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炎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小儿肠炎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体会

孙海霞

孙海霞

(内蒙古包头市包钢第三职工医院内蒙古包头014010)

【摘要】目的:探究整体护理干预在小儿肠炎病人过程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80例小儿肠炎的患儿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措施,对于观察组患者则实施整体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患儿3天后的大便次数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3天后,观察组患者的大便次数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经比较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小儿肠炎患者实施整体优质的全面的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也明显提高了患者对于医院的满意度。

【关键词】系统护理干预;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3-0244-02

小儿肠炎是小儿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且多发生于秋、冬季节。本病的起病较急,发病后患者出现发热、呕吐和腹泻稀水样便症状,这往往会导致婴幼儿出现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紊乱情况,严重危害了婴幼儿的身体健康。且因患儿的年龄较小,对治疗护理工作的配合性较差,因此对护理的要求也相对更高。本院对80例小儿肠炎患儿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措施,效果也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收治的80例小儿肠炎患儿,其中男405例,女35例;平均年龄为12.5个月。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水样便等体征,不伴发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等并发症;且粪便检查为轮状病毒抗体检测阳性。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情轻重等一般情况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均无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给予患者优质的整体护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2.1健康知识护理主动向患者讲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包括疾病产生的原因,告知其可能引发的并发症,指导患者进行正确洗手的步骤,并对患儿的污染衣物和尿布进行处理。针对婴幼儿的实际情况尽量选择柔软布类的尿布,并及时进行更换,每次使用尿布后将婴儿的臀部用温水的进行清洗并吸干。若患儿局部的皮肤出现发红的情况,可用氧化锌油对婴儿的臀部进行涂抹和按摩,促进其血液循环,避免出现尿布皮炎和皮肤溃烂的症状。因女婴的生理结构其肛门和尿道口的距离较近,还应清洁其阴部,以免出现尿路感染的情况。还应告知家属,对患者探视前后都需严格执行洗手和消毒工作,避免出现交叉传染。护理人员应耐心向家长讲解对于患儿疾病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方案,进而缓解家长急躁和焦虑心理,在护理过程中尽量保持亲切的态度,运用柔和的语言,尽力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

1.2.2饮食护理若患儿还未断奶,喂奶时需使用一次性的奶瓶,并在使用前统一进行消毒工作,使用后应对奶瓶给予相应的清洁处理。若要求患儿长时间执行饮食限制条款,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及酸中毒的症状,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与患儿身体的恢复。因此对于腹泻脱水的患者,若出现严重呕吐情况,则需严格禁食4-6小时,对于其他患者则需继续给予进食,缓解患儿的不良病情,进而促进患儿身体的恢复。针对需进行母乳喂养的患者要避免辅食,并实施正常的哺乳过程。若患者执行人工喂养方式,尽量选择米汤或者稀释牛奶等流食,当患儿的腹泻次数减少后,可选择半流质的饮食,坚持少做到量多餐。该类患者体内缺乏双糖酶,因此尽量不要给予患儿蔗糖饮食。若病情严重且不能进行正常饮食的患者可采取全静脉的营养供给。

1.2.3发热护理调节病房的室内温度,尽量维持在23℃左右,将空气湿度保持为50%,定时进行开窗通风,尤其对于装有空调的病房,一定要保障空气的流通,维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对于出现发热症状的患儿实施分期护理措施,当患儿体温较高,若出现寒战和四肢发凉的症侯,要给予患儿足够的保暖措施,护理人员可对患儿的手足定期进行按摩,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还可同时给予患儿相应的物理降温措施,用酒精擦拭腋窝、脉搏等部位,以达到良好散热的目的。对于严重者可采取药物的治疗,当患者的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后,每半小时测一次体温,热度消退后要及时擦干汗液,并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

1.2.4病情护理护理人员要全面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的,针对患者的脱水程度进行处理,若患者为轻度脱水,可给予口服补液,配置比例为:一立升水,配20g葡萄糖,3.5g氯化钠,1.5g氯化钾,2.5g的碳酸氢钠。患儿每日的服用剂量按患儿体重为每千克50-60ml,针对脱水程度严重的患者,可针对患儿实际检查结果和病史给予相应的剂量补充。护理人员要合理安排其输液顺序,原则上为先浓后淡、先盐后糖,平衡其体内的输液成分和输液量,在输液过程中,速度上要坚持先快后慢原则,提高静脉的穿刺水平,遵循无菌原则,并仔细观察患者的身体症状,主要包括精神状况、皮肤弹性、尿量变化等。

1.3统计学分析

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检验,采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采用X2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观察组患儿实施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患儿的大便次数以及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情况,经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讨论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使患者的身体出现了严重的不适现象,治疗过程中对患儿实施整体护理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其恢复健康的进程。整体护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健康知识护理、饮食营养护理、发热退热护理和病情护理,避免出现院内感染。综上所述,在临床治疗中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加强对感染的控制力度,控制其病情发展,及时做好对于小儿肠炎的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的几率,进而加快患儿的恢复健康的速度,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周晓华,李波,冯丽琼,陈择岐.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24(20):133-134.

[2]张金梅.护理干预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治疗效果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7(18):142-143.

[3]杜续兰,王君富.系统护理干预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治疗效果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27(18):133-134.

[4]许艳萍.个性化护理模式在小儿轮状病毒腹泻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5(12):138-139.

表1,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比较

组别例数大便次数患者满意度

对照组358.29±1.0287.29±2.39

观察组353.20±0.7193.19±3.01

P<0.0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