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审美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6
/ 2

艺术设计审美分析

牛艳君

牛艳君(新密市园林局;河南工业大学,河南新密452370)

中图分类号:J5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6-0109-02

摘要:艺术设计作为一种有目的的、有设计的造型活动,不只是技术的过程,同时也是审美的心里过程。无论是设计者的美学构思和创作,还是接受者的审美感受和鉴赏,都是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的多种心里矛盾的统一体。对于艺术设计的审美创作和鉴赏者而言,就不仅需要具备上述四种审美心理因素,还缺少不了艺术设计的审美需要、动机和个性等心理要素。

关键词:感知;想象;情感;理解;个性;设计

一、工业产品:TheLightDrop(水滴灯)

设计师:RafaelMorgan(巴西)

品质卓越的工业产品固然是好的,而具备一定艺术设计感的工业产品更是能使产品本身在实现其使用价值的基础上产生趣味性的升华,因此各类工业产品在设计规划、实施生产和服务运营的过程中,亦是需要诉求艺术美感以达到由内至外的卓越。

总体来说,工业产品的审美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1.直观评价和直接感受的审美。是根据产品外观,或者用户交流体验产生的审美。这一层面的审美来自用户维度的评价,是产品的基础审美,是产品最先应该达到的。

2.深刻理性的审美。是在产品的设计和工程现实允许的情况下,实现产品的各功能细节和配置的平衡之美。这个审美来自设计师的科学技术和工程水准的客观评价。

3.设计理念的审美。是产品的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最有力和最值得尊敬的产品诉求和真正价值的体现。一个具备卓越品质符合科学理性的产品,在是否尊重人性、体现社会责任、蕴藏文化内涵的方面,同样不可或缺。

下面就通过这三个层面对“水滴灯”进行审美分析。

1.外观审美。

按照风格的差异,可以简单地把灯具分为欧式灯、中式灯、美式灯、现代灯。根据资料介绍,这款“水滴灯”即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现代灯具。水龙头和水滴在日常生活中本是平平常常不惊不奇的,但设计师把这些普通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并且赋予其新的表意和功能,整个物件就变得不再普通,甚至是令人啧啧称奇的。

另一方面,根据产品的外观特征,造型可分为三类:模仿;变形;抽象。由此看来,此款“水滴灯”只是套用了水龙头的自然造型,对水滴进行了简单的变形再加以组合,就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独特灯具。其外观造型虽并无过多奇异变化,却使人眼前一亮,散发着足够的彰显力和震撼感。

2.理性审美。

想必看到这款“水滴灯”的人们都能猜到,其照明开关配置应该是在水龙头上,事实也正是如此。就和水龙头能够通过不同方向的旋转取水停水一样,这款“水滴灯”也是通过对其水龙头造型的开关进行旋转以实现开灯灭灯的命令。由此可见,其操作性非常符合人们的潜意识习惯,令人能够使用自如。

3.理念审美。

“水滴灯”的设计师RafaelMorgan在官网里针对这款灯具如是说:“TheLightDropissupposedtomakepeoplethinkabouthowwearedealingwithournaturalresources,inthisparticularcase,thewater,whichisthemainsourceofenergyforeverylivingorganisminthisfantasticworld。Waterisenergyindeed。Ireallyhopethatpeoplereallygetmymessage。”

其大意就是希望人们在使用这款灯的时候,能够由于他直白的外观表意产生一种环境资源缺失的危机感,从而使自己产生节约用水的行为。这何尝不是一种奇妙的潜在联系,由发自内心的设计所带来的神秘力量。

二、视觉艺术:Animals’Eyes(摄影)

摄影是光的艺术,用光线、线条、影像有机地组合,通过画面把空间感、立体感、质感、运动感、节奏感表达出来。镜头是摄影师交流的武器,是自己身体的一种延伸。

摄影师:SurenManvelyan(亚美尼亚)

世界摄影史是摄影摆脱绘画,形成独立的艺术手段的斗争过程。摄影发展到今天,无论从摄影器材、参与人数、摄影技术、画面风格来说,都已经进入了一个比较辉煌的时期。由于拍摄器材达到了一定程度的技术支持,因此除了人们所熟知的人物、风景、纪实等摄影类别,当今又有一种另类的摄影风潮悄然兴起——微距摄影。

微距摄影是近距离捕捉画面的技术,专门从事这项技术的人通常还会使用特殊的镜头,这些镜头擅于捕捉微小动物或物体的细节。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这些微小的细节常常被肉眼所忽视,但得益于微距摄影技术,我们可以欣赏到更多的细节画面。

SurenManvelyan是一名出色的摄影师,他曾推出过一组惊人的人眼超近距离摄影《你美丽的眼睛》。Suren发布的《动物的眼睛》这组作品,由于其超近距离的拍摄角度令人感到逼迫和震撼。一方面,它们有力地说明了最自然即是最美丽,另一方面,Suren也是通过这些美得让人瞠目的眼睛告诫人们动物需要更加安全、自然地存在。

三、室内设计:anzas(舞蹈工作室)为例

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延伸”,也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生活、科学和艺术三方面的内容。一间尚未装修的毛坯房在室内设计师的手中就如同一张白纸,铺墨着色后,或体现着业主的风格,或透着设计师的风格。

室内艺术设计是艺术文化知识与室内设计之间的融会贯通,一般需遵循以下原则:

1.功能性设计原则:满足使用者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以及整个室内空间功能设计必须层次分明、统一协调、简单实用、朴素而又不过分奢华;

2.室内空间的整体性设计原则:做室内设计规划时,必须了解使用者的文化与社会背景,选择适合他们的社会身份的艺术设计风格。也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设计知识做一点改动和调整,使他们焕然一新独具一格;

3.经济承受性原则:

4.视觉审美的原则;

5.生态和环保性原则。

设计师:堤由匡(日本)

在这个舞蹈工作室中,设计师堤由匡用很多的点阵排布到镜子上营造出迷雾的效果,使房间有一种场景感,让舞蹈者身临其境。

深色的木纹拼接地板成为了空间中实的部分,而镜面贴纸使空间融合,分不清边界,让有限的房间产生了悠远的深度。

可以想象,舞者在这样的房间内会因为迷雾的错觉和悠远的视觉更加怡然自得,全身心得以放松。

总之,设计的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产品形态和艺术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因此审美设计没有极致和终点。正如包豪斯的旗手格罗皮乌斯在《全面建筑观》中所指出的:“历史表明,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谁要是以为自己发现了‘永恒的美’,他就一定会陷于模仿和停滞不前。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艺术设计审美基础》顾建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艺术与视知觉》[美]鲁道夫?阿恩海姆,滕守尧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艺术设计美学》陈望衡,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

[4]《艺术与错觉(图画再现的心理学研究)》(英)E.H.贡布里希著(林夕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5]《设计符号应用解析》王书万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

[6]《艺术美学导论》张黔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7]《思维设计--造型艺术与思维创意》(荷)田崴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

[8]《广告设计的艺术构思与表现》李克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年)

[9]《艺术设计美学》陈望衡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

[10]《设计调查》李乐山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作者简介:牛艳君: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