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阶段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浅谈小学阶段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

刘青青

(唐县北罗镇小学,河北省保定市072350)

摘要:目前我国教育事业正在面临深化改革,对于小学生教育重视程度逐渐加强,小学阶段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个时期,小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关乎着其以后发展,所以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视,对良好的习惯进行积极培养,以此提高小学生个人素质。鉴于此,文章重点就小学阶段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对策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阶段;学习习惯;培养对策;研究

引言

积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目前家长和学习对孩子培养的必要环节,只有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加以足够的重视,才可以使得学生在学习生涯中不会走偏。小学时期对于学生来说自身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养成自身良好品质和学习习惯的最好的时期。孩子好的学习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对未来发展也会有一定作用,将会使学生受用终身,可以说小学教育是以培养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目的,习惯对其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1小学阶段学习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学习习惯对于小学生学习有着重要影响,但学习习惯并非是每个学生先天所具备的,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教师积极引导,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经过长时间练习才会使学生形成独特的学习习惯,当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该种习惯会不经意的显现出来,使学生学习效率得到提高。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正是培养这种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一旦小学生形成该种习惯就不会轻易受到外界因素的改变,这不仅会使小学生终身受益,还会减轻家长和教师的任务量,不需要对学生进行实时监督,使小学生高效的学习。当小学生逐渐养成学习习惯,一方面能够使小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使其学习主动性得到提高,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找到与自己相匹配的学习策略,让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以此应对以后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伴随小学生年龄不断增长,学习压力也会逐渐加大,只有培养其具有合适的学习习惯,才能使学生轻松学习,避免其产生较大学习压力。

2小学阶段学习行为习惯培养面临的问题

2.1学生方面

刚刚进入小学的学生,因为自我控制能力不太高,虽然接受过具有一些引导性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但是因为年龄太小,对之前接受的培养不能够消化,不能够主动地、有意识地去培养学习习惯。在他们进入了小学之后,环境发生了变化,对他们的要求也增多了,适应性低的学生就会出现不守纪律的现象,对培养学习习惯造成严重的影响。

2.2家庭方面

孩子在小学之前和在小学时家长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从小时候开始说话、走出第一步路到进入幼儿园、写的第一份作业,家长的引导作用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家长是孩子的学习镜子,孩子的学习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家长的影响,一部分家长因为家庭压力或者是自身学历限制,在孩子学习习惯培养过程中会产生不良影响。

2.3社会方面

社会上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社会上“应试教育”风气盛行,再加上学生家长对自己孩子期望普遍较高,孩子所受到压力十分大,课余时间被一些辅导班大量占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严重的会产生厌学心理,严重影响了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进程。

3小学阶段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对策

3.1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儿童学习的重要动力,因为单纯进行语言文字的学习,往往是枯燥的,所以新课程标准提出基础教育阶段,教学的任务首要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儿童从学习中体验成就感和自信心。小学生开始学习往往从好奇心出发,这种最初的学习动机,如遇到灌输式的教学,就会使儿童由感到枯燥无味,感到学习的困难,逐渐失去学习的热情,因此小学生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教师始终要注意解决的一个重要方面。

3.2老师要树立形象

小学生的模仿力很强,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在要求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自己也要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比如教师工整合理的板书,就会直接影响学生,学生会像老师那样字迹工整地书写。有时候在黑板上写字想图快,可是一想到这些小眼睛都盯着呢,就能有意识地约束一下自己了。另外,自己生活中的行为举止及穿着打扮,孩子们也会无意识地记在心上,甚至有板有眼地模仿起来。一个老师曾说:“那是在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她做了个美甲,还不是特别明显的那种,很不在意的一件事,然而班级里的好多小女生竟然不知什么时候用自己的水彩笔也给自己美美甲,小手指盖图得五颜六色,让人实在忍不住发笑”。小孩子们就是这样,很善于模仿,于是老师也需要努力,看到地上的纸屑,便不动声色地把它们捡起来放到垃圾箱里;地上脏了,拿笤帚扫干净;讲桌脏了,自己擦一擦;桌椅歪了,自己动手摆一摆,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所以老师应该以身作则并树立形象。

3.3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

充分发挥课堂的作用,专心听讲的学习习惯是否养成,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不能专心持久地听教师讲解、同学的发言,这样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长久也会使学生养成不认真听课的坏习惯,所以尽量一直做到让全员参与,不让一人掉队。为了使学生的注意力保持相对的稳定,老师在教学设计上要多采用图片和实物。另外,尽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如课文朗读的形式要多样化,有的课文可以让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低年级识字教学是重点,认读生字的形式也要多样化,每天也尽量变换一下方式来学,一成不变的识字方式也会让他们乏味,一些生字就得用一些有意思的方法来吸引他们,如认识“碧”这个字时,就说:“注意了,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孩子们顿时注意力集中,十分专注地来听,“风和日丽一天里,王大娘和白大娘坐在石头上。”这样孩子们学会了风和日丽一词,最主要的又记住了“碧”这个字。

3.4培养认真做作业的习惯

低年级学生写作业的不正确姿势非常严重,老师可以指派专人做不定时的提醒。对作业的检查不能疏忽,头天晚上的作业在第二天早上要当着全班同学进行检查,写得正确、漂亮、整洁的给予得星的奖励,书写的乱的、不认真的要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重写,重写不合格的继续重新,直到在他的能力范围内合格为止。书本上和作业本上要求书写的生字和内容,也需要逐一面批,指出不足及如何改进,完成好的同学及时给予奖励。也要因人而异,重视与保护孩子的自尊。让每个孩子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开学地学习,多赞许,少责备,原则是让每个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

3.5家庭与学校齐抓共管

习惯培养具有随机性,必须注意“家庭与学校,拧成一股绳”。学习习惯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养成教育的随机性尤其需要学校与家庭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学校老师的指导训练固然重要,家长的督促检查更是必不可少。就拿写字来说,学校与家庭就要齐心合力引导学生养成“提笔即是练字时”的习惯“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写字,只要一提起笔来,就要一笔一画、认认真真地写,力求做到笔画清晰、间架合适、行款整齐”,可见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必须随时随地、全方位地予以重视,家庭与学校必须齐抓共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习习惯是否能进行良心的引导和培养,对于孩子的发展来说是影响深远的,在学生时代以至于以后进行的工作中都会产生很大不可忽视的影响。小学对于学生来说是培养好的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重视学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是我们目前的重要任务,为他们未来的自身发展做一个好的奠基。

参考文献

[1]高斐.一年级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个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

[2]赵永芝.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成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