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污染状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07
/ 2

我国水污染状况

陈小静

重庆市永川区侨立水务有限公司

摘要:水是地球上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根蒂根基,然而我国的水资源现状却不太乐观。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问题,对我国可持续成长战略的实施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应坚强自然环境保护,防止其受到破坏和污染,使之更好地适合于人类劳动、生活和自然界生物的生存。

关键词:水水污染措施

1、水污染及水污染的分类

1.1水污染

水污染简单地说,是指由有害化学物质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的污染。

1.2水污染的分类

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天然污染;另外一类是人为污染。现今后者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祸首。

依据污染杂质的不同水污染可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化学性污染物又可分为:无机污染物、无机有毒物、有机有毒物、需氧污染物、植物营养物、油类物质等;物理性污染又可分为:悬浮物污染、放射性污染、热污染;生物污染主要指造成疾病的病原体对水体的污染。

从水源角度可分为:河流污染、湖泊污染、地下水污染。

2中国目前的水污染现状

2.1河流污染

目前中国所有河流的总长度为150万千米,其中大部分河流位于东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废水排放强度随着水资源量的不同而逐渐变化。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中国的河流污染在区域也有显着差异,最严重的污染发生在东北部,而西南地区最为严重。中国河流污染的特点可归纳如下:1)这些河流流经城市或工业区的所遭受的污染严重,其中许多已成为污水的排水;2)部分河流中游水质随季节流量变化,低流量季节水质差,高流量季节有所改善;3)中国七大河流一般保持良好的水质,但城市河道污染严重,岸边污染带一直存在。此外,一些支流受到严重污染;4)水质存在区域差异。最差的水质发生在水资源短缺的北部地区,废水排放量与径流量之比较高。在人口和行业集中的地区,周边城市存在严重的水污染地区。

2.2湖泊污染

在中国,水面面积超过1平方千米的天然湖面积达2300万平方米。其中,青藏高原湖泊覆盖率达到50%以上,东部平原湖泊覆盖率达30%。青藏高原大部分湖泊都是盐湖,目前很少受到人类活动的污染。东部平原的大部分湖泊都是淡水湖泊。连接河流的湖泊方便与河流交换水量,因此具有调节河流的功能。另一方面,流入河流的沉积物和污染物进入湖泊,造成湖泊沉积物沉积和水污染。目前,大湖入口水质明显受到污染。一些中小湖也受到污染。最差的水质发生在城市或郊区的湖泊中,这些湖泊和池塘的水中可能会出现难闻的味道和藻类积聚造成的恶臭。自然湖泊的富营养化正成为一个非常麻烦的问题。

2.3地下水污染

中国地下水资源年平均估计为0.83万亿立方米,地下水分布差异较大,与年降水量和径流深度类似。由于地下水质量高,供水量相对稳定,已成为国内农业用途的重要来源。在50%以上的城镇、农村,约7亿人口使用地下水作为饮用水。目前在中国,应强调与地下水有关的两个关键问题。

地下水透支和地下水位沉降較大。中国北方存在8个透支地区,地下水位平均每年下降0.2m~2.0m。目前海域约80%的农田质量正在恶化。由于长期饮用水质低,地方病发病率大幅度上升。2)城市地下水普遍受到污染,大部分城市地下水质恶化。中国的地下水污染有两个特点。一个是三氧化氮污染和大部分地区的总硬度正在上升;地下水污染以不同的速度从城市扩展到郊区。另一方面,苯酚、氰化物、金属成分的水污染在当地发生,与工业污染源密切相关。目前,有毒物质的污染倾向于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3中国未来对水污染治理的趋势

目前的水污染状况,由于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因素,反映了自然环境的综合影响能力、技术水平、社会经济条件和污染控制措施。此外,这些因素将决定中国未来水污染的发展。

3.1集中治理工业区水污染

在中国,大约1/6的土地被认定为水土流失地区,大量的沉积物和其他表面流动物质进入到各种水资源中。没有任何处理的工业废物累积越来越大。此外,农业富营养化污染通过径流流入地表水,一部分渗入地下含水层。工业废水仍是主要污染源,城市生活污水快速增加,从宏观角度我们可看出,大多工业区集中处理行业之间的混合工业废水,这断然会成为我国水污染治理技术重点发展对象。目前我国在工业废水集中处理技术还不够完善,工业废水集中控制的环境基本能力和监管手段也不是很强。由于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工业区数量的上升,废水通过混合收集的方式进行处理,由于水中各种污染物集中一起造成的叠加效果让混合后的工业废水中的成分变得更为复杂,所以当前必须强化污水处理技术。

3.2水资源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水体具有多种服务功能,可以满足各种需求,但缺水、过剩水和低质量水对人类活动具有不利影响。因此,要把水环境合理化,保护水环境免受污染。其中有以下对策:全面考虑降废水排放,处理废水,利用水域同化能力,保持经济,环境和社会效应之间的协调关系;根据水质各种用途的具体要求,确定水质目标和水体功能分区;实现工业污染与技术改造相结合,建造经济,城市,环保建设和谐发展战略的新型工程;考虑水环境容量对工业定位和城市扩张的限制;改变工农业用水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工业废水的产生和排放。

3.3建立并健全环境管理制度

对公民加强基本国情教育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为经济命脉;继续加强法制建设和环境标准建设,建立相应的技术经济政策体系;建立管理河流流域或区域内与水有关的各种用水和人为活动的水管理机构;改进监测手段,开发有效的数据分析方法;提高水质预测水平,建立环境数据库。

3.4突出水污染治理的重点,加强环境科学研究

鉴于广泛的水污染和缺乏环境保护的投资,确定重点对象并解决严重问题是切实可行的做法。目前,保护水资源卫生区免受污染,全面控制城市环境是最重要的目标。在加强环境监督管理的同时,中国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水污染防治水平。这是一个基本原则。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大力开发新技术流程;防止工业废水,普及闭路系统和无公害技术;对于城市污水,开发污水土地和污水回用技术;发展生态农业和生物处理技术;以合理的方式增加和利用接收水域的同化能力;科学评估和选择水污染防治措施。

4、结语

总之,保护水自然环境,防止其受到破坏和污染,使之更好地适合于人类劳动、生活和自然界生物的生存。同时,还要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止水环境的污染;假若已经产生了水环境污染,更应做好综合治理。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有利于保护人民健康,发展生产。

参考文献:

[1]水污染治理行业2014年发展综述[J].中国环保产业,2015(6):11-16.

[2]曾贤刚,吴雅玲.中国环境保护的四年巨变——从松花江水污染事件说起[J].环境保护,2010(1):1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