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建筑的表观与显像

/ 2

温泉建筑的表观与显像

曾驰王玲

北京启慧云先建筑设计

温泉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一种自然疗法,温泉建筑是人类将温泉运用于养生理疗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媒介,从先秦《山海经》里记载的“骊山汤”到日本歌山县的“徐福之汤”温泉浴场,或是有500年历史的日本第一温泉旅馆“修善寺浅羽楼”,均寓意着温泉建筑是体现具有历史文化传承及具有鲜明特点的一种文化建筑。

上个世纪,我国温泉建筑受市场化开发建设影响,其大部分设计思路容易拘泥于外来的文化影响。随着经济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呈现出对建筑文化的需求,一方面传播温泉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另一方面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健康价值观念,引导温泉消费观念,推动温泉产业发展。而在新的需求下,温泉建筑设计也将在满足功能使用、经济美观之后,有了更高的体现文化内涵的设计要求,其特有的底蕴需渗透到温泉建筑的每个空间及细节之中。

通达、透彻、清亮是我对温泉建筑的“文化想象”,但“文化想象”不能作为唯一设计温泉的意向。信息时代,有趋向认为建筑设计是一种社会信息的交换处理的过程,在设计过程中不断的信息产生和更迭最终都会作用于建筑之上,建筑物的设计建造便是这种交换处理过程的物化结果,而建筑师作为设计活动的组织者和执笔人,如何争取每次的循环活动都会是一次公开平等的信息交互过程呢?要兼顾各方面需求与“文化想象”之间的兼容,需要从弄清温泉建筑的“表观”和“显像”入手。

所谓“表观”就是事物表面的样子,说起温泉建筑大多数人都会自然联想到绿茵环绕的泡池和木架构筑的亭轩,一副轻松休闲的景象,但这并不是本质,只是既有场所的图景。而“显像”则是透过事物表面对其内在构筑逻辑的研究和揭露,是记录和传达人类对事物本质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像”并不是事物本身,而是其内在规律的浮影,它是影响因子间依存关系的投影,由于影响因子的介入、作用和消失,以至“显像”成为一个运动的过程,它具有基本的内核和模糊的边界,包含清晰的方向和不定的结果。讨论温泉建筑的“表观”和“显像”需要先回到建筑学的范畴来谈设计方法的问题。

建筑学的发展始终依附于美学理论的进程。从“形”到“意”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古典建筑美学、现代建筑美学和当下的信息建筑美学。前两者重于“形”,并以“形”为逻辑起点,把建筑分解成各种构成要素如墙、门、窗、台基、屋顶等,这些构成要素具有一定的形状、大小、色彩和质感的相互关系及规律,并把建筑的美源于这种形式和使用功能的和谐统一。而后者偏于“意”,在乎建筑活动中影响因子的构成和谐,用系统和实践的方式研究建筑及环境中的审美信息,通过建筑空间、色彩、质感给予人心理影响,探索人对空间环境的感知、理解、想象和情感的发生、发展及反馈过程。重于“形”的建筑多为“表观”,可作名词用,而偏于“意”的建筑则是“显像”,宜作动词来加以理解。

这里描述名词性和动词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事物既有的现状概括,为过去式,是人类抽象提取事物共性为了分类而予以专有的词汇以易于表述,而动词性则是现在时,是对具体人类活动事件的描述,是事物发生、发展的运动概述。实际上,在这样的讨论里依托了“时间”这一基础的维度,作名词性的建筑因其外部形象的固化而成为记录人类历史发展的史书,在建筑上保留的痕迹因其稳定的“表观”而达成社会记忆的共识,具有公共的科普性。而作为动词性的建筑则因其链接相关事物影响作用的因子,产生互力,面对建造事件做不确定性判断,对结果只能以既有物做参照的“显像”预测,是描述专业人员在建造过程中的研究性,或者说是探索性工作。

