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在推拿手法教学中应用初探

/ 1

“微视频”在推拿手法教学中应用初探

刘春梅梁振新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针灸骨伤系河南南阳473061

【摘要】通过在推拿手法教学过程中采用“微视频”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加形象生动,一些传统教学无法表达的内容可以更完美地展现,从而使学生获得了丰富而直观的教学信息,增加了课堂教学容量,获得较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视频;推拿手法;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R2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11-108-01

推拿手法是中医推拿学科用于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具有操作性强,易学难精等特点。长期以来,许多前辈在改进推拿手法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条件、考试考核方式、提高手法训练效果等方面,都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和意见。笔者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及临床实践的体会,在推拿手法教学过程中采用“微视频”教学法,现将本人的教学体会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1.推拿手法的教学过程

实际上,推拿手法的教学过程可分为理论讲解、手法操作演示和学生实训练习三个阶段进行,每一个阶段都至关重要。我们既不可重理论轻实践,也不可重实践轻理论,尤其是第三阶段的实训练习,更是重中之重,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但是,我们大家知道学生上理论课和实训课的时间有限,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也有限,不可能做到一对一的指导,逐一去纠正手法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如果想要提高手法操作的水平,课下自主练习是非常重要的,而学生在课下自主练习时又缺乏指导,难免会遇到很多的问题,甚至出现手法操作错误的情况。针对以上出现的情况,我们在教学中采用“微视频”教学法,解决了以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手法操作的水平。

2.“微视频”制作及优势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微视频”,是指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的短小的视频,以操作演示手法为主,讲解为辅助。这种视频的来源可以由教师制作,也可以由学生制作。教师可以在课前将每一个手法录制成视频,在课中和课后展示给学生。此外,在教师示范手法操作过程中学生可以自行录制视频,与教师录制的视频结合用于课后自主练习时参考和纠正手法操作的不足之处。甚至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录制视频,对手法操作进行相互比较,相互讨论,取长补短,提高手法操作的水平。所以“微视频”中手法操作者可以是教师,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本专业的其他教师,甚至是临床的带教老师。这样,一个手法就可以录制多个视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具体的情况,有选择性的从多角度观察手法的操作,真正掌握手法操作的要领。

3.“微视频”与“微课”的区别

“微视频”与目前比较流行的正在广泛推广的“微课”是有很大差别的。微课的制作者和主导者是教师,它表现的形式是以视频为主,内容的展示可以是ppt式的微课,可以是纯理论讲解式的微课,也可以是情景剧式的微课等。微课的制作相对比较复杂,包含的内容也很多。苏小兵[1]等认为微课本质是一种支持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新型的“微课程”资源。与其相匹配的“微目标、微教案、微讲义、微练习”等课程要素共同构成微“课程”,它属于课程论的范畴。胡铁生[2]认为微课又名微型课程,是基于学科知识点而构建、生成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微课以“微视频”为核心,包含与教学相配套的“微教案、微练习、微课件、微反思、微点评”等支持性和扩展性资源。

由此可见“微视频”与“微课”有本质的差别,微课的主导者仍然是老师。就技能类课程来说,“微课”在展示手法操作方面过于单一化,不便于学生对推拿手法的学习,同时,也不利于手法操作水平的提高。推拿手法的学习应该是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一个相互比较,相互评议,博彩众长的过程,进而才能提高手法操作的水平。

4.结论

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使用和普及,进行“微视频”录制和播放已成为可能,为“微视频”在推拿手法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必备的条件。微视频的学习有二个明显的特点,一是适合学生的独立学习,无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可随时随地、反复多次使用和学习;二是微视频的学习一般适合安排在课中和课后,以课后为主,课中由于受时间的限制一般不建议使用。通过在推拿手法教学过程中采用“微视频”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加形象生动,一些传统教学无法表达的内容可以更完美地展现,从而使学生获得了丰富而直观的教学信息,增加了课堂教学容量,获得较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苏小兵等.微课概念辨析及其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7):94-99

[2]胡铁生等.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2013(4):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