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防治肺癌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3

中医药防治肺癌研究进展

韦涓浇1白广德2(指导老师)

韦涓浇1白广德2(指导老师)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011)

(2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肿瘤科广西南宁530011)

【摘要】中医药是肺癌综合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联合手术、放化疗等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本文从中医对肺癌治疗的理论、实验及临床研究方面,对5年来肺癌的中医药防治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中医药防治;肺癌;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6-0020-03

Theresearchprogres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preventionandcureoflungcancerWeiJuanjiao.Guangxi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University,Guangxi,Nanning530011,China;BaiGuangde.AffiliatedRuikangHospitalofGuangxi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University,Guangxi,Nanning530011,China

【Abstract】Chinesemedicineisanimportantpartofcomprehensivepreventionandtreatmentoflungcancer.Combinedsurger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radiationandchemotherapy,cansignificantlyimprovetheclinicalcurativeeffect,canreducethepatientswith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andimprovethepatientslifequality,prolongpatientsurvival.ThisarticlefromthetheoryofTCMforthetreatmentoflungcancer,experimentalandclinicalresearch,summarizestheprogressofTCMpreventionandtreatmentoflungcancer.

【Keywords】Thepreventionandcontro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Lungcancer;Theresearchprogress

肺癌是肿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1]。我国肺癌发病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并居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率的首位[2]。近年来,中医药在肺癌的手术、放化疗后辅助治疗及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及防止复发、转移等方面均显示出独特的作用。本文对近5年来中医药防治肺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中医学对肺癌治疗的认识

肺癌属于中医“肺积”、“息贲”、“肺疽”、“肺痈”、“肺萎”等范畴,其总的病因病机为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调。现代医家在古代医家的理论基础上,加以不断发展和补充,对肺癌病因病机有着各自独到的见解。蒋益兰[3]认为,正气内虚,脏腑阴阳失调是罹患肺癌的基础,并总结出气阴两虚、瘀毒内结型为肺癌的主要证型。刘伟胜[4]在对肺癌的病机认识上强调整体观察,认为其发生是人体整体的反应,而非仅仅是局部的病变。正气不足是肿瘤发病的关键,而癌毒是肺癌发生的直接因素,由于外因(六淫)、内因(情志所伤、饮食劳倦等)致正气虚损,脏腑功能失调,抗病能力低下,邪毒乘虚而作用机体,致使痰凝结聚、气滞血淤,热毒内蕴,痰瘀热毒互结于肺脏,日久发生质变产生癌毒,故发生肿瘤。孟晓[5]等采用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方法对合格的18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临床调查,结果显示,18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证候主要由气虚、痰湿、邪毒、气滞、阴虚、血瘀、热毒、阳虚8种病性因素组成,以气虚、痰湿、邪毒、阴虚、血瘀最为常见;病位与虚性证素组合中,以肺气虚、脾气虚及肺阴虚为多见。

2.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实验研究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中医药治疗肺癌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研究发现中医药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增殖、改变肿瘤细胞内环境、抑制血管形成等方面有显著作用。张树涌等[6]通过复方桂术胶囊对肺癌荷瘤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及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得出复方桂术胶囊对荷瘤肺癌小鼠具有抑瘤作用,并能提高其血清TNF-α和IFN-γ细胞因子的水平,从而提高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吴天石等[7]研究结果表明四君子丸促进Lewis肺癌小鼠模型肿瘤组织中细胞凋亡,进而抑制肿瘤增殖。陈超等[8]研究表明,扶正散结汤各组拆方中药均能抑制肿瘤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上调AS和ES的水平从而达到抑制血管生成有关;血清学检测可以作为研究中药在肿瘤微血管生成方面作用机制的辅助方法。

3.中医药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

3.1单纯中医药治疗

单纯中医药治疗适用于中晚期肺癌患者,其具有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作用。高会霞等[9]选取有明确病理诊断的晚期肿瘤患者109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53例(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和化疗组56例(根据病种选择单药化疗方案),经过试验研究及分析后得出,大剂量(20mL/d)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可提高患者的临床受益率,改善肿瘤患者的一般状况,提高生活质量,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安青[10]把172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补精解毒方组与化疗组,观察补精解毒方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补精解毒组生存质量优于化疗组。柴小姝等[11]在消积饮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患者生存期影响的研究中发现:中药消积饮维持治疗可延长中晚期NSCLC患者中位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

