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例小儿股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和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18例小儿股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和护理

龙苹苹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四川省成都市610000

摘要:静脉及时給药是抢救急危病人的关键之一,危重症患儿处于循环不良状态,往往头皮及四肢末端静脉充盈不良,造成静脉穿刺困难,同时周围小静脉在需要大量快速液体输注以及高渗性营养物质输注时,常易发生渗漏或血管破裂,从而延误对患儿的抢救时机。我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自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对危重症患儿18例采用股静脉留置针置管,收到良好效果,现将置管经验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18例小儿均为重症及周围静脉穿刺困难病人,其中男8例,女孩10例,最小1月,最大5岁,腹泻伴脱水6例,小儿肺炎伴休克9例,脑炎3例

1.2方法

1.2.1用物准备。治疗盘内盛一次性BD公司20G直型留置针1~2枚、肝索帽1—2枚、3M无菌皮肤保护薄膜I一2贴、10ml无菌注射器内盛配置好的肝素封管液、碘伏消毒液、棉签、

纱布、盛污物杯。

1.2.2操作过程。患儿取仰卧位,用一小浴巾或是其他支撑物挚高穿刺侧臀部,尿布包裹好会阴部.以免排尿污染穿刺点。约束好患儿躯于及上肢,固定小穿刺侧的下肢及膝关节,使穿刺侧髋部外展45度并屈膝90,患儿双下肢基本成“蛙状位”。充分暴露穿刺点,固定好穿刺侧大腿。用皮碘伏消毒局部皮肤3遍,消毒的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约15cm。术者于穿刺侧,碘伏消毒左手示指及拇指,在皮肤进针点触到股动脉搏动并加以固定,右手持穿刺针,在股动脉搏动点内侧进针,从穿刺点朝头侧方向与皮肤成30度一40度角进皮肤后与股动脉平行缓慢进针,进入股血管鞘时有一突破感,见暗红色静脉回血后,证明针头已刺入股静脉,此时,右手固定针芯,以针芯为支撑,左手将外套管向血管内送入,在皮肤外留3—4mm长后,抽出针芯,这样既可防止针芯刺破血管壁而使穿刺失败,又可防止软管送入遇皮肤和周围组织阻力而打折,置入后再次证实通畅,抽到通畅的静脉血后然后套上肝素帽,连接10ml注射器,缓慢推入10ml肝素封管液,用无菌皮肤保护薄膜覆盖并固定,连接输液装置,调节滴速。穿刺时如见鲜红色回血,即刺入股动脉,应立即拔出留置针,用无菌纱布按压10min以上,以免出现血肿。

2护理

2.1置管前的护理

对患儿及家长耐心做好解释工作,说明置管的必要性及优越性,消除思想顾虑和紧张情绪,以取得合作。

2.2置管时的护理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熟练掌握穿刺点的选择定位及置管操作技术,在穿刺过程中注意动作要轻、进针要轻慢,做到稳与准,在固定留置针前应再次用碘伏,因碘伏具有逐渐释放碘的性能,能起到持续灭菌作用,此外,使用碘伏的局部皮肤有一层深棕色薄痂形成,可起到掩盖导管皮肤入口处的作用,对防止细菌沿导管旁窦逆行人血液有肯定疗效。若穿刺失败,不宜多次反复穿刺,以免形成局部血肿,可改对侧穿刺,穿刺中如抽出血液为鲜红色血液,则提示穿入股动脉,应立即拔出针头,用消毒干棉签紧压穿刺处5—10min,无出血后再行穿刺[2]。

2.3置管后的护理

2.3.1常规护理,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定期局部消毒并更换敷料,随脏随换,肝素帽接头应防止滑脱,严格无菌操作。

2.3.2妥善固定小儿不易配合,易哭吵乱动,应适当制动,保持穿刺端呈外展位,必要时予以约束带固定。

2.3.3掌握正压封管法。肝素盐水是临床最常用的封管液。肝素盐水能显著降低细菌群落聚集,可防止导管感染及堵管。封管液配制:肝素0.08ml+0.9%NS100ML=5U/ml。正确的封管方法对保持导管通畅至关重要。正压封管方法是将头皮针退至只留针尖,再缓慢推注肝素液,以保证肝素液以正压充满整个管腔,从而避免相对降低肝素液浓度导致堵塞。张家荣等认为,由于肝素帽橡胶致密度极强,退针时容易将封管针头一下子退出套管外,达不到正压封管目的,易造成堵塞。而只将针头斜面进入肝素帽内均匀的推注封管液,则不会引起负压封管。

2.3.4防止堵管及血栓形成。每次输液前用生理盐水回抽确定通畅后注入5ml后方可接上液体,输液完毕应先用肝素封管液5ml推注后封管,封管要紧密。一旦发生堵管,可抽取少量肝素盐水轻轻冲洗导管,然后尽量往外吸出血栓,不可硬性向内推注,防止小血栓进入血管内,以免形成栓塞。输液速度最好大于10ml/h,每4小时用生理盐水5ml冲管一次,确定留置针在血管内。冲管或进行每次输液时均必须先回抽,见回血很流畅时方可进行输液和肝素冲管。各种操作执行时冲均应避免空气进入,防止空气栓塞及血栓形成。

2.3.5预防并发症①预防静脉炎防:应作到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管脱出部分不能再送人血管内。消毒时消毒液完全干时才行穿刺,输入刺激性大的药物,浓度适宜;②防止感染:强护理观察,注意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或肿胀等现象,临床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寒颤及输液畅,应警惕导管所致感染,果断拔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③防止导管脱出:更换薄膜胶贴时,应小心更换,动作轻柔是防止脱管的关键,必要时加用延长管防止翻身过度牵拉导管针导致其脱落,同时防止管道扭曲。④预防心衰:输液过程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该组均为小儿,股静脉比较大,所以要严格遵医嘱调节滴数、防止短时间内输液过快、过多,诱发心衰。

2.3.6拔管拔管时应在无菌操作下进行,拔管后用消毒干棉签紧压穿刺局部10ml以上,确定无出血后盖上无菌纱布固定并且保持干燥。

3小结

我科对18例危重症患儿行股静脉留置针置管中,一次性穿刺成功13例,其余3例为2次穿刺后成功。2例刺入股动脉,无l例发生感染、血栓等并发症。

股静脉留置针置入对危重患儿抢救、静脉穿刺困难、输液量大的患儿应用能使危重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维持患儿静脉输液通畅,避免了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和恐惧,有利于血管的保护;也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提高危重患儿的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杨伟贤。陈秀芳.静脉置管术的临床应用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1995,10(1):10.

[2]王晓丽,高尚兰.股静脉穿刺置管术临床应用及护理62例分析[J].地方病通报.2006,21(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