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仓法+膨胀加强带裂缝控制施工工法

/ 2

跳仓法+膨胀加强带裂缝控制施工工法

张宏伟易露李斌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山西太原030000

1前言

随着现代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建筑工程越来越多地涉及到超长超宽超厚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问题,为了控制大体积混凝土产生有害裂缝,常规采用设置后浇带等施工方法。

2工法特点

(1)后浇带取消,简化了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

(2)避免了因后浇带放置时间长造成的质量问题,方便施工组织。

(3)保证了结构的整体性、抗震性。

(4)构件内部充分收缩的前提下,避免了收缩裂缝

3适用范围

适合涉及到超大、超长、超宽、超厚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

4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4.1施工工艺流程

设计阶段→施工准备→混凝土输送→混凝土浇捣→二次抹压

4.2操作要点

4.2.1设计阶段

按照跳仓法原则将本工程超长、超宽、超厚大体积混凝土进行划分。

4.2.2施工准备

1、水泥的选用:应选用中低热的水泥品种。根据相关资料:32.5级矿渣硅酸盐水泥其3d的水化热为180KJ/KG(千焦每千克),而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则为250KJ/KG,水化热量减少28%。

2、骨料的选择:应优先采取以自然连续级配的粗骨料配制混凝土,因为用连续级配粗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和易性,较少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以及较高的抗压强度

3、环境温度:浇筑时,环境温度不能太高。我国规范规定:浇筑温度不超过25℃。

4.2.3混凝土浇筑

1、浇筑顺序:梁板混凝土浇筑顺序应根据现场周边作业环境确定,并根据混凝土供应能力和混凝土初凝时间测算出的最大浇筑强度和分仓宽度,并最终确定分条宽度,采用整体分层连续浇筑的方式进行施工。

2、控制用水量:混凝土中只有约20%水分是水泥水化所必须的,其余的80%都要蒸发。然而,混凝土中多余水分的蒸发是引起混凝土体积收缩变形的主要原因之一。

3、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时,振捣点采用“交错式”的次序移动,振捣间距不大于振捣棒长度的1.5倍。棒管要小心拔出时,这样混凝土仍能自行闭合。

4.2.4拆模及养护

1、底板、楼板、顶板养护

混凝土初凝阶段即进行表面二次抹压及多次抹压,随裂随压,压光后须立即进行保温保湿覆盖养护。抹压与喷雾养护可同时进行。

2、墙、柱混凝土养护

墙、柱混凝土应带模养护不少于5d,然后松模拆除,随即挂塑料薄膜或土工布采用喷雾进行养护不少于7d。切忌使用冷水直接喷淋正在升温的墙体混凝土。

3、混凝土结构拆模后,应尽快回填土,用土体保温,避免气温骤变时产生有害影响,亦可延缓降温速率,避免产生裂缝。

4.2.5温度检测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委托专业检测单位进行,实行24小时专人值守监测,监测内容包括监测时间,混凝土入模温度,浇筑体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

当监测结果不符合温控指标要求时,应及时调整养护方案。

4.3工艺技术要点

“跳仓法”和屋面膨胀加强带技术要点

1、分仓原则

(1)综合考虑上部结构,在受力较小处设置分仓施工缝。把超长、超宽的混凝土结构分成若干块,按“品”状跳仓浇筑混凝土,间隔7天后,再进行倒“品”状填仓浇筑混凝土。

(2)相邻仓位施工缝不宜贯通,避免应力集中于一点,应错开约1m位置设置分仓施工缝。

(3)封仓间隔时间宜为7~10d,最短不宜小于7d。

2、仓位施工缝处理

施工缝处采用双层钢板网封堵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前,在施工缝位置安装止水钢板,并采用钢筋支座固定牢固。

仓位施工缝处理示意图

3、膨胀加强带节点处理

将膨胀加强带设计成连续式膨胀加强带,宽度由800mm调整为2000mm宽,并在膨胀加强带两侧附加φ6@150双层双向钢筋网片,两端分别绑扎在上下层钢筋上采用高一级的微膨胀砼浇筑。该工艺实现了超长砼结构施工不留缝且不开裂,实现屋面结构自防水效果,对后期屋面防水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5质量控制

5.1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

1、预拌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规范规定,检查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2、混凝土强度试块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要求要符合规范要求。

3、混凝土振捣要密实,不得出现蜂窝、麻面、孔洞、露筋、夹渣等缺陷。

4、钢筋、模板施工负责人要跟班作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浇筑混凝土时设专人看钢筋、模板。浇筑时设专人负责,分配好清理人员和抹面人员,顶板必须用刮杆刮平。

