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数据审核及异常数据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环境监测数据审核及异常数据分析

黄国坚

鹤山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广东鹤山529700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环境监测数据的审核及异常数据判别处理展开了探讨,介绍了原始记录的填写要求及填写方法,并对监测数据的审核方法作了详细的阐述,给出了异常数据的判别要点,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环境监测;数据;探讨

0前言

准确、可靠、可比的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科学研究工作的基础,是环境管理的依据。而在如今强调环境保护的大社会背景下,环境监测更是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大帮助,因此,就必须要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基于此,本文就环境监测数据的审核及异常数据判别处理进行了探讨,相信对保障监测数据的准确科学性能有一定帮助。

1原始记录的填写

原始记录是通过一定的表格形式,对环境监测各项活动和业务活动所做的最初的数字或文字的记载。它是环境监测各项活动的客观反映,是未经过加工整理的第一手资料。因为现场监测的条件较为恶劣且具有不确定性,而原始记录是日后综合分析监测结果与相关数据的重要原始资料。因此,保证原始记录能在第一时间内及时、完整、规范的填写,也是监测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1.1填写要素

现在很多监测单位的原始记录表格设计过于简单,缺少许多重要内容,不能全面反映现场监测的所有信息。以地表水采样来说,一份完整的现场监测原始记录应该包括项目名称、采样日期、河(湖)名称、断面名称、采样深度、监测因子、样品编号、样品数量、感官描述(颜色、气味、油迹等)、样品保存剂添加情况、采样点周围情况描述(有无明显污染源等)等信息。如有需要现场测定的项目,如pH、溶解氧、电导率等,还应填写分析方法及标准、分析仪器名称(型号)、仪器编号、PH缓冲液值、水温、大气压、测试结果等。

1.2填写要求

所谓原始记录,就是要保持记录的内容及相关信息的原始性。现场监测过程中所有的相关信息均应由监测人员在现场将监测数据填入相应的记录表中,如果监测数据可以由监测仪器打印(如噪声、SO2、NOX等),应将打印数据打印出来并附在原始记录表上。

由于原始记录表格设计不完善,加之有的现场监测人员责任心不强,存在现场监测人员将监测数据记录在别的纸上,甚至是不在现场填写原始记录回头再根据记忆补填的现象。这样就会造成现场信息不完整、监测数据不准确的结果,也不符合计量认证的要求。所以,在进行现场监测的时候,监测人员一定要及时、准确、完整、规范的填写现场监测原始记录。原始记录不得随意涂改,如果在记录中发生错误,只允许监测人员采取划改的方式更正,并且在更改处签名或盖章以示负责,原则上每页原始记录划改不得超过3处。

2现场监测数据的审核方法

现场监测数据的审核,是指对现场监测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是否符合监测标准和技术规范,原始记录正确与否的核查,使监测数据获得有效监控。环境监测数据的审核水平,代表着审核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也代表着监测站的技术水平,对环境监测的报告出具及监测质量控制有着重要意义。

2.1原始记录是否填写完整

原始记录的审核首先应审核记录信息是否填写完整,除记录实测数据以外,还应记录一些辅助参数,如水质样品添加固定剂的种类与量、气象参数、样品的性状、采样量、气样保存方法及条件、监测的时段等。往往一页原始记录上监测人员容易忽视重复填写的内容,如监测污染因子、样品的性状(气味、颜色等)、监测日期等。原始记录上的相应空格应按照要求填写完整。其次应注意填写的内容是否正确,如样品的取样量、流量、取样条件等是否与标准中或技术规范中规定的相同。再次,应关注相应的计算结果是否按照相应的规范执行,如取样的标态体积、污染物的实测浓度、烟气密度、标态气量等。

2.2计算公式是否准确

除去在现场可以直接填写的记录,在监测结果中有部分数据是通过原始记录的几个基本参数共同计算而得到。那么针对这部分监测结果审核时,应结合原始记录与相应的执行的标准或规范,通过正确的公式进行计算。

