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市政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技术与工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探讨市政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技术与工艺

刘辉李印珍

郓城县市政工程管理处山东菏泽274000

摘要:道路裂缝不仅与市容市貌有关,还和每一个市民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因此更要建立完善的市政道路维护系统,减少或杜绝路面裂缝的产生,提高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市政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技术与工艺,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市政;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技术;工艺

1沥青路面出现裂缝的种类

1.1纵向开裂

所谓的纵向开裂就是指断裂的走向与路面走向一致,呈现出与路面平行的发展趋势,这种开裂方式的破坏性更大、更强,当出现问题的时候需要及时修补,一旦出现修补不及时,将不断加剧路面走向方向的开裂程度,及时修补,裂缝的发展将被抑制。修补不及时,裂缝的发展将进一步延伸,增加裂缝修补的人工和机械成本。

1.2横向的开裂

第一,就是温度开裂,这种开裂方式就是由于温度的原因造成路面的开裂,主要因为沥青材料是一种导热性不好的建材,夏天的温度升到一定程度之后,沥青路面内部可能集聚一定的热量,到了晚间,表面的热量已经散失之后,内部热量还在集聚,最终造成冷热不均,出现沥青路面的横向断裂。这种裂缝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加深加大,最终影响到行车安全。

第二,反射裂缝。这种开裂方式主要是由于沥青路面基层出现的问题,一般的沥青路面都是水泥等刚性建筑施工的,在建筑的过程中,混凝土、水泥是主要的路基建材。

1.3龟裂和网裂

在进行沥青路面修补的时候,我们也经常发现沥青路面的龟裂和网裂,主要呈现出纵横交错的网状裂缝,这种裂缝将出现与其建材质量有着一定的关系,有时与当地雨水分布不均有着一定的关系,这种路面也需要及时修补,不然就将出现更多的龟裂和网裂面积。

2市政路沥青路面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2.1自然环境的影响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完全暴露在露天下,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非常大,例如温差的变化、雨水的浸泡、冰雪的霜冻、大风的侵蚀等,其中对市政路沥青路面裂缝产生最直接的因素当属气温。当气温下降时,沥青路面采用的半刚性基层“遭遇”低温,引发收缩,容易产生收缩缝或者干缩缝。这种裂缝在路面重复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会形成横向反射裂缝。在已经开裂的旧沥青、旧水泥路面上铺上的沥青面层,因为温度降低,位于底部的老路面的裂缝会重新开裂,从而使上部新铺设的沥青路面断开新铺设的半刚性基层也会随着混合料中水分的减少产生干缩,从而出现裂缝。除此之外,一段时间甚至一日中温差的变化,也会在混合料内部形成损坏,而出现各种裂纹与此同时,春夏季的雨水会沿着裂缝进入到基层和路基中,降低了基层和路基的强度。在外荷载的作用下,导致沥青路面产生裂缝。

2.2道路设计的影响

在对市政道路进行设计时,要结合当地实际地质情况,如果一味的照本宣科,可能会导致道路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满足实际情况的需要,而产生裂缝、塌陷等问题。个别设计单位为了满足业主不合理的经济要求减少工程预算等,将沥青路面的设计厚度减小,导致路面厚度达不到实际需要,这样也会增加路面裂缝的几率。另外在对设计年限内道路交通量增长率估算时,过小的预计结果导致整个道路设计不具备合理的科学依据,在完成施工后,道路整体强度不够,导致在通车后由于不能承担车辆的荷载作用,最后沥青路面上产生裂缝。在进行道路设计时设计单位还要考虑地下敷设的各类管线对路面的影响,如果地下管线的敷设深度不能满足标准规定,也会出现因为基层压实不平而导致路面产生裂缝。

2.3施工因素的影响

在沥青路面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有效的质量控制方式,造成沥青路面会产生裂缝的质量问题。例如:在换填土的过程中,没有有效的控制换填土质量,主要体现为:换填土具有较大的含水量,受冷胀的作用,沥青路面会出现裂缝质量问题;在碾压路面的过程中,碾压速度不均匀,会导致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的质量问题,沥青路面会出现裂缝质量问题;路基的压实度不够,导致路基出现沉降的情况,也会使路面出现裂缝等等。