5.2质量控制要点

1、利用"抗放兼施、先放后抗、以抗为主"的原理,严格控制混凝土早期裂缝。

2、施工缝加铺钢筋焊接网片及焊接止水钢板,增加混凝土抗裂能力。

3、采用高质量的商品混凝土,有效控制混凝土温度应力和减少混凝土收缩变形

4、严格控制混凝土混凝土坍落度,进一步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及极限拉伸变形。

5、加强养护,缓慢降温,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降低约束应力。

5.3质量通病的处理

5.3.1混凝土墙面气泡过多

原因:混凝土振捣不实

防治措施:加强混凝土振捣,防止漏振或过振。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出现浮浆并不再下沉为止。

5.3.2混凝土蜂窝、露筋、麻面、孔洞、夹渣等

5.3.2.1蜂窝

原因:混凝土一次浇筑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使水泥浆流失,墙、框架柱根部模板有裂缝,以至混凝土中的水泥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此现象。

防治措施:用分层皮数杆控制混凝土每层浇筑厚度在500mm左右。加强混凝土的振捣,设专人负责加强模板拼缝的控制,控制混凝土坍落度,使其在正常范围内,墙体、框架柱根部的缝隙用水泥砂浆堵严,防止水泥浆漏出。

5.3.2.2露筋、孔洞

原因:钢筋垫块位移或间距过大,钢筋与模板粘贴,梁板底部振捣不实处出现露筋。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振捣不够细致,使混凝土被卡住,而后又继续浇筑造成此现象。

防治措施:将钢筋垫块放置牢固、并保证垫块的间距,加强框架梁、框架柱和顶板底部的混凝土振捣。认真分层振捣密实(必要时人工配合振捣),同时选用相应粒径的粗骨料混凝土,采用模板内外均匀振捣。

5.2.3.3麻面

原因:拆模板过早或模板表面没有涂刷隔离剂,或其表面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现象。

防治措施:支设模板前,设专人负责将模板表面粘结的混凝土清理干净,并在模板表面均匀涂刷隔离剂;严格控制混凝土振捣时间,使混凝土内气泡排出。

5.2.3.4缝隙或夹渣

原因:模板内清理不净或未浇筑接缝砂浆造成此现象。

防治措施:派专人负责处理施工缝、后浇带表面;接缝处的垃圾、木块、松动石子等杂物必须清理干净,并将接缝表面洗净,在浇筑竖向混凝土前先浇筑接缝砂浆。

6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

6.1跳仓法施工

1、采用跳仓施工方法,取代后浇带施工法,实现了混凝土的无缝施工技术,加快了工程进度,减小了工程后期施工难度,既减少了工程成本,又保证了工程质量,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和技术指标。

2、采用跳仓法施工后,有效控制混凝土有害裂缝,确保了工程抗裂安全度,较目前国内外常规的施工方法具有创新性,同时节省防水材料、钢筋、钢管及模板用量等,节约成本约12万元,简化施工的同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3、节省费用计算:钢管租赁费用为:0.01元/米.天,原后浇带模板支设体系需用钢管67200米,节约钢管租赁时间60天计算,二次拆除后浇带支模体系需用人工36工日/层,后浇带混凝土混凝土剔凿36工日/层,人工单价300元/天,节省费用约为:

节约租赁费:67200*60*0.01=40320(元)

节约拆模人工费:36*5*300=54000(元)

节约剔凿人工费(只剔凿一面):36/2*5*300=27000(元)

合计节省:40320+43200+27000=121320(元)

6.2屋面膨胀加强带

1、膨胀加强带施工工艺可以连续施工超长混凝土结构不留缝而不裂,减少了分缝处理带来的麻烦;降低后期后浇带处理难度,实现结构自防水效果,保证屋面防水施工质量;节约防水材料;大大缩短了工期,使屋面在冬施前封闭,减少了冬施投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2、节省费用计算:屋面后浇带长度630m,防水材料费用48元/平米,后浇带宽度为800mm,防水材料每边宽出后浇带250mm,钢管租赁费用为:0.01元/米.天,原屋面后浇带模板支设体系需用钢管22554米,节约钢管租赁时间60天计算,二次拆除后浇带支模体系需用人工36工日/层,人工单价300元/天,。

节省防水材料费用为:48*630*(0.8+2*0.25)=39312(元)

节约租赁费:22554*60*0.01=13532.4(元)

节约拆模人工费:36*300=10800(元)

合计节约费用:39312+13532.4+10800=63644.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