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径椭圆形人行天桥频率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大跨径椭圆形人行天桥频率分析

孙虎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311122

摘要:本文基于某大跨径钢结构人行天桥的方案设计,采用Midas有限元软件比选了几种提高结构刚度的措施,研究分析了人行天桥的竖向自振频率和横向自振频率,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钢结构人行天桥自振频率

前言

城市人行天桥人流密集,当天桥竖向频率较小时,极易发生共振,导致引起恐慌和踩踏事故。人行天桥规范[1]规定了“为避免共振,减少人行不安全感,天桥上部结构竖向自振频率≥3Hz”。但规范也只考虑竖向刚度限制,没有考虑侧向刚度限制。文献[2]通过大量的样本统计得出步频的平均值为1.82Hz,标准差为0.22Hz,服从N(1.82,0.22)的正态分布。人群在行走时,竖向振动及纵向振动的敏感频率范围为1.60~2.40Hz,侧向振动的敏感频率范围为0.50~1.20Hz。正常情况下若不额外增加梁高或其他措施,跨度30m以上人行天桥的自振频率很难达到3Hz。设计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提高上部结构竖向自振频率:合理布墩减小跨度,增强下部结构墩柱基础刚度、墩梁固结、增加梁高。同时考虑横向频率避让敏感区域,最终使桥梁达到安全、经济、美观的要求。

1、工程概况

某市人行天桥位于藕花洲大街与迎宾大道交叉口,平面布置采用椭圆形布置形式,长轴长102.969m,短轴长67.804m,天桥全长271.1m,桥宽5.0m,桥下净空≥5.5m。由于位于道路区域内的桥墩只能立于1.5m宽的中央绿化带中,因此本天桥采用八孔连续梁。其桥跨跨径为:28.863+40.184+29.177+36.576+25.243+38.652+35.04+37.366m。上部结构为钢箱梁,下部结构为钢管混凝土墩接承台、桩基础。

图1桥型平面布置图(单位:m)

2、结构设计

2.1计算模型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2018模拟,共计273个梁单元,297个节点。天桥最大跨径40.184m,钢箱梁高跨比按照1/20~1/30考虑,选取1.4m、1.5m、1.6m、1.7m进行比较分析。

钢箱梁采用Q345qD,钢梁截面为单箱单室,顶底板厚24mm,纵肋120x16mm,腹板厚20mm。主桥长轴端墩柱采用φФ60cm钢管砼(Q345+C30微膨胀砼)双柱墩,其余部位采用φ80cm钢管砼单柱墩,钢管壁厚20mm。

2.2荷载

考虑结构自重、二期恒载17.3KN/m、人群荷载:3.7KN/m2、整体升温45°C、整体降温15°C、支座沉降10mm。由于铺装层较薄,且钢箱梁本身热传导性好,考虑顶板5°C温度梯度的影响。设计参考《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荷载组合效应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规定计算。

2.3模型分析

首先不考虑墩柱建立上部结构模型。边界条件为:椭圆形短轴方向3#、7#墩设置钢铰支座,1#、5#设置单向(径向)滑动支座,其余均为双向滑动支座。比较1.4m~1.7m梁的竖向自振频率值。

表1结构竖向自振频率表

随着梁高增加频率增大;虽然可以满足≥3Hz的要求,但在基本组合下梁截面最大应力水平在100MPa左右,故通过单一的增加梁高来提高频率并不经济,同时梁高增大显得厚重,与纤细的墩柱形成了头重脚轻的感觉,阻碍视线且景观效果较差。因此方案选取较底1.4m梁作为推荐方案进行优化。

2.4设计优化

优化方案一:模型添加墩柱梁单元,主桥长轴端墩柱采用φ60cm钢管砼(Q345+C30微膨胀砼)双柱墩,其余部位采用φ80cm钢管砼单柱墩。八个圆柱墩与地面边界条件全部定义为固接;墩梁连接方式为:椭圆长轴方向温度跨度大,1#、5#不适合作为固定墩,因此宜考虑椭圆短轴方向3#、7#墩梁固结。

表2方案一1.4m梁高结构频率值与墩截面应力值

增加墩梁固结数量能提高了整体刚度、天桥的竖向与横向频率,但墩受力也越来越复杂,应力值易超限,导致对下部结构刚度要求很高,故固结数量不宜过多。且椭圆短轴方向3#、7#墩梁固结方案频率指标提高显著,墩截面应力满足规范要求。

优化方案二:在确定短轴方向的为固定墩基础上,固定墩改为直径1m的钢管混凝土墩。

表3方案二不同梁高下的频率值与墩截面应力值

图2(编号a)人行天桥竖向第一阶振型(f=3.177Hz)

通过加大短轴方向固定墩尺寸、合理设置支座,可以显著提高竖向基频及横向基频。最终推荐方案为1.4m梁高,短轴方向3#、7#号墩柱为固定墩直径为1m,其余墩柱直径为0.8m,2#、4#、6#、8#号墩位设置单向(切向)活动支座,1#、5#号墩位设置双向活动支座。竖向基频>3Hz,横向频率也避开了1.2Hz,且墩柱应力水平较低,均在规范要求的限值内。

2.5验算

经过验算推荐方案的模型,人群荷载作用下,各跨挠跨比均<L/600,满足规范要求。梁、墩应力均满足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

3.结论

人行天桥设计往往受竖向基频控制,在确定了布跨方案、合理梁高的条件下,可通过不同的边界约束条件来模拟墩梁固结、支座的选型,以及提高下部结构刚度的方法,比选出最优方案,使竖向基频和横向基频均避开敏感频率范围,不仅能满足行人舒适度要求,同时也达到了安全、经济美观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S].CJJ69-95

[2]陈政清、华旭刚.人行桥的振动与动力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8

[3]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S].JTGD64-2015

[4]饶波.大跨度钢箱梁人行天桥设计[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