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那洒镇龙汪洞村民委员会那腊村陆XX家使用自采野生菌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那洒镇龙汪洞村民委员会那腊村陆XX家使用自采野生菌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游先祥林赟毛志鹏王政赵俊丽代敏晁璐

(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昆明650228)

【摘要】目的:云南省地处温带,夏季雨量充沛,野生菌资源丰富分部广泛,当地村民有采集野生菌食用的习惯,野生菌属于山珍味道鲜美,但村民对野生菌分类不清经常误食有毒野生菌导致中毒并造成人员死亡;该起中毒事件为陆增荣家小孩自行采集加工,8人食用导致8人中毒5人死亡的严重后果,罹患死亡率62.50%(5/8);野生菌共计9朵(毛柄白毒伞5朵,窝柄黄乳菇3朵,毒红菇1朵),重量约150~200克,毒性极强;通过该起事件应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加强宣传教育,避免食用有毒野生菌中毒造成人员和经济损失。

【关键词】野生菌;毛柄白毒伞;毒红菇;窝柄黄乳菇;流行病学调查;野生菌中毒

【中图分类号】R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1-0349-02

2017年云南省截止6月30日已发生17起误食有毒野生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中毒人数223例,死亡24例,病死率10.76%,分布较广,呈点状分布,后果严重,本文对我省野生菌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有利于同行了解野生菌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对此类事件进行临床诊疗及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流行病学调查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患者家属询问基本情况,填写昆明市疾控中心食物中毒事故个案调查表,掌握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病例的基本情况及病程发展规律等。查阅患者收治医疗机构昆明儿童医院病历资料等。

1.2实验室检测

由于该起事件中毒间隔时间较长,市疾控中心未采集到食物、呕吐物和排泄物标本;未进行中毒因子检测。病例临床检验参照昆明市儿童医院临床检验报告。

2.基本情况

2017年6月30日接昆明市西山区疾控中心报告,昆明市儿童医院(前兴院区)PICU收治2名野生菌中毒患儿,其中患儿陆X龙已于29日18:25分死亡。接到报告后,立即派出流调人员2名专业人员前往该院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该事件发生于文山州广南县那洒镇龙汪洞村民委员会那腊村陆X荣家。根据调查,2017年6月24日陆X荣家于上午9时许吃早餐,全家9口人(父母2人,7个子女),其中2人未食用该餐(王X惠及小女儿外出),外加二叔共计8人就餐,8人中毒罹患率100%。该早餐食用米饭,炒野生菌,炒花豆,炒鸭肉,煮南瓜尖等菜品。随后食用炒野生菌者出现不同的中毒症状(恶心、呕吐7~8次/天、腹痛、腹泻2~3次/天、抽搐等,无发热);最先出现症状者陆X康,男,2岁,发病时间为24日23:30分,于25日18:43分送院途中死亡。随之中毒者陆X仙,女,11岁;陆X良(二叔),男,64岁;相继在文山州死亡;陆X龙,男,7岁,于6月27日18:30分送至昆明市儿童医院进行治疗19:05转PICU,于29日18:25分医治无效死亡(死亡证明:中毒性脑病,肝功能衰竭,呼吸衰竭);陆X华,男,13岁在文山州人民医院进行治疗,于7月1日医治无效死亡(死亡证明:野生菌食物中毒);该起事件罹患死亡率为5/8(62.50%)。患者陆X荣(户主),男,26岁;陆X明,男,15岁;在文山州人民医院进行治疗,上述2例病例于7月10日治愈出院。

陆X勇,男,4岁,昆明市儿童医院给予血液灌流3次、血浆置换2次,阿托品、二巯基丙磺钠解毒,甲泼尼龙琥珀酸冲击抗炎,奥美拉唑护胃,还原型谷胱甘肽900mg、复方甘草酸苷20ml护肝,维生素C2g护心,维生素K1防治出血,凝血酶原复合物改善凝血功能,乳果糖口服、食醋灌肠减轻肠道氨吸收,补充葡萄糖酸钙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支持治疗。经现场查看,精神面貌尚可,病情基本稳定。根据病情发展,有效采取治疗措施;并于7月1日治愈出院。

3.实验室结果

陆X龙,男,7岁,入院检测结果:血常规WBC5.99*109,淋巴细胞1.96,单核细胞0.46,单核细胞百分比7.74%↑,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0.01%↓,平均红细胞体积89.20;肝功能谷丙转氨酶8030U/L↑,谷草转氨酶9480U/L↑。

陆X勇,男,4岁,入院检测结果:血常规WBC9.26*109,淋巴细胞3.08↑,单核细胞1.12↑,单核细胞百分比12.21%↑,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0.10%↓,平均红细胞体积81.90↓;肝功能谷丙转氨酶129U/L↑,谷草转氨酶45U/L↑。

4.流行病学调查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该起事件患者均有共同进餐暴露史;8人均食用野生菌后相继出现中毒表现,结合文山州医院和昆明市儿童医院诊断:毒菌中毒,肝功能不全。

可疑毒菌为:经广南县食药局通过图片对比指认,炒食野生菌包括毛柄白毒伞5朵,毒红菇1朵,窝柄黄乳菇3朵,共计约150g~200g。此批野生菌为小孩采集,未经家长判定自行加工食用,量少,毒性较强,严重影响机体的肝肾功能,中毒症状重,病死率高,应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4.结果

该起事件有共同的进餐暴露史,有明确的中毒源有毒野生菌,引起机体多器官衰竭,为食用野生菌食物中毒。

5.讨论

云南省地处温带夏季雨量充沛野生菌资源丰富分部广泛,当地村民有采集野生菌食用的习惯,野生菌属于山珍味道鲜美,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外来人员等对野生菌分类不清每年均发生多起误食有毒野生菌导致中毒并造成人员死亡。

该起中毒事件为陆X荣家小孩自行采集加工,8人食用导致8人中毒5人死亡的严重后果,罹患死亡率62.50%(5/8);野生菌共计9朵(毛柄白毒伞5朵,窝柄黄乳菇3朵,毒红菇1朵),重量约150~200克虽然量少但毒性极强导致患者多器官衰竭;

通过该起事件应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加强宣传教育不要食用有毒野生菌,避免食用有毒野生菌中毒造成人员中毒、死亡和经济损失。做好死亡病例的安抚工作,保持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