2.4路面车辆荷载的影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的日渐繁荣,城市交通压力与日俱增。市政道路上车辆荷载越来越大,超载现象越来越严重,车辆的通行密度逐渐增大,车辆的荷载对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的影响非常大在车辆超荷载的作用下,导致路面所能承受的荷载超出了路面的承载能力,最终导致路面出现了严重的开裂现象。

3市政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技术与工艺

3.1提高路基工作区的强度

(1)首先要选择符合规格的材料,了解各种材料的特性,选择强度较高的材料,不能用质量差的粘土或者质量不达标的砂石等不合格的材料进行施工,否则会大大降低施工质量以及工作区的强度。

(2)压实度越高,路基强度越高,道路质量越好。同时,路基压实程度也是检验路基工作区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3)路基强度很大程度上受到地下水的影响,地下水距离路基过近会对路基造成极大破坏,极易出现渗漏间题,在进行施工之前一定要对路基下的水位进行测量,以免存在隐患。

3.2裂缝的调查

在路面巡视的时候发现了沥青裂缝,需要及时记录位置,在沥青裂缝的集中调查中,需要对裂缝的不同种类、造成裂缝的主要原因进行相关的调查分析,同时需要对这种裂缝出现的程度进行有效评定,例如对裂缝的宽度、延伸的长度、裂缝的走向等进行有效分析,这样才能给下一步的裂缝修补提供充足的依据。

3.3设计科学、合理的修补方案

在进行相关开裂程度调查分析之后,需要对沥青路面进行修补。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对于程度相对较轻的裂缝,可以使用封填处理,对于开裂程度比较高的裂缝需要进行开槽修补或者铣刨重铺处理。随着现代化的技术不断发展,现代裂缝处理的方式越来越多,只要适用都可以应用到修补方案之中。

3.4施工过程控制

路基填土的过程中应将路基范围内的树根全部挖除并将坑

穴填平夯实;针对旧路加宽或半填半挖的工程施工路基的填筑在清理完地表面后,要充分的碾压坚实。

(2)路基填筑的施工要保证达到充分压实效果,要达到重型压实的标准,路基压实是提高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根本技术措施之一。在高填路段要注意放缓相应的边坡,另外还要适当的减少边沟的深度。

(3)针对基层进行施工时,在进行碾压之前,测量混合料的含水量,尽量使用混合料在含水量为最佳状态时进行施工,目的是保证土料在最佳含水率下达到最好的压实宽度。对于已完成的基层要尽快进行封层,以避免出现干缩缝的情况。

(4)要尽量提高粗糙程度较高的大中粒集料配比来铺筑基层,控制好碾压过程集料的含水量,提高碾压技术,避免过湿、过振的问题出现。

(5)沥青混合料的拌合矿料粗细要均匀,另外还要根据相关标准对油石的配比进行严格的限制。

(6)施工之前可合理洒布粘层油以及透层油,另外,面层的施工尽量采用全副摊铺来保障混合料的热接,以提高面层摊铺质量。

3.5具体的处理

根据不同的修补方案,进行相关的修补。首先就是选择相关的修补建材,有冷灌式、热灌式建材、有机硅树脂等材料。其次是切缝开槽方式,需要对相应的开槽深度等进行有效控制。再次就是对开槽部分进行有效清理。最后进行填缝处理。

结束语:

随着现代工艺技术的发展,沥青路面的修补有了更多的方法和措施,在具体的修补方案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注重相关的修补技术是否满足实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效分析开裂的成因,进行相关的修补措施的设计和施工,才能保证更好的修补效果。

参考文献:

【1】姜秀丽.道路沥青路面裂缝防治[J].技术与市场,2015(11).

【2】李亚军.探讨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裂缝的产生与防治[J].工程技术,2014(35).

【3】刘元凯.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