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6-16
/ 1

循证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分析

王小菊邱春燕

王小菊邱春燕

(兴国县人民医院江西兴国342400)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120例颅脑外伤患者,按照奇偶数抽取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则予以循证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Barther指数评分、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Barther指数评分优于对照组,研究组认知、运动和功能综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明显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加强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颅脑外伤;康复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1-0260-01

颅脑外伤因外界暴力而出现的头部损伤症状,未及时予以合理治疗护理[1],往往引发不良症状。本文选取120例颅脑外伤患者,分析循证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120例颅脑外伤患者,按照奇偶数抽取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20-53岁,平均年龄(31.4±3.8)岁。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21-52岁,平均年龄(30.8±3.5)岁。两组患者基础治疗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临床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病情进展、意识是否清醒等,病情保持稳定后及时予以康复护理。研究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护理人员按照护理存在问题分析文献资料,使得理论资料与临床相结合,制定合适的护理方案,包括①体位护理:使得患者处于适宜体位,以防止伸肌痉挛、屈肌,对肢体功能产生不良作用,仰卧,头偏往一侧,头、肩、肘、膝等处可予以软垫支撑,手放棉团,各处肢体关节处于舒展位,防止挛缩。定期变化体位,防止压疮。②肢体护理:患者病情平稳后对肢体合理康复护理,经抚摩对肌肉按摩,配合按推,防止肌萎缩、痉挛。关节予以被动运动,注意轻缓,幅度缓慢增大,且观察患者如有异常,及时停止护理并合理处理。③语言和运动功能训练:意识清晰后出现语言功能障碍时,尽早开展语言训练,通过撅嘴、鼓腮等动作练习,鼓励多说话,纠正发音,刺激语感。④生活能力训练:患者具有一定肢体功能恢复时,可训练其独立生活能力,由帮助到独立完成,培养独立日常生活能力。

1.3临床指标

Barthel指数评定[2]:完全完成:日常生活活动>60分,基本完成:41-60分,部分完成:20-40分,完全帮助完成:<20分。功能综合评定方法,量表有18项,每项1-6级评分,认知功能的5项,运动功能13项,分值越高综合功能越好[3]。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SPSS17.0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完全完成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完全帮助完成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研究组患者在护理后认知、运动、功能综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循证护理可使得最佳研究成果或证据在临床中得以实践应用,定义为:慎重、准确、明智地使用目前最好研究依据,且按照护理人员自身技能及临床经验,综合患者自身价值、愿望与具体状况,三者有效结合而制订合理护理方案。循证护理使得过去单纯凭借经验与直觉而开展护理方法得到有效变化,对文献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取精华,去糟粕,使得先进护理方法在临床中得到有效应用,增强护理合理性,提高护理质量,促使护理人员能够进行积极钻研[4]。在本文研究中,研究组护理后Barther指数评分完全完成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且F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颅脑外伤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够促使机体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才奋.循证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康复期的作用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1):124-126.

[2]崔永英,王珍娥.循证护理概念的提出及发展[J].中华医师杂志,2012,42(1):26-29.

[3]杨慧娟,梁秀婷,曹玉萍.颅脑外伤病人早期康复功能训练及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1,2(6):170.

[4]赵龙娜.浅谈重度颅脑外伤的护理问题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8):4522-4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