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B在普通感冒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B在普通感冒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孙国政

(河南推拿职业学院河南洛阳471023)

【摘要】选取我院校医室在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期间的普通感冒患者80例,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适量维生素C(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复合维生素B(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对照组只进行对症治疗,追踪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病程长短。结果实验组在临床疗效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平均病程较对照组有明显缩短,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普通感冒治疗中常规加用适量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B具有推广意义。

【关键词】普通感冒;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373.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5-0191-02

随着空气污染的加重,雾霾天气的增多,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在人群集中的各个院校,更是发病率最高的一类疾病,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普通感冒多由病毒感染所致,临床上以对症治疗为主,而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等水溶性维生素在病程中会有较多消耗,特别是合并发热的患者,多数社区医生在治疗中往往忽视两类维生素的过度消耗对机体的影响,多数患者得不到适当补充,为此本文选取我院校医室在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期间的普通感冒患者80例分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B,发现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校医室在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的普通感冒患者80例,按照1:1的比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年龄16~35(平均20.4)岁;男43例,女3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生活环境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解热、镇痛、镇咳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B,用量为维生素C片一次0.1g,一日3次,复合维生素B片一次10mg一日3次。以上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天,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1.3疗效评价

按照《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指南》[1]中普通感冒的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服药24h内全身症状及局部主要症状如发热、流涕等消失或基本消失;②有效:服药24h~48h内全身症状及局部主要症状如发热、流涕等消失或基本消失,高热患者(39℃以上)在24h内体温下降2℃以上且不再回升者;③无效:不符合以上标准者。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率的检验采用χ2检验,α=0.05。

2.结果

结果显示,实验组40例,显效20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85%;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治疗组(P<0.05)。见表。

3.讨论

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多由鼻病毒引起,其次为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起病较急,潜伏期1~3天不等,随病毒而异,肠病毒较短,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较长。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灼热感,甚至鼻后滴漏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2~3天后鼻涕变稠,常伴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体检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成人每年患普通感冒平均2~6次,由于感冒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故以对症治疗、缓解感冒症状为主[2]。

维生素C参与机体内抗体及胶原形成,组织修补,苯丙氨酸、酪氨酸、叶酸的代谢,铁、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脂肪、蛋白质的合成,以及维持免疫功能,羟化5-羟色胺,保持血管的完整等作用,同时具有抗氧化,抗自由基等功能;复合维生素B由多种成分组成,与人体内多种酶的的活性有关,参与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可增进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促进细胞生长和分裂。[3]

普通感冒病理变化主要体现在鼻粘膜的充血、水肿等急性炎症性改变,鼻粘膜上皮细胞出现细胞肿胀、腺体分泌增加等损伤性改变。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B在损伤修复中起到较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鼻粘膜炎症的消退和损伤性改变的早期恢复,可避免损伤进一步加重导致呼吸道黏膜屏障减弱后引起继发性感染等病情进一步加重及肺炎等并发症出现的几率。另外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B同属于水溶性维生素,而在普通感冒患病过程中会导致水溶性维生素的明显消耗。

综上所述,在普通感冒治疗中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B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呼吸道粘膜修复,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促进疾病的尽快恢复,较单纯的对症治疗疗效明显。

【参考文献】

[1]吴少帧,吴敏.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762.

[2]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普通感冒规范诊治的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12,51(4):330-333.

[3]黄崚,黄祖瑚.临床药物手册[M].第四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044: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