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丹参酮的药理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0-20
/ 2

认识丹参酮的药理作用

曹国义

◆曹国义

(河南省中医院心血管内科)

丹参酮(tanshinone)是中药丹参(SalviamiltiorrhizaBge)根的乙醚或乙醇提取物,其中含有10种成分,总称丹参酮。丹参酮类都含有邻醌或对醌的结构。由于醌类成分易被还原转化为二酚类衍生物,后者再被氧化变为醌而起到电子传导样作用。加之,它是生物新陈代谢的产物,可促进或干扰生物的某些生化反应,表现出多种生物活性。本文综述有关丹参酮抗炎,抗心血管病及抗肿瘤作用的近识。

1丹参酮的抗炎作用高玉桂等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动物模型经灌胃给丹参酮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在炎症第一期模型上,对组胺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蛋清、角叉菜胶和右旋糖酐所致急性关节肿胀有抑制作用;对渗出性甲醛腹膜炎有抑制作用。在炎症第二期模型上,对明胶所致小白鼠的白细胞游走有明显地抑制作用;对亚急性甲醛性关节肿胀有明显地抑制作用。对炎症第三期模型,棉球肉芽肿实验无抑制作用。可见丹参酮对炎症的第一、第二期以及急性和亚急性炎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而对炎症的第三期、即慢性期并无作用。丹参酮能使大白鼠血中PGF23和PGE水平降低,这可能与丹参酮的抗炎作用机制有关。

2丹参酮在心血管方面的研究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将丹参酮ⅡA经过磺化制成一种水溶性的钠盐,即丹参酮ⅡA磺酸钠(DS201)【1】,然后进行耐缺氧试验,结果显示有效。对大白鼠在位心脏有轻度增加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并将DS201结晶推荐临床试用。对108例心电图异常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观察显示,丹参酮对治疗心绞痛有效率86%,治疗胸闷有效率93.1%,改善心电图异常有效率54.7%,且对患者的血象、肝脏、肾脏均无影响,副作用极小。此后,许多学者对丹参酮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2.1对侧支循环的作用江文德等对患心梗狗的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研究表明,DS201可促使冠状动脉间桥式侧支血管开放,并由此向缺血区提供足量的逆行血液灌注,同时,对离体猪冠状动脉的观察显示DS201对正常的冠状血管平滑肌有轻度收缩作用,故DS201对侧支循环的作用有可能是通过对非缺血区的冠状血管收缩、心脏的灌注血流量重新分配而使冠脉的侧支吻合血管被动地推开,而使缺血区有足量的血液灌注。

2.2对血液系统的作用给大、小鼠分别静脉注射DS201可使它们的体外血栓形成时间延长、血栓长度缩短和重量减轻,血小板粘附及聚集功能抑制,凝血酶原时间和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因此,DS201治疗冠心病有效与其抗血小板、抗凝血及抗血栓形成有关。

3丹参酮的抗肿瘤作用丹参酮药理研究的一个较大进展就是探讨其对肿瘤的作用。中医理论认为“瘀血在经络脏腑之间。

3.1细胞毒杀伤作用RguShiYong等从丹参根部抽提物中分离出18种活性成分,他们对五种人肿瘤细胞系均有细胞毒作用,这5种肿瘤细胞株是A549(非小细胞肺癌)、SK-OV-3(卵巢癌)、SK-Mel-2(黑色素瘤)、XF498(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和HCT-15C(结肠癌),所有这18种活性成分均含有丹参酮色素,用这18种活性成分处理上述细胞48小时后,每种肿瘤细胞系的增殖均显著受到抑制(半数有效量0.2-8.1mg/ml)。

3.2诱导分化作用袁淑兰等人的研究则与上述结论有所不同,他们在体外培养的基础上,观察了丹参酮对人宫颈癌细胞株(ME180)的体外诱导分化作用。结果显示:丹参酮可诱导ME180细胞形态趋向良性分化;丹参酮可明显抑制细胞生长,但台盼蓝染色证实其抑制作用的产生并非细胞毒杀伤作用而致,而表现在增殖倍数减少,倍增时间延长,细胞饱和密度降低,说明细胞接触抑制恢复;丹参酮可抑制ME180的生长和DNA合成;经丹参酮处理后的肿瘤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时间慢(潜伏期长)、生长增殖被抑制,瘤组织分化程度高,说明ME180细胞的恶性程度明显降低;细胞RNA斑点杂交发现,ME180细胞的C-myc和Ha-ras癌基因表达明显降低,而C-myc、Ha-ras基因与细胞增殖及恶变密切有关。因此,丹参酮可能通过对C-myc及Ha-ras基因表达的抑制,进而抑制ME180细胞生长,诱导其分化。

3.3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在对丹参酮ⅡA诱导分化和抗癌作用研究的基础上,黄韧敏等进一步研究了丹参酮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HL-60细胞经丹参酮作用后,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光镜、电镜观察到细胞呈现凋亡特征;琼酯糖凝胶电泳显示细胞DNA呈梯状降解;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HL-60细胞凋亡率达28.8%;其bcl-z基因表达显著降低,而P53基因的表达增强。P53基因和bcl-z基因均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野生型P53基因可促进凋亡的发生,突变型P53基因则对凋亡的抑制作用。bcl-z基因则与细胞凋亡特异相关,bcl-z基因可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

因此,诱导细胞凋亡也是丹参酮抗(抑)癌作用机制之一,丹参酮可同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与分化。对细胞分化与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目前尚不明确,有人认为凋亡和诱导分化两者是伴随关系,凋亡对分化起着严格的筛选作用,但也有作者认为凋亡与分化之间存在必然联系。

综上所述,丹参酮作为中药丹参的有效成分,不仅毒副作用小,而且可以发挥多种药理作用。

参考文献

【1】岳平,等。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心肌钙反常的保护作用。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87,3(3):154

【2】黄健平,等。丹参酮ⅡA磺酸钠(DS201)的心肌保护研究。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1,7(2):194

【3】岳平,等。丹参酮ⅡA磺酸钠(DS201)对再给氧损伤中心肌线粒体膜的保护作用。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1,7(2):195

【4】岳平,等。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氧反常心肌线粒体钙代谢的影响。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1,7(2):195

【5】焦选茂,等。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鼠肝线粒体功能的影响。生物化学杂志,1995,11(3):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