全用电管理体制的管控

在加强安全用电管理体制的管控中,农电工作人员要将低压配电网的相关维护作为实现安全风险管理的落实制度,并在科学设置对应的触电维护器过程中,使实际的设备安装、运输、行动效率维持在百分之百;与此同时,对农村抗旱浇灌的设施设备用电方式根据“疏”、“堵”之间联系的充分掌握和对应连接,及时发现设施问题及弥补设施不足,也是规避安全事故出现的概率;定时与不定时地组建人力进行农村电网建设、整改后,管理的供电设备和传输线路的综合性安全核查,在实现随查随改,实时记录和档案整理得过程中,完善各项章程体制。

2.4加强对农电工作者的培训

在实际的农电企业的组织选择中,相关人员也要对实际进行农电安全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先进技术和专业安全管理素质的培训及相关施工人员,这里尤其是对农电工自身技术学习和安全意识的培养上进行全面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其能通过相关教学培训手段,具备现实用电线路设施管理的基础知识、常用技能的掌握和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也是确保农电工业务技能和技术水平能在农村电网和用电安全中进行实质性的价值发挥。

2.5构建完善的用电事故解决规则

构建全面性的电力事故解决规则,即是指经过规则清楚划分供、用电两方的安全义务,在有效处理电力事故纷争中的义务主体认识不清、处理方式不统一、赔偿额理不清的难题中,确保农电供电工作的顺利开展[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的现实发展过程中,各级、部门的供电单位和企业要重视农电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和社会矛盾,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和目标任务,并在承担农电安全管制工作的义务服务中,通过持续不断的农电管理机制的改革,不断加强农电管制且降低用电风险的过程中,更高效地促进农电事业的持续发展及推动社会进程。

参考文献:

[1]周兆利.研究农电管理安全风险的改善措施[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7,(24):194.

[2]薄岩.降低农电管理安全风险的措施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8):2594-2594.

[3]熊启超.信息化背景下降低农电管理安全风险的措施分析[J].科学与信息化,2017,(33):166,168.

[4]李海光.农电管理安全风险降低措施探析[J].科技展望,2016,(14):124.

[5]高峰,翟建朋.降低农电管理安全风险的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36):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