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船舶工程的力学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解析船舶工程的力学问题

王凯王韡

江苏扬子江船业集团公司江苏泰州225300

摘要:船舶工程涉及的力学问题比较复杂,对船舶受力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准确计算,对保证船舶安全,提高船舶使用寿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船舶所处的环境进行分析,探讨相关的力学问题,以供参考。

关键词:船舶工程;力学;问题;解析

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发展迅速,船舶制造水平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众所周知,船舶制造涉及较多专业知识,其中做好力学问题研究是关键,应结合船舶航行环境,做好船舶不同状况下的受力分析,保证船舶制造质量及航行安全。

一、船舶所处环境分析

船舶长期航行在海洋中,所处环境多变,受力情况复杂,在探讨船舶工程力学问题之前,有必要对船舶所处环境进行探讨,以更好的开展船舶力学分析工作。

1.海风与海浪

海洋中的海风级别较高,破坏性较大,如台风、龙卷风等,风力达到12级甚至更高,巨大的海风直接作用在船上,会使船舶受到巨大侧向风力,一旦超过船舶承受能力,会将船舶吹翻。另外,海风往往伴随着巨大海浪,导致船舶颠簸,形成折应力,船底往往因无法承受折应力而折断。

2.海水的压力

船舶行驶中,所受海水浮力用于平衡船舶重力,保证船舶稳定性。船舶承受的浮力作用在底部结构,使船底承受较大压力,而且随着船舶装载货物的重量增加,船舶所受的浮力越大,海水对船舶底部结构产生的压力越大。

3.冲击与碰撞

船舶行驶到浅水海域,容易与海底礁石产生碰撞与摩擦,导致船舶局部结构承受较大冲击力与摩擦力。另外,部分船舶行驶中甚至与其他船只碰撞,导致船体结构受到严重损坏,甚至下沉。尽管船舶受到海底礁石碰撞、摩擦以及与其他船只碰撞等的发生机率较小,但也应将其纳入力学问题分析的范畴中。

二、船舶工程力学问题分析

船舶在海洋中所处环境及受力情况复杂,为保证船舶安全性与稳定,做好船舶工程力学分析尤为重要。

1.稳定性力学分析

船舶受到海水浮力漂浮在海面上,应保证稳定性,即,不能倾覆以及进水。船舶工程中做好船舶的稳定性力学分析是保证船舶安全的关键。研究发现,船舶倾覆分为纵倾与侧倾两种类型,接下来以侧倾为例,对船舶受力情况进行分析。

船舶受到海风或海浪的水平作用,形成侧向力矩,导致船舶产生一定倾角,此时船舶所受的浮力会偏移向倾倒的一侧,使得船舶重力与浮力的作用线形成一段距离,该距离被称为稳定性力臂。分析时,如稳心较重心高,浮力和稳定性力臂乘积超过倾倒力矩时,船舶不会发生倾覆,即,船舶是安全的,反之会发生倾覆。

为保证船舶安全性,船舶制造时做好稳定性力学分析尤为重要,要求技术人员做好不同倾角下船舶稳定性评估,并对船型进行优化设计,在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增加倾角,保证船舶安全行驶。

2.推力与阻力分析

推力与阻力是衡量船舶性能的重要指标,显然船舶所受的推力越大,阻力越小,船舶的行驶速度、灵活性越好,因此,船舶工程中,对船舶推力与阻力分析,有助于配置合理的动力设备,为船体外形的优化提供依据,最大限度的降低船舶阻力。

一方面,船舶推力主要由动力设备,一般为柴油机充当,其驱动桨叶转动,形成推力,促使船舶移动。研究发现,船舶推力越大,行驶过程中受到的海水阻力越大,即,船舶的最大航速与动力设备功率相关,且达到一定速度后,动力与阻力平衡,船舶速度无法提升。另一方面,船舶阻力是影响船舶行驶速度的重要因素,船舶阻力包括海水阻力、空气阻力,其中海水阻力包括兴波阻力、摩擦阻力、旋涡分离阻力。兴波阻力主要由水的重力产生,其能量来源于船舶自身。船舶高速行驶时,产生的兴波阻力较大,约等于船舶总阻力的三分之二。摩擦阻力指船舶行驶时,与水产生相对位移而产生的阻力。摩擦阻力大小与船体表面光滑程度、水的黏性等因素相关,且高速运行时,所受摩擦阻力和船舶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旋涡分离阻力主要因推进螺旋桨尾端空化、船舶尾部涡旋和船尾分离形成的前后压力差而形成。另外,空气阻力主要指船舶行进中的水上部分,与空气发生相对位移而产生的阻力。

船舶设计中为减小阻力,对船舶的水上、水下结构进行优化,采用流线型结构。另外,当船舶高速行驶时,采取措施减小船舶在水中的部分,降低水的直接阻力,例如,水翼艇、气垫船等,在高速行进时,与水接触的部分减少,以此降低水的阻力,提高船舶行驶速度。

3.水动力学分析

船舶工程中,为保证船舶的安全行驶,还应做好水动力学分析,分析内容包括:结构物的运动、水动力与运动方程的研究、波浪理论等,其中结构物运动指在流、浪作用下,船体与浮式结构横摇、纵摇、垂振以及结构物的长周期运动情况。船舶水动力问题主要研究,在波浪等的作用下,船舶加速过程中局部、整体产生的恢复力矩、阻尼力矩、惯性力矩等,以更好的建立水弹性运动方程。波浪理论指借助斯托克斯有限振幅波以及正弦波理论,评估作用在船舶结构上的波浪力矩。研究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有:实验法、计算法、分析法等,其中实验法细分为实体实验、模型实验、构件实验。计算法主要使用有限元法对船舶的运动响应、水动力等进行计算。分析法包括随机线性响应法、设计谱法、设计波法等,研究波浪中结构物的性能情况。

三、结论

力学问题是船舶工程研究的重要问题,对提高我国船舶制造水平,船舶性能,保证船舶安全性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国应在总结以往船舶制造经验的基础上,做好船舶力学问题研究,不断完善相关力学理论。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船舶是重要的运输工具,其长期处在水中,受力情况复杂多变,为做好受力研究,需对船舶所处的环境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风力与海浪、海水压力、冲击与碰撞等,都会给船舶造成不良影响。

(2)船舶工程力学问题较为专业,复杂程度高,应做好船舶的稳定性力学分析、推理与阻力、水动力学分析等,掌握船舶受力特点与规律,设计船舶时有针对性的进行优化,提高船舶性能,保证船舶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熊杨婷.CFD技术在船舶力学形态优化中的应用[J].舰船科学技术,2018,40(04):31-33.

[2]雷晶.浅谈船舶工程的力学问题[J].山东工业技术,2017(15):64+287.

[3]马娟.“船舶原理”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以“船舶静水力性能计算与分析”为例[J].江苏教育,2017(12):72-73.

[4]彭如海.船舶工程中的力学问题[J].力学与实践,2003(05):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