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对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及护患关系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护理风险管理对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及护患关系的影响

马金玲

(潍坊市峡山区卫生和计划生育管理局;山东潍坊261325)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及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8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4.42%)明显低于观察组(9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25.58%)明显高于观察组(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工作中行护理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可进一步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护理风险事件;护患关系

在治疗期间因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因素造成患者有伤残或死亡的风险性即为护理风险,若不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避免,将对患者造成不利影响,严重将导致患者死亡,增加护患纠纷,甚至对医院声誉造成影响[1]。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模式,护理风险管理主要目的为有效识别护理过程中存在及潜在的风险,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进一步提高水平[2]。本研究对我院86例住院患者展开研究,旨在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及护患关系的影响,。具示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86例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26-61岁,平均年龄(45.37±7.41)岁。观察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26-59岁,平均年龄(45.27±7.39)岁。对两组年龄、性别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方法对照组实施从基础症状、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管理的常规护理管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护理风险管理:①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全面评估住院患者治疗期间存在的风险,制定抢救制度、年度风险管理制度、药品安全管理制度、意外防护制度等,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提高护理水平。②强化风险意识。建立风险监控小组,主要包括护士、护士长及科室主任,全面分析、评估及预测当前护理工作中存在及潜在的风险,进一步强化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同时,加强手术室、急诊室等医院风险点的风险管理,减少风险发生;此外,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协调,减少纠纷发生,而对于已发生的纠纷则应及时进行处理并记录,必要时可采取法律措施维护自身权益。③采用分层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增强自身法律意识;为进一步优化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职业素养,定期进行护理职业教育,使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深入了解理论知识;护理人员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行工作,便于在早期发现潜在的风险,减少风险发生。

1.3评价指标①护理风险事件:统计两组院内感染、患者投诉、药物差错、交班遗漏发生情况;②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主要内容为以不满意、一般、满意及非常满意。满意度=一般率+满意率+非常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护理风险事件及满意度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风险事件观察组院内感染1例,患者投诉1例,总发生率4.65%(2/43);对照组药物差错2例,院内感染4例,交班遗漏2例,患者投诉3例,总发生率25.58%(11/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40,P<0.05)。

2.2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非常满意18例,满意9例,一般15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97.67%(42/43);对照组非常满意17例,满意5例,一般10例,不满意11例,满意度74.42%(32/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85,P<0.05)。

3讨论

近些年,虽然医院护理水平有所提高,但护理过程中仍存在护理风险,增加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严重将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在临床中实施有效的护理管理对改善患者预后显得尤为关键[3]。

本研究中,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提示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保证护理质量。护理风险管理的护理人员通过全面评估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潜在的风险,进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并制定预防措施,促使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发生率有效降低;同时,护理风险管理可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并由风险监控小组成员全面评估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强化对医院风险点的管理,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此外,加大护理职业素养的培训力度,提高护理人员识别自身潜在风险的能力[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证实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水平,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分析其原因为护理风险管理定期开展护理职业教育,提高护理人员护理的熟练程度,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同时,及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协调,处理已发生的医疗纠纷情况;此外,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提高自身法律意识,必要时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减少不必要的纠纷[5]。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提高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奇,马玉芬,孙建华,等.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在重症护理查房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10):1418-1421.

[2]徐静,周翔.护理风险管理中给药差错的影响因素[J].中国医刊,2016,51(04):31-33.

[3]王国钰,秦薇,徐建鸣,等.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04):522-526.

[4]孙方玲.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临床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05):736-738.

[5]王金磊.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03):299-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