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雾化治疗小儿肺炎护理疗效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压缩雾化治疗小儿肺炎护理疗效及观察

林月季

林月季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福建泉州362000)

【摘要】目的:观察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疗法对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疗效。方法:将我院2015年间收治的56例具有可比性的小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研究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了疗法对治疗小儿肺炎护理的疗效。随机将56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9例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行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对照组27例,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比较及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缩雾化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肺炎;压缩雾化吸入;氧气雾化吸入;护理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6-0317-02

肺炎是儿童呼吸道常见疾病,其流行病学特征表现为时间上多发于春冬寒冷季节;人群间好发于0~5岁幼儿;发病率及病死率居于儿科疾病首位,严重威胁着我国儿童的健康。本研究选取我院儿科2015年10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6例小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研究压缩雾化吸入了疗法对治疗小儿肺炎护理疗效,现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12月收治肺炎患儿5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29例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行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对照组27例,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我院儿科肺炎住院率约为70%~80%。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主要为符合肺炎诊断标准;病程在7天以内;年龄在0~3岁之间;基本体征类似;无合并其他疾病;监护人知情同意,自愿参加研究。其排除标准为对治疗药物过敏;肺炎重症患儿;肺炎伴先天性心脏病等原发性疾病;雾化治疗其他禁忌证等[1]。随机将56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在住院率、性别、年龄、体征、辅助检查等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间具有可比性,具体如下表1、表2所示。

1.2方法

1.2.1常规护理方法治疗小儿肺炎的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点滴;对症行平喘、化痰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儿实行的护理方法包括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发展和体征变化;进行药物、饮食、体位、排痰吸痰、心理抚慰等护理措施。

1.2.2药物雾化方法对照组:对照组27例患儿在保证与对照组施行相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及相应配合护理。

观察组:观察组29例患儿在保证与对照组施行相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压缩雾化吸入治疗及相应配合护理。压缩雾化机使用百瑞压缩雾化机。

1.2.3治疗给药方法给予患儿1mg布地奈德混悬液及1.5~2.5mg特布他林雾化液作为雾化给药,必要时可加入0.1~0.2mg/kg地塞米松。每8小时给予患儿15~20min雾化治疗一次[2]。

1.2.4治疗注意事项依据患儿症状、体征指标、辅助检查结果及既往病史,为患儿制订合理的护理方案。幼儿身体各器官还会发育完全,其呼吸系统具有鼻腔无毛;后鼻道及声门裂相对狭窄;黏膜血管及淋巴组织丰富;器官及支气管也较成人相对狭窄;黏膜腺体分泌不足气管软骨支撑作用薄弱等特点。这些生理特点决定了幼儿的呼吸道缓冲作用较小,受到刺激易发生痉挛,从而导致呼吸障碍。因此在雾化治疗过程中,药的开始雾量不应太大,应循序渐进给药。雾化治疗还应注意雾化给药面罩要对准患儿口鼻,避免药物喷至患儿眼睛,在治疗后应擦净其口鼻处的残留雾水。雾化装置要保持洁净,雾化前后均需要对雾化装置进行排尽、清理及消毒,以防止引起幼儿间的交叉感染。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性依据相关评判标准[3]分为无效、有效及显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具体评判标准如下:

无效:治疗1周内,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无明显好转;

有效:治疗一周内,患者咳嗽咳痰及肺部湿罗音有所减轻,体温有所下降。

显效:治疗一周内,患者咳嗽咳痰及肺部湿罗音均消失,体温恢复正常。

2.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具体观察指标比较见下表2。

3.讨论

空气压缩式雾化器是根据文丘里(Venturi)喷射原理,利用压缩的空气通过细小关口所形成的高速气流产生的负压,使带动液及药物一起喷射到阻碍物上,在高速撞击下飞溅而使药物形成1~5微米雾状微粒。压缩雾化机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小、故障率低、维修费用低,适合在医院门诊及住院部使用。压缩雾化药物的优点在于,在相对时间内产生的雾化量适宜,患者吸入后,不易造成器官、支气管粘膜损伤;雾化微粒超细,人体吸入感觉舒适,适宜医从性较差的婴幼儿;雾化后的药物能有直达器官支气管并有效作用于患部,治疗效果较其他给药途径更优[3]。

氧气雾化法的原理是利用高速氧气通过毛细管口并在管口产生负压,从而将从相邻管口内的药液吸出,并使药液被高流速的氧气撞击成细小雾滴,再由内部鼓风机送至患者呼吸道以达到治疗的效果[4]。

我院儿科肺炎收治的患儿中,住院治疗占70%~80%,患儿年龄集中,几乎都采用雾化吸入治疗。从研究结果表明,施行压缩雾化吸入疗法治疗的观察组29例患儿的显效率及总拥有效率均较采用氧气吸入疗法治疗的对照组27例患儿有显著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有效率没有差异的原因是,压缩雾化法的治疗使治疗有效治疗人数向显著治疗迁移,无效治疗人数向有效治疗迁移,从而有效率相对没有变化,但从总体治疗有效人数上看,其治疗效果确实显著提升。本次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在对患儿进行肺炎治疗过程中,压缩雾化吸入疗法护理疗效更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丁芬,康欣,易漱玉.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在小儿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9):1237-1238.

[2]庄健霞.氧气驱动雾化吸入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03):127-128.

[2]郑海岚,覃丽红,潘丽娟等.空气压缩泵雾化治疗婴幼儿哮喘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热带医学杂志,2004,4(5):629-630.

[4]许宏玲.氧气雾化吸入佐治小儿肺炎护理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5,36(02):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