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1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分析

庞玉栋车晓芹

【关键词】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甲状腺结节;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10-0049-01

甲状腺结节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外科疾病,发病率相对较高,针对此类病症,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治疗方式是进行手术切除。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术虽然也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但是对损伤患者的神经系统或者血管,患者治疗后会出现大出血以及窒息等多种并发症,手术切口也比较大,对患者外形也会造成严重影响。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具有切口小、外观影响不大等优势[1]。本文针对甲状腺结节的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的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具体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从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各40例,所有患者均确诊为甲状腺良性肿瘤,主要分为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瘤,均签署本院编制的知情同意书。对照组患者:男26例,女14例,年龄30-55岁,平均年龄(42.50±1.13)岁,对照组患者:男18例,女22例,年龄31-56岁,平均年龄(43.50±1.29)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在患者胸骨切迹上横向切口,切口大小为8-9cm,将患者的颈阔肌和颈深筋膜切开,分离甲状腺外科被膜,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切除,切除后进行引流缝合。

1.2.2观察组

在胸口切迹上方2cm的位置,切口为患者颈部皮肤褶皱,切口3cm左右大小,切开皮肤,将患者皮瓣膜游离,将患者颈白线沿着甲状软骨和胸骨上窝纵向切开,使得甲状腺充分暴露,探测患者甲状腺病变情况,在腺体预定切除线下切除甲状腺,术后进行引流和伤口缝合[2]。

1.3观察指标

通过对比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评价患者治疗效果。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例如:手术切口疼痛、喉返神经损伤、皮下水肿等发生情况,从而评价患者治疗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计量资料为患者手术指标,用()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为并发症发生率,用(n,%)表示,卡方检验。使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表示为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

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评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评定手术相关指标()

3.讨论

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治疗,存在很多问题,不仅在患者颈部皮肤切口比较大,还会因为患者颈部神经分布复杂出现误伤。由于手术中出血量较多,创口较大,容易破坏患者淋巴管回流和颈前血管的正常。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手术因为患者切口较大,会出现切口粘连等现象,不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本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指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表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具体原因如下:①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沿着患者皮肤褶皱进行切口手术,缩短切口大小,在手术过程中不需要进行周围腺体的切除,对甲状旁腺没有重要影响,减少了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和手术时间。②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在保留甲状腺的前提下,缩小了切口创面,有效降低了患者的出血量,保持患者具有原有的生理功能,减轻了患者的不适感,缩短了患者的恢复时间,充分体现了微创手术的优势,不仅有效控制率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出血量,还促进了患者术后快速恢复,在临床医学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3]。

综上所述,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仅改善了患者的手术指标,还有效降低了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医学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孙淑辉.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3):35+38.

[2]靖帅,蔡晓博,徐成钢.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05):42-43.

[3]甘霖,曹铸敏.甲状腺结节患者应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8,24(05):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