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量清单招标模式下全目标工程造价集成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工程量清单招标模式下全目标工程造价集成管理

杜智华

杜智华

青海黄河水利水电设计咨询有限公司青海省西宁市810000

【摘要】作为全面造价管理的组成部分之一,全目标工程造价集成管理决定了后期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基本走向,这对于造价工程师、造价咨询单位和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是全新的发展课题。从工程量清单招标模式的内容来看,是指招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由招标单位统一提供,而投标单位则将此视为投标报价的重要依据并结合投标单位实际技术管理水平、工程项目特点和项目风险情况等对单价和总价予以确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投标。工程量清单招标是当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通行做法,作为一种全新的工程费用计算方法,工程量清单计价在优化建筑市场法律制度实施和完善工程造价管理方面有着突出优势,本文针对工程量清单招标模式下的全目标工程造价集成管理问题展开了系统论述。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招标模式;全目标;造价管理

1.引言

当前以定额计价为主的传统招标模式已然难以达到工程造价管理的全新需求,在工程建筑中《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全面实施,凭借自身量价分离、国际通用和市场价格等优势工程量清单招标模式正得到广泛应用,2008年7月,随着《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发布,进一步规范了工程量清单的使用原则,这对于全目标工程造价集成管理的实施效果是重要的保证。基于如此,如何以工程量清单招标模式特点为依据展开全目标工程造价控制是解决工程造价管理问题、提升造价集成管理质量的关键环节。

2.工程量清单招标模式的特点

首先,工程量清单模式是工程“质”与“量”的有效结合。从工程工期、造价及质量三者之间的联系来看,报价过程需要将质量和工期因素考虑其中,利用工程量清单招标模式借助对调整报价体现工期、质量以及成本之间的必然联系。

其次,工程量清单招标模式是对工程风险的有效分担。复杂性是建筑工程的显著特征,除了工程变更多和建设周期长之外,建筑工程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建设风险。工程量清单报价方式的采用使得投标单位仅仅对所报单价和成本负责,计算错误或是工程量变更则不在投标单位的责任范围内,这是责权利对等关系在风险分担中的体现。

最后,工程量清单招标是管理和控制标底的重要方面。传统招标投标方法当中的标底管理十分关键,同时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也表现为标底的正确与否和保密程度。工程量清单招标方法的运用使得工程量趋于公开化,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之一,标底控制仅仅是保证报价不超过工程概算,这与评标的实施过程并无直接关联,破除了标底泄露和标底准确性对评标过程的影响。

可见,相较于传统定额计价招标模式而言工程量清单招标模式有着本质化区别,因此对应的工程造价控制实施也有着明显的差异性,从工程项目招投标目标分析,工程量清单模式下全目标工程造价集成管理的实施需要以工程造价控制的方式和需求为依据,从工程设计、招标、施工和竣工等阶段提高工程造价集成管理的有效性。

3.工程量清单招标模式下全目标工程造价集成管理的实施

3.1设计阶段造价集成管理

工程量清单招标模式下设计阶段工程造价集成管理的实施需要明细清单编制,以相关技术文档和设计图纸为依据保证明细清单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建设单位需要在工程设计阶段采取方案竞选或是设计招标等形式对优秀设计单位进行筛选,在深入监督中提高设计工作的深度。初步完成设计方案后需要组织专家会审设计方案,提升方案会审的合理性,完善材料及设备选用等问题,针对其中不足的地方由设计单位加以更正和改善,这对于明细清单而言是重要的依据。除此之外,通过减少施工过程设计变更也能够最大程度控制资源浪费问题,减少施工索赔发生率。

3.2招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

通过委托聘用有资质的中介机构或是专业人员开展招标前期的市场调研工作,在掌握同类工程价格后完成大型工程材料价格库的建立,这对于标底价编制而言是不可缺少的价格依据。作为投标报价和招标工程标底编制的根据,工程量清单和工程造价控制之间有着必然联系,这同时也是工程造价集成管理的关键环节。从我国相关工程量计算规则、技术规范及施工现象情况考虑,本着不留缺口、不漏项的原则严格控制暂定项目,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追加问题。考虑到工程量清单的重要性,工程量清单进行编制时需要选择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中介机构,以保证标底的准确性,降低工程变更造成的索赔发生率,这是招标阶段工程造价集成管理需要关注的问题。工程量清单编制应当以工程项目资料为根据,与设计图纸和业主意图相结合严格控制工程变更。此外,评标阶段通常使用的是最低价中标法,通过基准价设置向底价中标的转化尽可能避免低于成本价中标的问题,这主要是考虑到成本报价过低会造成利益驱使下施工单位索赔要求增加问题,避免其中施工质量恶劣和严重偷工减料等现象的发生,减少后期运营过程中工程安全隐患的存在。

3.3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考虑到工程施工阶段的灵活性与特殊性特征,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实施显得较为困难,这一阶段工程造价集成管理的落实可从工程变更管理控制和加强现场签证两个方面着手,降低利益驱使引起的设计变更问题,一些项目确实需要进行变更的,需要对其中的变更价款、工程量和变更程序等展开计量与验收,提高索赔事项处理的及时性,原范围外工程变更的发生应当在审计部门和预算部门的配合下完成现场签证,通过准确、客观、及时的现场签证融合工程施工的特殊性,针对一些隐蔽工程可能有交叉作业存在的一旦工序结束之后便很难核实相关数据资料,这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做好相关记录,明确现场签证的具体范围,确定项目签证的内容,并对综合单价内已经包含哪些工作内容予以确定。

3.4竣工阶段造价集成管理

作为工程造价集成管理的最后环节,工程竣工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这一阶段施工单位对于工程量清单漏算和少算的部分会提出索赔,而欣然接受工程量清单中多算的部分,这与其中的利益问题有着密切联系。基于如此,竣工阶段针对工程量清单的决算与审计需要以工程施工跟踪审计为依据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在与现场情况进行比对后保证竣工图的准确性,认真计算实际工程量,核减某种原因无法实施的项目,对应工程变更项目增减对工程量增减情况进行核实,并完成实际工程造价的计算,专业建设单位人员在完成决算初审后由中介机构完成审核。若是工程量清单中分项工程增加并无对应的单价,则就需要对增加的项目进行重点核实,规定单价调整方法。针对其中的清单漏项问题需要分析具体的原因,尽可能避免附属工作造成的重复报价问题。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量清单招标方式的采用使得工程量复核的执行过程更加全面,考虑到国内工程招标中针对工程量清单招标方法的应用尚未得到普及,因此为了更好地完善这一国际通行做法,需要在积累经验的同时积极与我国工程建设体制改革和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相结合,通过新方法的尝试凸显建筑市场竞争秩序的公开与平等,塑造更加优越的建筑市场环境。需要注意的是,我国范围内工程量清单招标模式的实施代替了传统定额计价招标模式,“量价分离”市场模式的落实真正做到与国际惯例相接轨,无论是从这一工程招标模式的实用性还是合理性来分析,其发展前景都极为广阔,这就需要工程招标环节做好工程量清单招标模式下的全目标工程造价集成管理工作,全面控制工程造价的实施过程。

参考文献:

[1]付红阳,温道云.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3,(01):129-131.

[2]饶武,李斌汉.论工程量清单计价及其推广意义[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3,(01):61-62.

[3]周勇.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势在必行[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3,(03):8-11.

作者简介:杜智华(1992—),女,技术员,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学士,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概预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