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计量装置防窃电技术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电能计量装置防窃电技术探究

韩永强1史博2武海天3落成伟1李彩慧1

(1国网怀仁市供电公司山西朔州036000;2.国网盂县供电公司山西阳泉045000;3国网山阴县供电公司山西朔州036000)

摘要:随着电力企业服务水准和质量的提高,其经济效益也有了明显提升,但电能计量装置窃电行为却一直没有得到缓解,并且还出现越来越隐秘的高发展趋势。所以,电能计量装置防窃电技术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电力行业最为重视的环节,而有效提升防窃电技术是势在必行。

关键词:电能;计量装置;防窃电技术

1常见的电能计量装置窃电手段

1.1欠压方式

目前,较为常见的窃电手段就是欠压方式,其是通过改造电能计量装置,改变了原装置中的电压,使电能计量装置中的电路回路产生断路和短路情况,继而降低装置中的电压,甚至使电压彻底失去,达到窃电的目的。这种窃电手段在实际进行中,主要会将串联的电阻安置到电能计量,再下降电能计量装置的电压线圈,通过分阻的原因达到分压的效果。在实际窃电过程中,需要打开计量装置,将铅封破坏后才能实施窃电行为。同时,一些用户直接断开电压连片,使原有装置的电压线圈失去原有功效,并影响电能计量装置的正常运行,最终实现窃电。相对来讲,欠压窃电方式是较为简单的窃电行为,工作人员在检查中需要拆开查验电能计量装置,再仔细观察电压联片,看有无松动现象,同时对电能计量装置的铅封进行查验,如果发现铅封有被破坏现象,则可以判断具有窃电行为[1]。

1.2移相方式

该方式是通过改造电能计量装置的内部线路接线构造,或是改造其内部电路,以达到电能计量装置不计电,或者是只记少量电,最终实现窃电的目的。该方法主要是通过调换电能计量装置火线和零线的接线方式,通过单相电能计量装置内部结构的结合,以连接用电设备和零线的进出口,再通过其他接地线和零线达到窃电。在移相方式整个窃电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存在,极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2防窃电采用的技术措施

2.1基于电网荷载科学选择计量装置

选择科学合理的计量装置也有助于避免窃电行为的发生,供电企业应该针对电网荷载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佳的计量装置,这样有助于极大地降低电能计量装置的误差,保证用电量记录的精确度,从而降低计量装置的计量误差,保证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计量装置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用电负荷波动过大的情况,这就极易对计量装置造成损坏,因此设计人员在计量装置改造的过程中必须要采用S级的电流互感器,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计量装置的精确性,从而避免出现窃电行为的发生。同时供电企业还必须安排专人定期对计量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必须要保证计量装置处于一个高效运转的状态,一旦发现计量装置的运行状态下降的情况,工作人员应该第一时间对其各零件进行质量检测,一旦发现存在问题应该及时进行更换或者维修,从而保证整个计量装置的运行状态。此外工作人员还必须选择高质量的电流互感器,必须要保证电流互感器的灵敏度,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防窃电工作的水平[2]。

2.2加强防窃电技术的应用,致力于计量装置技术改造的投入

首先供电企业应该建立较为完善的远程监控系统,这样可以对计量装置的实际运行情况实现动态的监管,并且还应该建立完善的质量警示系统,一旦计量装置发生失压、欠压、欠流等情况时系统就能够自动显示警示信号,这样可以更加精确的查看到具体计量装置出现的故障问题,这就可以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实地调查与维修,从而降低窃电行为发生的频率。此外防窃电技术的应用需要技术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特别是加强实用技术知识的教育培训,进而保证工作人员更好地落实防窃电工作方案,供电企业还应该将常见的窃电方法、以及反窃电工作流程进行详细的讲解,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人员防窃电知识素养水平,从而降低窃电行为的发生率[3]。

2.3加强专柜专线优化改造工作的开展,致力于计量装置档案的完善

加强对专柜专线的优化改造,设计人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全密封的计量装置,并且还应该在电能表的关键部位安装失压仪器,以有效的防止窃电行为的发生。同时工作人员还应该针对电能计量装置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具体包括对各种设备的安装位置、安装编号、互感器的变比、表的倍率以及相关的安装人员等内容的记录,并且还应该将这些数据信息进行归档处理,这样可以为今后的防窃电工作提供数据信息的支持[4]。此外管理部门还应该将窃电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单位或者个人,在将计量装置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归档处理的同时还应该及时的更新各种数据信息,以便于及时发现窃电行为,以及有效的开展取证追责工作,从而提高防窃电工作的效率。

3结论

综上所述,在计量装置运行过程中,往往由于窃电分子的违法手段,使得其性能的发挥受到影响,导致电力企业遭受巨大的损失。在防窃电工作日益艰巨的现状下,工作人员在做好上述常规工作的基础上,还应切实注重现代化防窃电技术的应用,才能更好地实现防、打一体化的电力安全体系,切实注重防窃电工作的开展,尽可能地确保计量装置得以安全高效的运行,最终确保电力安全水平得到不断的提升和优化。

参考文献:

[1]王大明.电能计量管理目标模式[J].高考,2017(36):247.

[2]沈波.三相电能计量系统防窃电技术分析[J].通讯世界,2017(16):214-215.

[3]王家亮.计量装置防窃电技术研究[J].电子测试,2017(01):113-114.

[4]巩宪广.电能计量装置防窃电技术探究[J].通讯世界,2017(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