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变电运行中红外测温技术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简述变电运行中红外测温技术的应用

周广弘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盐城供电公司江苏盐城224005)

摘要:本文简述了红外测温技术的原理与特点,说明了红外测温技术的优势,对变电运行中红外测温技术的技术要点及实际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变电运行;红外测温技术;应用

前言

在变电运行过程。因多种因素的制约,变电站内部的隔离开关与线夹等由于接触不好导致发热现象。若不及时有效处理,则极有可能出现故障问题,影响正常供电,对电力企业产生不必要的损失,引发人员伤亡问题。为此,一定要全面关注变电设备测温内容。同时,红外测温技术的实际应用打破了以往测温方法的束缚,可有效检测不同设备的温度,实现了变电站的有序、高效运行。

1红外测温技术的原理与特点

1.1技术原理

红外测温技术即基于在红外线的作用,对变电站系统内部的设备实施温度检测操作的技术,主要为红外线的基本工作原理。站在本质层面而言,主要是借助红外测温仪器来接收变电设备传送出的红外线,测量温度,从实践层面来说,红外测温系统一般是通过镜头完成红外线接收工作,再通过电信号转换操作,待内部系统实施处理操作后,按照图像呈现到显示屏中,以便数据观察与记录,最终编制可行的维修方案。

1.2技术应用特点

红外线实际上是电磁辐射,且辐射波段各不相同,主要包含极远、远、中与近红外线。其在实际活动中的应用,一般取决于红外测温原理,主要具有下述特点,其一,当设备运行时,红外测温技术能够检测出非常规性红外辐射,可有效映射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操作;其二,操作简单。由于未安装特定的检测装置时能够有效检测设备当前的异常问题,进而可在第一时间发现隐患,降低安全事故出现的几率,它既能检测并明确设备现有故障,也能够有效映射出故障的实际程度;其三,基于红外测温技术形成的红外测温系统,依托计算机能够将红外线信息演变成视频与图像信息,同时还可保存,以供后期查阅。

2红外测温技术的优势

利用红外测温技术检测电力设备的过程中,可以不用接触电力设备或者停止变电设备,并且在断电的情况下也能检测相应设备,且实际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此外,红外测温仪带有独立的检测装置,在放大和处理红外信号之后,就能够随时检测电力设备的温度,比较方便快捷。红外测温技术的使用范围较广,对于目前的电网运行情况来说,红外测温技术能够直接显示检测出来的设备隐患,并且设定为精准图像,这样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快速排除电力设备故障,尤其是对于那些年久失修或者老化较为严重的电力设备,采用红外测温技术能够精准识别其运行状态,以此来判断其实际价值。

3变电运行中红外测温技术的技术要点

3.1温度辨别技术

红外测温技术采用外部变电运行检验与计算机电力信息处理结合在一起,实现我国电力资源管理系统中变电管理系统中检测与保护同步,本文结合我国变电运行系统中红外测温技术的应用情况,将红外测温技术的应用要点总结为:第一,红外测温实现温度辨别技术,物体运动中会产生强烈的运动红外感应光波,变电运行系统将红外测温与变电运行管理智能化系统结合在一起。当电力输送系统中电力运输中某一部分出现故障,检测到的电流应用光波会产生较大的红外光波波动图,从而达到对变电运行中故障进行及时反馈的作用;此外,红外测温技术在变电运行中应用,也可以通过变电运行系统前和运行后期红外测温图的检验过程进行红外光谱对比分析,例如:我国某地变电运行系统采用红外测温技术进行变电运行分析,变电运行管理人员通过对电力运行系统的红外检验数据进行分析,为当地电力供应系统提供了保障。

3.2自动化系统检修技术

红外测温技术在我国变电运行系统中的应用,也使电力供应系统电力系统自动检修技术得到提高。传统变电运行系统的运行采用人工检验为主,系统检验为辅的维修方式,因此,电力系统检验往往需要大规模停电检验,这种检验对我国社会性的整体发展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红外测温技术在变电运行系统中的应用,可以直接对变电运行系统中的各个部分进行外部扫描检验,彻底打破了传统变电运行中大规模停电的维修情况,实现彼变电运行系统自动化检修系统的逐步完善。