3.2中西医结合治疗

3.2.1中医药配合手术手术是目前治疗早期肺癌的主要方法,患者术后配合中医药治疗,可加速肺癌术后康复,提高患者免疫力,延缓肿瘤复发转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朱丽华等[12]收集189例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病历资料,评价中药的干预效果研究,得出术后长期辩证运用中药汤剂治疗可预防或延缓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疾病的复发、转移的结论。寿伟臻等[13]选取确诊为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88例,观察金宁方加味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抑制复发转移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中药金宁方加味配合术后辅助化疗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的复发或转移情况有一定抑制作用,对主要血清肿瘤标志物有相对稳定持久的控制作用,能明显改善中医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3.2.2中医药配合放疗放射线属于热毒之邪,热毒攻伐人体,易致气血不足。中医药配合放疗治疗,能起到增效减毒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潘玲等[14]采用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联合射波刀(联合组)及单纯射波刀治疗(射波刀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结果显示,联合组生活质量提高率高于射波刀组,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和程度均较于射波刀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中药联合射波刀治疗能减轻骨髓抑制及提高放疗后生活质量。毕海等[15]选取肺癌125I粒子植入术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治疗组用养阴清肺汤另加入降气化痰、清热的中药治疗,对照组按药敏培养结果或经验性敏感抗生素治疗,4周后按统一疗效标准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认为养阴清肺汤加减在治疗肺癌125I粒子植入术后肺损伤中疗效显著。

3.2.3中医药配合化疗化学治疗是中晚期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其具有胃肠道中毒反应、肝肾功能损伤、骨髓抑制等一系列毒副反应。配合中药治疗可达到增效减毒、提高生存质量的作用。王中奇等[16]将191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健择+顺铂化疗组)与治疗组(对照组联合抗瘤增效方、肺岩宁方),结果说明中医药结合化疗能够延长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的无瘤生存期,抑制其术后复发转移、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刘扬帆等[17]通过将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化疗方案,实验组在常规化疗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研究表明参芪扶正注射液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关念波等[18]通过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中医药巩固治疗疗效临床观察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对于前期化疗疗效稳定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医药在维持瘤体大小、延缓病情进展方面具有一定作用,疗效不劣于继续化疗,值得进一步研究。

4.问题与展望

综上所述,近5年来中医药在肺癌病因病机的认识、防治肺癌的实验及临床研究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实验研究证实中医药可以通过调节免疫功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增殖、改变肿瘤细胞内环境、抑制血管形成等多种机制控制肿瘤发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从整体上调节机体状态。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在促进肺癌术后恢复、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提高患者免疫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防治复发及延长生存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药联合治疗肺癌有效病例的疗效特点与单纯西医治疗的最大区别是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总的生存期延长。然而,中医药防治肺癌目前还存在以下不足:(1)肺癌的病因病机比较复杂,病情发展、治疗方案因人而异,致使目前肺癌的临床疗效没有得到根本性提高;(2)中医药治疗肺癌的辩证分型目前缺乏统一标准,尚缺少系统研究;(3)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临床研究的疗效评估标准尚未统一,缺乏权威的、有中医特色的及全面评估中医药临床疗效的评估方法;(4)中医药治疗肺癌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仍存在许多不足,缺乏体内实验及规范的临床研究观察。目前,随着政府对中医药的重视和投入增加,中医药防治肺癌的研究将不断深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医中药在防治肺癌方面将会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37.

[2]崔慧娟.张代钊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肺癌经验的整理和挖掘[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107.

[3]王蓉蓉,蒋益兰,王美琪.蒋益兰治疗肺癌经验[J].湖南中医杂志,2014,30(3):20-22.

[4]邓宏,河文峰,李柳宁等.刘伟胜教授治疗肺癌的临床经验[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9):2312-2314.

[5]孟晓,韩燕,徐咏梅等.18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医证候分布与组合规律[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9):2978-2982.

[6]张树勇,张歌,曹勇等.复方桂术胶囊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抑制及TNF-α和IFN-γ的影响[J].中成药,2011,33(6):1046-1049.

[7]吴天石,王艳杰,郭隽馥等.四君子丸对Lewis肺癌小鼠肿瘤组织增殖及凋亡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5,26(9):2070-2072.

[8]陈超,陈慧彬,滕鸣健.等扶正散结汤拆方对Lewis肺癌小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抑素及内皮抑素的影响[J].环球中医药.2015,8(2):149-153.

[9]高会霞,王彬,周希山.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3,40(8):1634-1635.

[10]安青.补精解毒方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86例[J].中医药导报.2012,18(4):26-27.

[11]柴小姝,何春霞,吴万垠等.消积饮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生存期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10):2547-2548.

[12]朱丽华,李和根,史美育等.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无瘤生存期影响因素分析及中药干预效果评价[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3,47(2):11-15.

[13]寿伟臻,俞杞泉,朱正洪,等金宁方加味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抗复发转移临床评价[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4,48(8):30-33.

[14]潘玲,宋策,张阳德等.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改善经射波刀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10):55-59.

[15]毕海,方文岩,陈薇.养阴清肺汤加减治疗肺癌125I粒子植入术后早期放射性肺损伤的疗效观察[J].天津中医药.2014,31(6):332-334.

[16]王中奇,徐振晔,邓海滨,等.中医药结合化疗防治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1,45(5):36-39.

[17]刘扬帆,任琳莉.参芪扶正注射液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医中药.2011,18(10):83-84.

[18]关念波,王辉,林洪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中医药巩固治疗疗效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4,9(4):44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