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剖堵水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展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调剖堵水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展望

高怡玲

胜利油田东胜精攻石油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东营257000

摘要:油田注水开发注水不合理等情况造成层间和层内矛盾,严重影响产量,且导致油田最终采收率降低,调剖堵水成为重要的水害治理方式之一,因此开展调剖堵水技术研究,从油藏工程、化学剂、物理模拟、施工工艺等全方位着手,择选经济效益高调剖技术。

关键词:调剖;堵水;油田注水物理模拟

1油井调剖技术路线及技术关键

1.1技术路线

利用调剖剂的阻力最小进入原则,控制堵剂有选择地进入高含水层,并采用过顶替堵剂的作法,在油井中远井地带建立封堵屏障,“半封堵”高含水层,扩大波及体积,提高油层生产压差,改善油井生产和油层开采状况,达到控水稳油的目的。稠油井调剖技术主要有两种实施方式:①单井油井调剖;②同井组多井调剖。水井调剖主要作用与水井的中近井地带,其扩大的波及面积很难作用到油藏深部,否则,注入剂量很大。油井调剖主要作用于油井的中远井地带,其相当于油藏深部(相对水井而言),其剂量远小于水井深部调剖的剂量。同井组多井油井调剖在某种程度上,可看作水井深部调剖在油井上的分井点实施,其总剂量亦少于水井深部调剖剂量。

2技术关键

2.1堵剂的选择性注入

稠油井调剖技术的关键就在于使堵剂有选择性进入高含水层,其选择性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①、由地层渗透率差异产生的选择性注入因高含水层一般为高渗透层,堵剂必然优先进入高渗透层。②、由相渗透率差异产生的选择性注入油井调剖剂通常为水基堵剂,水基堵剂将优先进入含水饱和度高的高渗透层。③、由高压注水产生的选择性注入调剖前,向油层注一定量的水,使中低渗透层升压,从而使堵剂优先进入难于升压的高渗透层。④、由对应注水井关井泄压产生的选择性注入对应注水井关井后,高渗透层压力比中低渗透层压力下降快,堵剂将优先进入低压的高渗透层。⑤、由低注入速度产生的选择性注入以低注入速度注入的堵剂将优先进入流动阻力最小的高渗透层。其中,重点发展的是③、④、⑤,并且可和油井提液降压相结合。堵剂的选择注入工艺最终是在不动管柱条件下的注入。

2.2选择性堵剂

选择性堵剂是指对水和油有不同流动阻力的化学剂。聚丙烯酰胺及其冻胶、泡沫、松香皂、烃基卤代甲硅烷、聚氨酯、活性稠油、水包稠油和偶合稠油等都属于选择性堵剂。最重要的选择性堵剂是聚丙烯酰胺及其冻胶。聚丙烯酰胺冻胶的选择性堵水机理是类似的。

3水井调剖的发展探讨

针对在高含水阶段反映出重复调剖井逐年增多,调剖效果逐年变差,措施有效期逐年下降的问题,提高调剖工艺技术效果,下步计划在以下几方面。

3.1开展多轮次调剖机理研究,把握调剖时机,延长调剖周期

针对单井调剖次数增多,重复调剖效果逐年变差的问题,从油藏研究着手,开展重复调剖机理研究。主要研究调剖后砂岩表面性质变化、油藏堵剂滞留及吸附性研究、调剖后剩余油分布及水驱变化和水驱规律与调剖有效期的关系。根据研究成果进行调剖配方调整,低成本调剖剂开发或对已有配方进行改进,进行调剖参数优化设计,以求改善调剖效果,延长调剖有效期。

3.2加强水井调剖技术与油藏工程的结合

高含水期油田开发与调整的研究内容可以概况为“认识剩余油,开采剩余油”。在油水分布状况及层间矛盾日趋复杂的情况下,应加强水井调剖技术与油藏工程的结合。长期注水冲刷使储层非均质更加严重,原来的高渗带进一步形成“大孔道”;且因储层非均质和注水倍数的差异,致使“大孔道”发育程度和延伸距离不同,需研究高强度、能定位、可控的深部调堵技术,解决注入水无效循环的难题。