温泉建筑因水而结缘,水轻轻链接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人松懈肌体、探入水中时,包裹肌体的温泉带给人幻化的景象,幻化的景象由温泉建筑借助于水而得以实现,它能够将人的理想感观放大外化,温泉疗养方面的专家通常会讲温泉能够让人静心、放松、沉冥,人可以通过温暖的水而使其像老僧入定一般达到养疗的作用,实际上这便是温泉建筑的“显像”。

建筑的设计的本质是空间的营造,舒尔兹(ChristianNorberg-Schulz)对建筑空间做过多种解释,其中两种颇受关注,分别为发生身体行为的实用空间(PragmaticSpace)和存在于精神感受中的知觉空间(PerceptualSpace)。在这里我们暂且将温泉建筑的“表观”与实用空间对应,同时将知觉空间与温泉建筑的“显像”关联,以便于理解。

温泉建筑与其他建筑的区别在于它是一个彻底以水为介质的建筑,它能在一个相对短的时段内将人的生活重组,关于人的饮食、娱乐、交流、运动、乃至居住和交通都脱离于外部存在的社会环境,而纳入一个重构的空间之内,让人在离开母体的子宫后又有机会重新回到一个被温暖水体包裹的氛围中,这样的氛围和环境自然激发身体肌能的调节,透过这样的调节以肌体来带动心神的改变,甚至于是对日常生活的再判断,而产生作为的修养作用。这是一个以空间影响人的知觉,而又从人的知觉对空间做出概括影像的过程。建筑师设计温泉建便是一个不断提取这些知觉影像并能和公众达成空间共识的工作过程。显像的共识是用过不同介质传达的,温泉建筑的区别与其他建筑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个彻底以水为介质的建筑,温泉建筑的区别与其他建筑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个彻底以水为介质的建筑,房屋的墙柱和园林的山石树木一样,都是温泉建筑的显像介质,就像人一样,在同一个圈子里混长了,气质也会多有相似。即使卒母托在瓦尔斯温泉的设计中顽强的使用一种材质并且一颗树也不种,却也丝毫不影响温泉的特性,一样弥漫周遭的禅意。

此外,温泉建筑不能脱离环境而存在,其“表观”和“显像”的关系,同时存在于温泉庭院的概念中,室外与室内浑然一体。中国古代的造园者多为文人,因其诗文的造诣和书画的功底,使得他们能够思量自我世界与外部宇宙的关联,且将其投影到庭院山石的空间现实中,能够在方寸之间布局又能在市井界内独立。不同于西方世界,中国的造园并不是视觉景观的营造,而是种使用身体行为的空间阅读,我们经常会讲“步移景异”,实际在仔细的品读古典园林便会发现其在空间节奏上有连续的动静、对偶、叠合、借透、虚实、远近和高低的物景关系,而能够发现和体会这样的景物关系需要将人的身体投入到物化空间之中方能感应,进而发生对生活方式的功能想象,这种因人与景的化学反应而产生的可能性,我们表述为园林环境的可行、可望、可居、可游。具备这样可塑性的环境空间得以实现,大多要归功于中国传统的诗文画作,中国山水画独有的写意特征源于自然山水却又的影响园林中的景观格局,时常会有人论到看画时需“入画”而造园时需“如画”。因此,品园如品画,在观摩一副绝佳的画作时,观者随卷轴画幅展开的场景而发生自身情绪和精神调动的代入感,产生了自我世界和虚拟空间的一种链接,于是便有了观画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而山水园林便是将这样的一种链接媒介由二维转化为三维,以唤醒游人对自我认知。

因此,在温泉建筑及其整体环境的设计过程中,对于“表观”和“显像”的讨论是不同深度的范畴,如果建筑创作停留在“表观”的层面,其结果一定是模仿抄袭而难有创新。而如果建筑师能主动引导自身将问题深入到“显像”的层面讨论,则必然会对既有模式警惕,并能举重若轻地的解决问题达到创新和创造地目的,如果这些问题想通了,建筑师何惧风格和调性的困境,自然能一切皆我所用,且用之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