3.3变电运行故障排除技术

红外测温技在我国变电运行系统中的应用,使我国电力供应系统中应用智能化输电线路检测才程序,对红外测温形成的红外光谱进行系统分析,当变电运行系统进行红外光谱分析时,如果发现红外光谱中存在光谱波段异常的情况,系统将智能对检验光波段进行初级运行故障处理,同时阻断该段电流的正常传输,将电流合理分配到其他电流输送系统中,如果红外测温技术与变电运行管理系统的初步故障排除的效果性较差,系统将自动发出故障警报,完成对电力运行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4变电运行中红外测温技术的实际应用

在110kV变电运行过程,红外测温在实际应用具有很大意义,能够有效检测设备过热缺陷,第一时间发现故障问题,马上解决现有问题。

4.1检测电压致热性故障

此故障主要指代因绝缘性能不适宜或电压分布不合理所引发的故障。其中致热效应出现一般和电压存在某种关联,并不与负荷电流相关。基本特点是内部的绝缘介质吸潮和老化,进而出现损坏。出现该故障后会引发电压异常分布和电流外漏等问题。针对这一故障,可以通过同类比较法进行判断,也可面向温升点数值来判断,待同类温差超过允许数值时,则便能够确定是重度缺陷,还可利用热谱图分析来判断,围绕正常与异常情况对应的图谱进行差异分析,经由计算与比较,最终完成故障判定。

4.2检测线夹发热故障

线夹长期暴露于空气中,与空气内部的氧分子进行氧化,则弹簧垫片便可能出现该问题,致使基础不良,由于电阻增大后,线夹便出现发热现象。因垫片的安装未依照严格要求来约束,极有可能出现发热问题。在电气设备中,应用红外测温时即便不与线夹直接接触,也可快速检测到线夹异常温度点,保存的红外测温图像利用测温分析软件可以分析异常温度的具体部位,为快速消缺提供可靠的依据。

4.3检测高压闸刀故障

闸刀发热一般是导电膏厚度偏大、积尘硬度增加、使用后存在积尘的导电膏蓄积于触指外表,且动静触头接触部位所流经的电阻较大,若电流过大,则会出现异常。压缩弹簧的主要形式是内拉,同时,触指末端相触部位对应的自洁能力不高,待碳光自身的分流退火弹性削弱后,则触指压力不足,进而引发发热问题。针对该故障进行分析处理后,则发现发热主要表现在触指。若因弹簧退火压力引发发热问题,则闸刀包含的两侧触指挥一起出现发热现象,该情况与导电膏过厚引发的发热存在不同,一般从照片上便能区分。导电膏积灰大多是变电系统高度运转后,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在触指外表积累较多的灰尘,其部位的电阻逐步加大,最终出现发热问题。应用红外测温技术,可以在短时间检测到异常温度点,通过对比分析,能有效找出故障的原因。

4.4检测电流致热缺陷

电气设备包含多种类型,外加在设备使用环节的影响因素,所选用的判定方法也迥异。电流致热问题引发的原因一般有接头接触不理想、导线载流面积不适宜等。此类故障检测的基本特性是发热位置明显,可通过红外热像仪完成测量。所测数值与实际数值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能够依照国标,辅以缺陷轻重进行判断。若发现温度异常,则一定要进行停电处理。

结语

综上所述,红外测温技术在变电运行当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便捷性,能够快速对电力设备进行温度测量,同时采用横向对比温差和纵向对比温差方法能够判断电力设备的故障发生部位,并且排除设备运行风险,进一步提高了电力设备的安全性。在实际的变电运行当中,需要观察配件温度变化的现有状态,以此来提高故障判断的准确程度。

参考文献

[1]朱敏.关于500kV变电运行中红外测温技术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5(06):181,186.

[2]陈海.红外测温技术在变电运维中的应用[J].科技广场,2014(8):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