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歌声净化学生的心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1

用歌声净化学生的心灵

林海荣

林海荣(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第二小学,辽宁彰武123200)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3-0000-01

摘要:用优美的歌声去净化少年儿童的心灵,是思想教育艺术化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把音乐和德育结合起来,可以寓教于乐,让人在欣赏美的同时,在音乐所激发的情感激奋中荡涤心灵,完善人格,使思想得以升华。

关键词:歌声;净化;心灵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其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感及审美趣味方面,起着别的艺术所不可代替的作用。但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如果在教唱时只有情感,而没有扎实的歌唱技能技巧,那么,即使其对作品形式所含的内在的情感理解和体会得再深,也无法充分地表现出来。反之,如果我们只掌握了表现作品形式的娴熟的技巧,而没有情感,那也只能象钟摆一样机械地表达作品的形式含义,这样的演唱是乏味的,是难以打动孩子们的心灵的。用优美的歌声去净化少年儿童的心灵,是思想教育艺术化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把音乐和德育结合起来,可以寓教于乐,让人在欣赏美的同时,在音乐所激发的情感激奋中荡涤心灵,完善人格,使思想得以升华。

我校在刚刚组建合唱队的时候,队员行为散漫,举止懈怠,学生之间打架,相互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一进入音乐室为抢位子你争我夺大呼小叫,个个都想以“我”为中心,唱起歌来人人都想冒尖出风头。而合唱是一种典型的集体艺术,它的成功完全取决于队员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取决于集体的凝聚力。对于现状,我没有指责和斥责,也没有定四条死框去制约,而是用情感打动,用音乐去净化他们的心灵。

首先,我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引导,用亲切的语言和他们交流,用优美的琴声去启迪,用声情并茂的演唱曲感染。经常让学生们欣赏一些优秀的合唱作品,并且让他们懂得合唱是声乐艺术的一种极具表现力的最高形式。要想提高合唱队的演唱水平,必须靠队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各声乐间平衡与协调。只有靠集体的力量才能达到目的。我们的集体就如同一架钢琴,缺少任何一个琴键,都弹奏不出优美和谐的旋律。学生明白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就懂得了个人服从集体的道理。

第二,要选择适合学生演唱的合唱歌曲。受社会上流行歌曲的影响,有些通俗而思想内容不健康的歌曲冲击到校园。这些歌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是有害的。针对这一现象,在选择合唱曲目时,我力求选择学生爱接受且思想内容积极向上的歌曲。例如,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是一首抒情性的少年叙事歌曲,歌词优美抒情,我一边放音乐一边朗诵歌词,诗一般的语言,情景交融的描绘,学生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这样的歌曲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即提高了艺术修养,也提升了思想素质。能给人以美的熏陶。又如歌曲《大家来劳动》,不仅让孩子用歌声赞美劳动的光荣,劳动的愉快,还要让孩子把扫地、擦桌子的动作与歌声结合起来,并让孩子把劳动的感受和同学、老师、父母一起分享。劳动光荣不仅在歌声中得到了赞美,并且在实践创造中取得了效果。音乐歌颂了劳动,劳动创造了美。

利用健康向上的歌曲来教育孩子在生活中扬善厌恶,是进行美育的最好手段。只有让孩子们认识了美,了解了美,并用一颗美的心去感受身边的一切,长大了才会成为一个求真、向善、爱美的人。

第三,让学生用心灵去演唱。在每学一首新歌之前,首先要理解歌词的内涵,注意体会歌曲的思想情感,然后进行分析:用什么样的速度,怎样的情绪和声音演唱,更适合表达歌曲的主题。如在“迎九七,盼回归”的演唱会上,孩子们用甜美的歌声歌唱祖国,歌唱党的恩情,表达自己激动感恩的心声。当唱到《六月的思念》这首歌曲时,孩子们深情地唱出了对远方小朋友的思念,呼唤游子归来。台上台下产生了共鸣,每一位观众无不为之感动,每个人的心灵无不受到一次净化。他们的歌声感动了自己,也震撼了他人的心灵。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音乐就像绵绵春雨,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通过合唱,队员们增强了团结,增进了友谊,启迪了智慧,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同时也激励孩子们扬起理想的风帆奋进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