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物理计划的对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直肠癌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物理计划的对比分析

郑启元

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湖南怀化41800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直肠癌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物理计划特点。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于2014年9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例直肠癌患者,均进行三维适形(3D-CRT)与3、5、7、9野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设计,对比评价两种计划。结果:对比计划靶体积(PTV)与重要器官剂量学参数,IMRT均优于3D-CR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3、5、7、9野IMRT各参数,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放疗中,相较于3D-CRT,IMRT剂量分布更具优越性,其中,3野IMRT基本上可满足PTV与重要器官剂量学要求,5野IMRT最优,7野IMRT与9野IMRT优越性不突出。

【关键词】直肠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物理计划

直肠癌,是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易导致患者日常生活遭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目前,放射治疗是治疗直肠癌的常用手段。基于科技发展的推动下,放疗技术日趋成熟,常规照射正朝着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radiationtherapy,IMRT)方向发展,大大提高了肿瘤治疗效果。其中,IMRT是一种以3D-CRT技术为基础的放疗方式,可准确照射直肠肿瘤,保护盆腔正常组织[2]。为对比分析直肠癌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物理计划特点,本院以11例直肠癌患者为对象,经3D-CRT与IMRT计划设计,评价两种治疗计划,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于2014年9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例直肠癌患者,7例男性,4例女性,年龄为19-73岁,(54.610.05)岁为平均年龄。所有患者经病理诊断,确诊为直肠癌。

1.23D-CRT与IMRT基本步骤

1.2.1CT扫描、传输图像以及靶区勾画

第一,制作热可塑性体模,指导患者戴体模,采用PhilipsMX8000多层螺旋CT,以2.5mm为螺距,进行薄层扫描,经由Varis网络,传送图像至Somavision计算机平台上,医师重建三维图像数字并勾画靶区。其中,GTV(大体肿瘤体积),根据CT图像,以直肠原发肿瘤及局部转移淋巴结图像为准。CTV(临床靶体积),主要涉及直肠肿瘤及局部可能出现淋巴结转移的区域、直肠肿瘤上下界扩4cm处等。PTV(计划靶体积),在充分考虑摆位及器官移动因素的基础上,以CTV为基础,朝各个方向,扩展10mm,将需要保护的重要器官勾画出来,例如,膀胱、股骨头以及下位小肠。

1.2.2设计治疗计划

经验丰富的物理师,利用Gadplan计划系统,设计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其中,三维适形放疗,表现为正向计划,而调强放疗,表现为helios逆向计划,均给予6MV-X射线照射。针对三维适形放疗,使用反复试验与矫正方法。针对调强放疗,包括3、5、7、9野照射。选择最好的且满足PTV剂量分布的计划,进行对比分析。其中,针对机架角度,3野,分别为180、300、60,5野,分别为180、252、324、36、108,7野,分别为180、232、283、354、26、77、128,9野,分别为180、220、260、300、340、20、60、100、140。

1.2.3计算参数

为便于比较,所有计划剂量归一为90%等剂量曲线,处方剂量以54Gy为准。针对研究的患者,借助Cadplan计划系统,共设计出5个放疗计划,即3D-CRT1个、IMRT4个,采用剂量-体积直方图,对PTV接受90%等剂量照射平均值、CI和HI进行计算,另外,计算膀胱平均受量及V30、V40[3]。

1.3统计学方法

在EXCEL表格中,录入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用百分比(%),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予以卡方(χ2)检查,用()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予以t检查,其中,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针对不同物理计划的参数,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针对PTV靶区参数,PTV平均剂量相对均匀,基本上符合90%等剂量曲线所需要的覆盖要求。相较于3D-CRT,IMRT适形指数较大,对比CI,各物理计划差异显著(P<0.05),而HI并无显著差异(P>0.05)。

针对膀胱受量,3D-CRT各参数明显高于IMRT(P<0.05),而各个IMRT计划参数间无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直肠癌,是一种位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属于消化道恶性肿瘤,如今,关于直肠癌的病因,尚不明确,部分专家、学者经研究分析,认为其可能与饮食习惯、遗传以及社会环境等存在一定联系[4]。早期,直肠癌无典型性症状,随着病情演变,发展至一定程度后,患者可表现出血便、脓血便、腹泻、便秘等症状。目前,肿瘤疾病中,IMRT与3D-CRT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前列腺癌、膀胱癌以及妇科恶性肿瘤等[5]。

三维适形放疗,属于高精度放射治疗,借助CT图像,重建三维肿瘤结构,在立体方向上,致使照射野形状与肿瘤形状达到一致,可降低正常组织受照射剂量,提高肿瘤区照射剂量,保障放疗效果。调强放疗,即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是三维适形放疗的一种类型,要求辐射野内剂量强度,按照一定标准,进行调节。本次研究中,以11例直肠癌患者为对象,均进行IMRT与3D-CRT治疗计划设计,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直肠癌放疗中,相比3D-CRT,IMRT剂量分布更具优越性。

综上所述,针对直肠癌,需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结合患者病史、体质、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科学制定调强放疗计划,保障放疗效果,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曹洋.食管癌患者调强放疗物理计划与三维适形放疗的对比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6,(1):138-139.

[2]刘可佳.直肠癌术后盆腔三维适形放疗、简化调强技术和适形调强放疗的三维剂量学比较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14):60-62.

[3]张晓华.直肠癌术后盆腔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和简化调强放疗的三维剂量学[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148-149.

[4]迟锋,温戈,陈利等.直肠癌术前三维适形和五野及容积弧形调强放疗剂量学比较[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4,21(18):1455-1460.

[5]夏红强,沈文同,金冶宁.直肠癌术后共面等分设野调强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计划的比较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1,18(7):537-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