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型供电所管理模式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全能型供电所管理模式探讨

费洋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滁州供电公司安徽滁州239000)

摘要:全能型供电所具有服务一次到位、人员专一多能等特点。在全能型供电所中使用上述管理方法,可以优化供电所的管理模式,提高电力企业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实现供电所安全管理规范化,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客户提供智能化服务。所以,电力部门应充分考虑上述管理方法,创造出更大的服务效益。

关键词:全能型;供电所;管理模式

1全能型供电所的管理策略

1.1强化队伍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全能型供电所在日常工作中,重视对人才队伍的建设,优化了供电所传统的管理模式,用内勤班组和外勤班组代替一长三员三班组的管理模式,采用网格化管理的方式,基于《供电所标准化管理模式》,重新设置了供电所内的岗位,按照员工年龄结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的不同,合理分配员工到不同的岗位工作,使所有工作人员都在岗位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体提升全能型供电所的服务质量。与此同时,全能型供电所加大了对人才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所内的工作人员参加业务培训活动,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为了使员工深刻意识到自身的岗位职责、熟练掌握工作流程与工作标准,全能型供电所将“按标准执行一切工作”作为行为准则,积极举办“写我所做,做我所写”的活动,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供电所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整体提高。

例如:遂宁供电公司为了解决员工在业务方面的技能短板,建设适应全能型供电所一切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该公司使用流动大课堂授课的方式,邀请农电、营销等专业的技术骨干,到供电所为员工进行授课,加大对员工营销系统流程、用电采集系统操作以及配网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培训力度。由于供电公司中,女抄表员工的业务水平相对较低,该公司便组织员工参与授课教师手把手教学的培训活动,授课教师利用生动有趣的语言、真实的案例,采用互动教学的方法,使员工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强化供电所的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了供电所的工作效率。

1.2加强安全管理,保证安全作业

全能型供电所为强化所内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该责任体系的第一责任人是供电所所长,利用该责任体系向所有员工传递安全生产责任,让所有员工在杜绝违章承诺书上签字,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全能型供电所积极开展安全活动,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到作业现场勘察实践,训练员工的动手能力,规定所有员工在执行工作时,严格按照“两票一单一卡”的标准实施作业,在工作后进行总结与评价。

例如:山东无棣县供电公司将安全性评价作为供电所供安全工作的重点,要求辖区内所有供电所以《供电所安全性评价标准》为基础,组织全部工作人员进行安全自查、复查以及验收工作,及时整改查出的问题,使所有在职员工通过安全性评价工作,深入了解管网安全体系,规范施工操作。除此之外,该公司还要求员工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开展危险点分析以及预控工作,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了供电所安全管理规范化。

1.3搭建“全能型”供电所组织架构

过去,乡镇供电所只负责综合变以下电网维护、指标管理、客户诉求响应等,客户动力业务新上、专用变压器报装、电力设备代维以及光伏并网、能效服务等新型业务更是不在职责范围内。相应地,供电所业务权限、组织架构、员工素质,离“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目标差距甚大。为此,拓展思维,致力组织变革,搭建新型架构,应成为“全能型”供电所建设的首要议题。

首先,优化供电所内部班组设置。设立内勤、外勤班,在做精做细供电所传统业务和管理工作的同时,突出客户导向,无论内、外勤人员都应秉持“内转外不转”“首问负责制”原则,一次性满足客户诉求。

其次,实施供电所之间业务协作。实施“全能型”供电所与周边供电所“1+N”模式,一方面,通过“1”辐射带动“N”,向“全能型”靠拢;另一方面,以“N”的不同人才,支撑“1”的“全能型”业务,从中,也化解供电所人员持续老化与退休减员问题。

1.4深化优质服务,提高服务水平

全能型供电所将为人民服务作为工作重点,把“你用电,我用心”作为服务理念,注重行风建设工作,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执行抢修工作、配电运维工作以及抄核收管理等工作,为政府招商引资项目提供绿色通道,保证工程项目早投产、早用电。例如:江苏盱眙县供电公司广泛推广“互联网+”智能服务,实现了电网运维智能化、智能家居示范化、客户诉求微信化以及客户缴费电子化等等,使客户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务的快捷与便利。为了方便客户交费,该公司推广使用电e宝、支付宝等新型交费方式,令客户足不出户便可以完成交费工作,该公司还建立了台区经理客户群,当客户存在服务诉求时,客户可以利用微信平台,与台区经理进行直接沟通,拉近了群众与电力公司的距离。同时,该公司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安装了GPS线路巡检系统,可以准确定位故障点,判断线路的故障类型,电力部门可以根据巡检系统的指示,及时组织工作人员开展电路抢修工作。

1.5完善奖惩机制,提高工作积极性

全能型供电所建立了合理的奖惩机制,使员工的工作绩效与薪酬制度挂钩,完善了企业考核制度,对所有在职人员进行民主考核,为业绩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适当处罚考核不合格的工作人员,与此同时,加大对这类员工的培训力度,保证每位在职员工都能够熟练掌握专业技术。除此之外,全能型供电所强化了员工与员工间的情感交流,了解员工的内在需求,并尽可能满足员工的需求,使各个员工都能体会到被关心、被重视,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可有效增强供电所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提高了所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供电所的稳定发展。

2全能型供电所的管理效果分析

全能型供电所在内部积极落实岗位责任制,为职责不同的班组以及员工,针对性的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标准和管理办法,令所有在岗职工明确自身的职责,将责任落实到个人,避免出现在工作中存在盲区、扯皮推诿等现象,加强了班组之间的凝聚力,激发了所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保证供电所内的工作连贯畅通,使供电所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整体提高。全能型供电所通过不断深化优质服务,使所有供电所员工的观念得到了转变,全面提高了服务水平,真正意义上做到了让百姓满意、政府放心。除此之外,全能型供电所建立健全了安全工器具管理制度、领取制度以及派工单制度,规范了作业标准,加大了监督力度,有效提高了作业安全水平,保证了全能型供电所的安全生产。全能型供电所通过建立潜在电能替代项目库,推动了电能替代项目的落地,使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低压配网运维管理的智能化以及客户服务的智能化,全面提高了供电所的服务能力。与此同时,全能型供电所及时解决客户在生活中遇到的供电难题,使供电服务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提高了供电服务的质量,用实际行动提升客户对供电服务的满意度。

结束语

众所周知,电网企业营销业务的最小单元是供电所,供电所服务质量的高低可对农业增长、农民增收造成直接影响,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在新形势的影响下,全能型供电所应运而生,全能型供电所具有诸多优势,如:职能更加丰富、服务更加有效、管理方法更加科学等,自全能型供电所建成以来,相关工作人员不断革新管理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肖巧明.履行党建主体责任,推动“全能型”供电所建设[J].低碳世界,2017(35):318-319.

[2]林永红.全能型供电所“复合型”员工队伍建设[J].低碳世界,2017(26):292-293.

[3]燕艳,黄高翔.国网九江供电公司强化安全管理打造全能型供电所[J].江西电力,2017,41(08):2.

[4]陈兵,梁德斌,杨飞.打造“全能型”供电所学习样板[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7(23):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