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应对策略之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1

公共危机应对策略之探究

杨晓琴

杨晓琴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委党校046500

摘要笔者对公共危机应对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公共危机应对策略

我国社会发展总体呈良好态势,但也不可避免地生发着各种公共危机,如2003年的“非典”、2008年南方大雪灾、5﹒12汶川地震和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等重大公共事件。这些自然性的和社会性的重大公共危机事件都向政府的危机应对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提高政府的公共危机应对能力刻不容缓。

公共危机是指社会偏离正常轨道的过程与非均衡状态。美国学者罗森塔尔根据公共危机的特征,认为公共危机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构架产生的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

公共危机主要有如下特点:一是具有社会危害性。对正常社会体系的运行产生重大危害,对整个社会的利益产生威胁。二是具有突发性。许多自然灾害都在出乎人的意料之下发生的,都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如暴风雪、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来临都很突然,经常给人以措手不及的感觉。三是具有紧迫性。危机发生后,需要政府等决策机关在短时间内做出处理决定,时间的紧迫性增加了事件处理的难度。

从上可以看出,公共危机的破坏性大、影响面广、突发性强,这些特征都为处理事件设置了很大的障碍。笔者认为,对公共危机的应对和处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完善法律法规。“非典”之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理,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并且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颁布是我国将突发事件应对纳入法制化的里程碑式标志。地方政府和部门要根据实际,在上述基础上制定部门规章,细化各类公共危机的处理办法,让国家法律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健全预警机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许多公共事件在发生之前都有一定的潜伏期,如果能通过一定的预警机制对这些公共事件进行监测,并进行科学预警,则能将一些公共危机的危害降低很多。《突发事件应对法》第42条明确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制度”。相关部门要协同合作,把已经发生过的或可能发生的各种公共危机全部罗列出来,并且进行系统的分析,形成切实可行的预警机制和联动机制。如日本由于自然灾害频发,在地震预警方面已经做得比较完善,他们建立了高效的地震监测系统,形成了有1000个地震台的覆盖全国的地震预警网络,为震前、震中、震后的相关工作提供重要信息,有效地减小了地震造成的损失。

第三,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非政府组织具有公共性、自治性、民间性和志愿性等特点,在专业技术和组织机制上等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当前我国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主要依靠政府力量,非政府组织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如在地震或者洪涝灾害后,社会捐款捐物的主要渠道还是政府,像李连杰创办的“壹基金”民间救灾组织的许多活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对此,政府要为民间公益组织的发展壮大创造条件,制定鼓励他们发展的政策,赋予他们开展宣传、招募志愿者的权利,总之,要给民间组织的工作开展营造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尽可能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此前提下,也要对其行为进行一定的指导、监督,避免与政府行为脱节。

第四,保证信息公开。在公共危机发生后,信息传播及时、沟通渠道畅通是高效、准确处理事件的重要前提。在公共危机发生后,要在第一时间派遣专业人员进入事件发生现场,尽快恢复或者建立信息联络系统,尽快把事件发生情况传达给防灾决策部门,为决策机关提供重要的分析依据。另外,重大公共事件的发生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政府要与媒体建立好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媒体能够及时把危机的情况和处理进展等各方面信息发布下去,让公众知道事件的真相。只有这样,才能稳定人心,占领舆论的主动权,提高政府公信力,加快事件的顺利解决。

第五,加强防灾教育。在2013年4月20日雅安发生地震时,天全中学全体学生迅速有序地按指定路线集中到了操场,整个过程只用了一分半,无一人伤亡。这得益于平时的定期逃生演练。由上例可见,对国民进行危机处理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方面,日本的经验值得借鉴:日本把每年的9月1日定为防灾日,并且还有固定的防灾周。他们对国民进行长期系统的防灾知识教育和防灾训练。通过演习,国民对紧急情况下的逃生通道非常熟悉,对应急设备的使用也很熟练;最重要的是通过上述教育,建立起了良好的危机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准备了许多应急装备,这非常有益于他们在突发事件中采取自救措施。

相信上述措施如果能得到有效的落实,各种公共危机事件虽不能完全避免,但一定能使危害与受损降到最轻程度。

参考文献

【1】非政府组织在应对公共危机时作用的探析,安建增,何晔,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

【2】日本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施晓铭,安全与健康,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