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尿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分析

晏利

(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全安镇卫生院四川内江641007)

【摘要】目的:探讨尿常规检验中的常见误差原因以及解决方式。方法: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这段期间内,将63例尿常规检验对象作为对照组,在解决相关误差问题后,再选择63例尿常规检验对象作为观察组。最终分析出尿常规检验出现误差的原因以及解决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尿常规检验误差率(1例,1.59%)明显低于对照组(10例,15.87%),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规范检验流程,组织检验人员参与培训有利于减少尿常规检验的出错率。

【关键词】尿常规检验;误差原因;解决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R44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4-0108-02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ausesofcommonerrorsandsolutionsinroutineurinetests.MethodsInFebruary2016-February2017duringthisperiod,63patientsascontrolgroup,routineurinetestobjects,aftersolvingtheproblemofrelativeerrortochooseasobservationgroup,63casesofroutineurinetestobject.Finally,thereasonsandsolutionsoftheerrorswereanalyzed.ResultsTheerrorrate(1case,1.59%)wassignificantlylowerintheobservationgroupthaninthecontrolgroup(10cases,15.87%),andtherewasa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P<0.05).ConclusionToregulatetheinspectionprocess,toorganizeinspectionpersonneltoparticipateintrainingisbeneficialtoreducetheerrorrateofurineroutinetest.

【Keywords】Urineroutinetest;Reasonsforerror;Solutionstrategy;Analysisofthe

在诊断患者疾病时,临床医学通常会采用尿常规检查。尿常规检验对患者疾病相关治疗效果具有较大的作用。多种因素都会影响尿常规检验结果,对受检人员疾病治疗造成影响。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尿常规检验中的常见误差原因以及解决方式。详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尿常规检验样本中随机抽取126例受检人员作为此次研究对象。63例患者误差解决前的受检人员为对照组,其余63例误差解决后的受检人员为观察组。对尿常规检验误差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进行尿检样本检测时,其不需要采取任何管理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尿液检测前需要对尿液自动分析仪器进行检测,排除相关故障,减少因为机械问题可能造成的损害。同时,检测试管纸是否变质,避免样本污染,确定尿液样本量是否足够,其尿液量不得小于10ml。另者,要选择合理的机器、控制离心速度与时间。

1.3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受检人员的检验误差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尿常规检验误差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细情况见表1。

3.讨论

在进行尿常规检测时,尿液采集时间、存放时间、仪器状况以及质量控制效果等因素均会对尿常规检验结果造成影响。例如:在采集尿液过程中,没有对受检人员的尿道口进行有效的清洁,其必然会影响尿液检测的结果。或者,患者在采集尿液样本时,其没有告诉患者正确的进行尿液采集的方式,最终也会影响尿液检测的结果。其次,在进行尿液采集时,患者需要保持常规的饮食,需要进行细菌培养的尿液,受检人员在检验前不得食用其他抗生素。再次,尿液样本采集以及容纳容器的干净程度,送检尿液的及时性等因素也会影响检验结果。如果没有及时送检,其细菌会快速增长。患者的尿胆原以及尿蛋白会变性,势必会影响尿常规检查结果。

基于上述因素分析,多种因素都会影响尿液常规检测的准确性。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减少尿常规检测误差的方式。(1)做好仪器设备维护工作。仪器的质量以及性能直接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在进行尿常规检测之前,检验人员需要对全自动尿液分析仪进行检测,使其保持在最佳运行的状态中,促使尿常规检验的误差性减少。(2)检测试纸。测试纸不得放置在潮湿或者阳光暴晒的环境下,并且要保证其试纸存放的密封性。在检验之前,检验人员不能直接用手触及检测纸。同时,检验人员要严格地按照相关要求与操作流程开展工作。(3)选择适当的检测方式,尿液自动分析仪检测法、染色与非染色尿沉渣镜检法均属于尿常规检验的具体方式,检验人员在进行尿常规检测时,其需要按照相关的检测规范,选择合理的检验方式进行尿常规检测。(4)药品管理以及样本管理。在进行药物管理的过程中,检测人员需要将药物储藏室的温度以及湿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记住药物的保质期,防止药物出现受潮或者变质等。在进行试剂配置时,要按照相应的规定对药物的计量进行有效配置。不得使用过多或者过少的药物剂量最终造成误差。除此之外,还需要严格对药物使用的状况进行监管,减少药物滥用情况的发生率。另者,在样本管理过程中,对需要延期检验的样本,进行密封冷藏且严格地进行监管。(5)领导加强监督。领导要定期地进行抽样考核工作,将考核成绩记录下来。加强监督的力度,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各个科室检验人员的实际工作状况有一个具体的了解,听取病人对尿常规检验的评价。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对工作表现优秀的人员进行实物奖励。(6)组织检验人员培训。在培训过程中,需要组织相关人员参与职业技能培训。通过考试、知识讲座活动以及座谈会等方式,提升检验人员相关的专业知识能力,使其掌握正确、规范的尿常规检验方式。

本次研究观察组进行尿常规检验误差纠正后,其检验误差率大大减少,其解决策略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邢美荣.尿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7):109-111.

[2]仲昭睿.李岩.张丽岩.等.分析影响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4):89-95.

[3]任允.薛李荣.探讨影响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4):136-137.

[4]王著.丁茗敏.尿液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常规尿检验结果对照分析[J].实用医药杂志,2014,31(3):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