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与高血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他汀类药物与高血压

曾永利

曾永利(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云南昆明650032)

【摘要】高血压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他汀类药物是重要的调脂药物,近年研究发现在降压的基础上联合他汀治疗能更易控制血压,降低心脑血管疾险,提示他汀类药物可能具有独立于降脂外的降压作用。现将近年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他汀类药物机制

【中图分类号】R97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2-0108-02

他汀类药物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具有调脂和非调脂作用,在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治疗中广泛应用。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重要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子。近年来研究表明血脂异常与高血压相互关联,他汀类药物有降低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作用,现就他汀类药物与高血压的临床研究及其可能机制综述如下。

一血脂异常与高血压

血脂异常与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两大可控制而重要的危险因素。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这两种危险因素往往合并存在。我国目前高血压患者已达2亿以上,其中半数伴有血脂异常。有研究表明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血脂异常人群中的高血压患病率为74.3%,高于血脂正常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65.7%)[1]。血脂异常可能发生在高血压之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与高血压发生有联系[2]。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并非是两个危险因素简单的并存,两者相互影响,进一步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3]。两者之间可能有共同的遗传背景和环境基础,在多种机制上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二他汀类药物影响血压的临床研究

他汀类药物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有较多的研究,包括血压正常者、高血压患者、血脂正常者和合并高脂血症患者。

TerzolliL[4]等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降低正常血压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这是其非调脂作用的表现。连晓芳等[5-6]研究了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高血压患者和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高血脂的患者血压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具有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作用。大量临床研究分析表明,他汀类药物对血压有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高血压病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的血压要比不使用者控制得更好,更易于使血压<140/90mmHg[7]。

他汀类药物与其他降脂药物比较可以明显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Strazzullo等[8]发现与安慰剂组及其他降脂药比较,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血压越高其降压作用越明显,并且与血脂变化无关。不同剂量的他汀类药物也对血压有着不同的影响。江文艳等[9]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降低血压在常规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及对照组。

三他汀类药物降低血压的可能机制

他汀类药物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异常、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影响血管重构、抗炎等作用影响了高血压发生发展。机制复杂多样。

3.1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RAAS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通过血管紧张素受体1(AT1-R)结合引起心血管系统的主要生理效应。AT1-R异常表达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可下调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细胞AT1受体表达而发挥降低血压的作用[10]。临床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可能下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单核细胞表面AT1-R而有辅助降压作用,这种作用独立于调脂作用[11]。

3.2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高血压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高血压时内皮细胞损伤,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增强而舒张功能减弱,损伤程度与血压升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以通过升高一氧化氮,降低内皮素系统的影响来保护和预防内皮细胞受损,从而达到改善血压的作用[12]。阿托伐他汀在有效调脂的同时能降低高血压患者内皮细胞合成和释放的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活性,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13]。

3.3改善血管重构高血压发生发展及靶器官损害的重要基础是血管重构,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可以通过抑制AngⅡ诱导的NADPH氧化酶-活性氧通路的信号传导来抑制AngⅡ的促增殖作用,而抑制血管重构[14]。阿托伐他汀还可以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9、增强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而抑制大鼠血管重构的形成[15]。

3.4抑制炎症反应近年来,炎症在高血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已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研究发现多种炎症因子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6]。他汀类药物影响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进一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17]。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高血压患者能协同降压,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有关[18]。

高血压是重要的心血管疾病,常合并有血脂异常等,单纯降压治疗并不能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在高血压尤其是合并高血脂或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中使用他汀类药物,无论是降压、调脂,还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保护靶器官功能方面,都显示出一定的应用前景。深入研究血脂异常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将对高血压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和措施。

参考文献

[1]王志会,王临虹,李镒冲等.2010年中国60岁以上居民高血压和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状况调查[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2,46(12):922-926.

[2]郭志荣,胡晓抒,武鸣等.血脂与高血压关系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9,30(6):554-558.

[3]FerdinandKC,KleinpeterMA.Managementofhypertensionanddyslipidemia[J].CurtHypertemRep,2006,8(6):489-496.

[4]TerzolliL,MircoliLRacoR,FerrariAU.LoweringofelevatedambulatorybloodpressurebyHMG-CoAreductaseinhibitors[J].CardiovascularPharmacology,2005,46(3):310–315.

[5]连晓芳,吴志红,孙琪.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影响的临床观察[J].临床荟萃,2009,24(7):612-613.

[6]连晓芳,孙琪,阎书彩等.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血压影响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9,30(5):442-444.

[7]蔡淑娥,张戈.他汀类药物对高血压病血压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12(13):1732-1733.

[8]StrazzulloP,KerrySM,BarbatoA,eta1.Dostatinsreducebloodpressure?:ameta-analysisof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J].Hypertension,2007,49(4):792-798.

[9]江文艳,宋巧凤.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前期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血压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2,23(16):1519-1520.

[10]谢晓竞,杨解人,王安才.阿托伐他汀的降血压作用及其机制实验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08,6(9):882-884.

[11]马文学,江志羔,古玉燕等.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AT1-R水平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2,33(4):490-493.

[12]薛巧玲,牛素霞.辛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ET及NO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5):32-33.

[13]陈然,黄红光,刘江陵.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浆sICAM-1水平和PAI-1活性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1,28(6):1083-1085.

[14]罗廷福李家富何涛等.阿托伐他汀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高血压患者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内NADPH氧化酶-活性氧通路和细胞增殖的影响的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0,26(6):411-413.

[15]李征,李茹香,武新民.MMP-9与TGF-β1在高血压血管重构中的作用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8,8(2):113-115.

[16]朱旭明,陈国千.炎症与高血压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0,4(12):2505-2506.

[17]薛巧玲,邬丽华.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CRP及TNF-α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0):25.

[18]邓东波,袁斌.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高血压患者血清TNF-α和IL-6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2,21(4):403-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