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63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分析

石慧

石慧(黎平县人民医院贵州黎平557300)

【中图分类号】R7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7-0282-02

【摘要】目的了解黎平县出生缺陷情况,为做好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分析黎平县人民医院2007~2011年出生缺陷监测资料。结果监测围产儿6240例,出生缺陷63例,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10.10/‰,出生缺陷前3位原因为多指(趾)、唇腭裂和耳畸形,出生缺陷与围绕生儿性别无关,母亲年龄为20~29岁的围产儿出生缺陷率高。结论搞好三级预防,加强健康教育宣教工作,预防出生缺陷发生。

【关键词】出生缺陷监测控制措施

出生缺陷是指孩子出生前,胎儿就已经发生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异常或代谢缺陷所致的异常,形态结构异常表现为先天畸形,表现为指趾增多或缺如,唇、腭裂,头面部异常等,甚至两性,是导致早产、死胎、死产、低体重儿、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出生缺陷存活的畸形儿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学生的负担,直接影响出生人口素质,与社会文明的发展不协调。为了解黎平县人民医院对出生缺陷监测情况,为准确掌握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为实施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黎平县人民医院2007~2011年出生缺陷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黎平县人民医院妇产科2007年1月~2011年12月《出生缺陷儿报告卡》和《围产儿季报表》[1]。

1.2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χ2检测,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出生缺陷发生率

2007年1月~2011年12月,黎平县人民医院共监测围产儿6240例,出生缺陷63例,出生缺陷率为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0.10/‰(63/6240),详见表1。

表163例围产儿出生畸形监测情况(例)

年度围产儿数出生缺陷数发生率(/‰)

2007591813.54

2008724811.05

200910171413.77

20101545117.12

20111767169.05

2012596610.07

合计62406310.10

χ2值-3.70

P值0.59-

2.2出生缺陷类型

2007年1月~2011年12月黎平县人民医院共监测出生缺陷15病种,63例,其详细出生缺陷项目、发生例数、构成比和排位情况详见表2。

表227例新生儿出生畸形情况(例)

排位项目例数构成比

1多指(趾)1320.63

2唇腭裂1219.05

3耳畸形711.11

4头颅畸形57.94

5脑积水46.35

5内脏畸形46.35

6指(趾)缺如34.76

6脊柱畸形34.76

6阴道畸形34.76

6海豹儿34.76

7胸廓畸形23.17

8先心病11.59

8肾积水11.59

8两性人11.59

8足畸形11.59

合计-63100

2.3围产儿性别与出生缺陷关系

被监测的6240例围生儿,男婴3283例,监测出生缺陷34例,男婴出生缺陷发生率103.56%(34/万);女婴2957例,监测出生缺陷29例,女婴出生缺陷发生率为98.07/万(29/2957)。男女婴出生缺陷之比为1.17:1,出生缺陷发生率无差别(χ2=0.05,P=0.83)。

2.4母亲年龄与围生儿出生缺陷的关系

63例出生缺陷围产儿中,母亲年龄<20岁2例,20~24岁29例,25~29岁22例,30~34岁6例,35~39岁3例,≥40~岁1例。既母亲是生育高峰年龄,围产儿发生出生缺陷的病例数多。

表3产妇年龄与出生缺陷发生率(例)

年龄排位出生缺陷数发生率(‰)

<20523.17

20~12946.03

25~22234.92

30~369.52

35~434.76

40~611.59

合计-63100

2.5孕妇孕期患病或用药情况

出生缺陷的发生,与产妇的身体健康有着密切关系,孕期生病与用药都会对胎儿造成一定的影响。63例围产儿的母亲,受孕期间患“感冒”10人,服药3人,具体用药不详。接触有害物质或有害因素的2人。

3讨论

黎平县人民医院自2007年监测出生缺陷以来,共监测出生缺陷儿63例,其中以多指(趾)患儿最多(29例),其次为唇腭裂(22例),第3位为耳部畸形(6例),前3位原因占出生缺陷患儿总数的50.79%。

监测的63例出生缺陷病例中,单项缺陷59例,占93.65%,多项缺陷4例,占6.35%;缺陷为增生部位(如多手指)13例,占20.63%;器官缺如儿3例,占4.76%;畸形儿45例,占69.84%;两性儿1例,占1.59%。

63例围产儿出生畸形患者中,男婴多于女婴,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0.05,P=0.83),说明出生缺陷与围产儿的性别关系不大。

63例出生缺陷儿母亲年龄20~29岁51例,占出生缺陷总病例数的80.95%,这一年龄段是母亲生育高峰年龄,发生缺陷的患儿多。

63例出生缺陷儿的母亲,在受孕期间患“感冒”者有10人,其中服药3人,具体用药不详。接触有害物质或有害因素的2人,是否对围产儿出生缺陷有影响,值得进一步探讨。

影响出生缺陷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药物因素。生物因素有病原体通过胎盘绒毛屏障或子宫上行感染胎儿,有弓形体、风湿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肝炎病毒和梅毒螺旋体等。化学因素有农药如敌敌畏、敌百虫、有机录、有机汞、苯氧酸类除草剂及铅、汞、锰、铝等重金属和氯乙烯、氯丁乙烯、丙烯晴等高分子化合物等。物理因素的辐射可引起染色体变异导致胎儿畸形。药物因素的抗肿瘤药,链霉素类和激素类[2-3]。

出生缺陷干预分为三级,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预防出生缺陷发生,包括婚前医学检查,遗传咨询、最佳生育年龄、孕早期保健、合理营养、预防感染、谨慎用药、戒烟戒酒、避免接触放射线和有毒物质等措施,孕前3个月适当补充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禁止近亲婚育。二级预防是减少出生缺陷儿,在孕期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采取措施,以预防出生缺陷儿的出生,孕早期(12~14周、20~22周)、孕中期(32周)各做B超检测1次。三级预防是对新生儿筛查,对缺陷儿早诊断、早治疗,选择最佳手术矫正时机,降低缺陷儿给家庭造成的负担[4]。其一、二级预防是重点,即做好婚前、孕前和孕期干预,降低出生缺陷儿的比率,三级预防是已经出现的缺陷,早诊断与早治疗。

参考文献

[1]杨松静.6113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8):1039-1040.

[2]李延华,王玉荣,王秀文.承德市2003-2007年出生缺陷监测分析[J].实用医学学杂,2008,24(15):2705-2707.

[3]温素珍,李文婷.仁化县2004年-2009年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2,15(4):49-51.

[4]汤雪娟,刘霞,杨江帆.等.1990-2008年出生的先天畸形围生儿死亡监测分析[J].浙江医学,2011,33(1):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