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椎间CAGE植入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椎间CAGE植入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研究

梁黎斯

罗定市人民医院广东527200

【摘要】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椎间CAGE植入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观察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及内固定+椎间CAGE植入融合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与围手术期综合护理(观察组),每组各15例,采用腰椎JOA评分表评价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腰椎JOA评分表计算腰椎功能改善率,观察组痊愈7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椎间CAGE植入融合治疗期间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CAGE植入融合术;护理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中老年人腰腿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椎间CAGE植入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比较理想,研究显示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于巩固治疗效果预防各种并发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我院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采取以上方案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0月我院临床确诊的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排除合并手术禁忌症者。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15例,其中观察组男8例,女7例,年龄44~79岁,平均年龄(56.73±6.46)岁,单节段5例,双节段4例,三节段3例,四节段3例;对照组男9例,女6例,年龄46~81岁,平均年龄(57.84±6.10)岁,单节段4例,双节段6例,三节段3例,四节段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在全麻下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及内固定+椎间CAGE植入融合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术前常规拍摄腰椎正侧位、双斜位X线片,进行术前准备,包括灌肠、留置尿管等,常规配合手术操作。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受疼痛反复发作影响及担心手术效果,心理负担较大,容易出现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影响治疗及护理依从性,护理人员应当耐心与患者沟通,介绍手术优势及术后脊柱稳定性预期效果,增强患者康复信心,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手术和术后康复。(2)体位护理。术毕患者回到病房后需平卧4~6h以压迫止血,4~6h后轴线翻身,在腰背部垫三角垫,侧卧角度不得超过60°,每隔2h需更换1次体位。(3)并发症护理。术后针对可能出现的脑脊液漏、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需加强体征观察及护理,做到早发现早处理。(4)康复训练。为保证患者早日下床达到康复标准,需及早进行康复训练,术后第1天需开始仰卧位双下肢直腿抬高训练,每天训练3组,术后3天可佩带腰围下床活动,术后7天可开始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防止发生肌肉萎缩。

1.3观察指标

采用腰椎JOA评分表[2]评价两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和护理干预前后腰椎功能,JOA评分表包括主观症状、临床体征、膀胱功能三个项目,满分29分,分数越低功能障碍越明显,改善率=[(干预后评分-干预前评分)/干预前评分]×100.0%,改善率100.0%为痊愈,改善率>60%为显效,改善率为25%~60%为有效,改善率≤25%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构成比或率表示,干预前后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总有效率对比

表1两组患者临床临床护理干预总有效率对比[n(%)]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全部患者的95%。虽然大部分患者退变突出的椎间盘组织能够自行复位,从而痊愈或缓解,但是病史超过三个月无缓解迹象者仍需接受手术治疗[3]。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及内固定联合椎间CAGE植入融合治疗的效果比较可靠,但研究显示是否实施高质量的护理工作对患者术后功能康复有重要影响,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依从性,保证手术成功,对尽快恢复生理和社会功能至关重要,这也成为现代骨科护理的发展趋势[4]。本研究中观察组经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后,有7例患者腰椎JOA评分改善率为100.0%,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仅经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建立一套系统、完整的护理干预体系有助于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治疗效果,笔者研究认为术前应当加强心理护理,术后需加强并发症防治工作,同时给予专业的康复锻炼指导,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康复训练计划,鼓励患者逐步完成康复训练内容,从而尽早恢复腰椎功能。综上所述,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手术成功及术后康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秀丽.对接受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20):160-161.

[2]刘秀兰,李敏娥.椎弓根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护理配合[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9):1227-1228.

[3]李贤坤,谭志宏,洪海滨,等.单侧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2):41-43.

[4]蔡少丽,林少玲,邱秀清,等.Solis椎间融合器植入治疗Ⅱ型及Ⅱa型Hangman骨折的手术配合[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3):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