审核这部分数据时,首先应注意参与计算的基本参数的数值是否与原始记录上相符,其次应注意计算的公式是否正确,如标准体积的计算、颗粒物或气态污染物浓度的折算、烟气密度、流速、流量的计算以及过量空气系数等。其次应该注意针对不同的标准、规范会有不同的固定的折算系数,审核时应注意折算系数的应用是否正确,最后应关注有效位数的修约。常见的折算系数见表1。

表1环境监测常用折算系数表

2.3原始记录细节的把握

在进行现场监测原始记录审核的时候,除了关注上面的两点以外,还应注意对原始记录中的细节把握,在遇到异常数据的时候,审核人员可以通过一些细节的描述对现场监测情况有个大概的了解。比如通过对污染物治理设施的型号规模、处理能力、监测期间的实际运行情况等描述,可以判断出该治理设施处理效率的一个范围。另外,加强对监测点周围情况、污染物排放规律、被测企业的实际生产负荷等信息的了解,也有助于审核人员对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及合理性进行判别。

3异常数据的判别

3.1结合历史数据进行判别

各级环境监测站对其管理区域内的环境空气及地表水等环境质量都会进行长期的跟踪监测,形成较为全面的数据库。各种环境监测数据有着其自身的规律性和稳定性,审核人员在进行此类监测数据的审核时候,如果发现监测数据异常偏高或者偏低,首先应了解现场监测期间监测点周围环境情况。比如地表水采样时候,采样点位布设在河道闸口的下游不远处,采样时正好处于开闸期间,则会造成SS的异常偏高。再比如环境空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数据偏离正常值,则要考虑监测期间周围机动车尾气的影响,而氯化氢的监测结果则受到采样容器的洗涤方法及对空气中含氯离子颗粒的过滤情况影响。审核人员在掌握相关的历史数据以及对现场监测有一定经验的条件下,可以对异常数据有一个直观快速的判断。

3.2按照相似性进行判别

针对某一被测单位一套数据进行审核时,可利用同类监测对象的环境统计资料作类比分析。两个工厂产品相同,工艺条件相似,其污染物性质、成分、排污状况大致都在一个范围波动,准确掌握其中一个工厂的污染源监测数据,对另一个工厂的排污监测数据的审核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结合其他环境要素,综合分析监测数据。

3.3根据逻辑关系进行判别

监测数据审核过程中,既要考虑整体,又要考虑各监测因子之间应该存在的逻辑关系。很多环节监测数据中都存在着横向和纵向的关系,在进行数据审核过程中可以利用数据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判别,从而发现监测数据中明显不合逻辑的数据。从理论上来说,污染物处理设施出口的污染物浓度肯定低于进口浓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会遇到数据倒挂的现象。比如对某车间的废气中苯含量进行监测时,处理设施出口浓度高于进口浓度。针对这一现象,在排除了监测人员现场操作不规范的情况外,到被测企业实地查看以后发现,该处理设施内用于苯吸附的活性炭早已过期,已经起不到吸附效果,反而因为活性炭上的苯浓度过高,经过引风机以后有部分的苯被带出,这样就造成了监测数据前低后高的现象。经过更换活性炭以后,监测数据恢复正常。

在进行某燃煤锅炉除尘及脱硫效率测试的时候发现,烟气中的氧含量过高,达到18%左右,明显偏离锅炉正常运行时候的烟气中氧含量。该锅炉的除尘设施为砖混结构的老式水膜除尘器,针对这种情况,审核人员首先应考虑是系统漏风造成的氧含量异常。经过现场仔细检查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该除尘器由于修筑时间较长,顶部开裂,从而造成大量的空气进入。

4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数据作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有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要保障监测数据的准确和科学,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测工作的进行,以确保监测所得数据准确、科学。

参考文献:

[1]李志明.环境监测数据审核及异常数据的处理[J].新疆环境保护.2013(02).

[2]李秀琴.环境监测数据审核及异常数据的处理[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