3.3加强调剖和调驱工艺相结合技术研究

小规模化学驱效果优于单纯的调剖措施,因此,需继续加强调剖和调驱技术的结合。调驱现场施工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深部调剖为主要目的,注入调剖堵剂后顶替污水,先将堵剂送入油层深部封堵高渗透条带,扩大波及系数,同时防止后续驱油剂大量流失;第二阶段以驱油为主,将廉价深部驱油体系注入地层,以提高洗油效率。下步开展最佳调驱时机、调剖堵剂和驱油剂用量最优配比等相关研究,提高区块采收率。

3.4开展以调剖为主的油水联动整体优化试验

目前调剖实施方式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堵水调剖主要以单井为主,无法实现对窜流条带的整体封堵,不能改善油藏整体的非均质;二是受成本限制,实施规模太小,没有真正实现地层深部的液流转向。为此,下步开展以整体深部调剖为核心的油水联动工艺技术研究,加强区块整体调堵以及调堵与其他技术的集成应用,即调剖后通过调参、解堵、防砂等措施放大或减少油井生产压差,调配水井注水量,调整平面不同方向的渗流差异,改善油水渗流场,实现均衡水驱,进一步提高区块采收率。

水井调剖工作,走过了初期研究探索阶段、发展和推广应用阶段、完善提高成熟阶段,进入大规模低成本应用阶段,是油田高含水区块控水稳油的重要技术。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今后开展多轮次调剖机理研究,把握调剖时机,延长调剖周期,加强堵水调剖技术与油藏工程的结合,开发低成本,高强度堵剂,开展以调剖为主的油水联动整体优化试验,为油田经济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4未来堵水调剖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4.1加强对于地层含水率比较高的油藏进行描述的技术

为了能够更好的对高含水油藏与特高含水油藏的具体地层条件进行熟悉与把握,应该进一步的去分析高含水地层的油藏描述的技术,尽量去找到一套和地层条件相适合的描述软件,这一软件需要有以下的几种功能:主要是对油藏的平面进行描述;对垂向渗透率场分部进行描述;对储层空隙结构的变化进行描述;对剩余的油分布进行描述;对特高含水层油藏的具体水淹状况进行描述。

4.2加强层条件以及堵水剂自身的适应性

地层条件对堵水剂的适应性有很大的影响,堵水剂的适应性会受到地层条件的变化而产生一定的变化,因此除了应该认真的对新型油田堵水剂进行研究以外,还应该对堵剂适用条件和与地层配伍性与堵水剂性能和应用效果的研究水平加以提升,以此对不同种类的油田可以使用和其相适应的堵水剂进行研究。

4.3加强多轮次堵水调剖效果和堵水剂定位的投放技术

象牙对堵水剂定位投放技术和多轮次堵水调剖效果加以强化,需要做到做好价格低廉以及封堵效果好还有多种堵水剂相互融合使用的数的分析和选择。

5结束语

最近几年,伴随着我国的很多老油田逐渐的引来了一个高含水的开发期,油田的油藏深部产生的不均匀性的矛盾也不断的加深,可是一些特殊性的油田所出现的高含水的问题也显示出了不断加重的情况,这对控水稳油技术的执行产生了非常严酷的考验。对于这种状况需要进一步的去对油田堵水调剖技术的进展以及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给我国老油田的建设总结一些相关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张广政.我国堵水调剖技术的发展及思考[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02):160

[2]刘文龙,张杰,赵英杰,田相雷,路辉.油田化学耐盐堵剂研究进展[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18):30-33

[3]赵梦云,张锁兵,欧阳坚,赵青.国内深部调驱技术研究进展.北京: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油田化学研究所,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