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肝论治失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从肝论治失眠

孙丹胡幽兰李小静

孙丹胡幽兰李小静

成都中医药大学610075

摘要:失眠病因虽多,病机总以阴虚阳盛,阴阳不交为主。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人们承受的精神心理压力增加,情绪波动也较大。以失眠为主症的患者,多表现有情绪变化或精神刺激,而此类表现多与肝的功能关系密切。因此,临床上临证施治首当从肝论治,结合脏腑气血辨证,兼顾调理其他脏腑,才能收到更为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失眠,从肝论治,

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其表现为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min)、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大于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h),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1]。而失眠的发生与异常情绪常相互伴随,“七情致病,必由肝起”,因而失眠可以从肝入手来谈论失眠的病因病机以及针灸的选穴。

1、肝与失眠病因病机分析:

1.1肝藏血功能失调致失眠:“肝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功能。王冰注解《素问》时曰:“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行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肝储藏充足的血液,故肝魂才有所居;肝根据生理需求调节血量,将血液上输于心,则心有所养,神有所居,心阳入于阴,人才有正常的睡眠。若肝之藏血功能失调,阴血不足,则魂无所居,心神失养,导致失眠。唐容川在《血证论》中谈到:“肝病不寐者,肝藏魂,人寤则魂游于目,寐则魂返于肝。若阳浮于外,魂不入肝,则不寐”。可见,肝藏血与睡眠具有密切的关系。临床上从调肝血来治疗失眠者,收效颇丰。许良等[2]将41例失眠症患者采用自拟平肝活血方治疗,药物组成:柴胡10g,煅牡蛎30g,郁金15g,白芍15g,丹参30g,合欢皮30g,蝉蜕6g,益智仁30g,1剂,疗程6周,治疗前后疗效显著差异。王琦[3]治疗失眠,重视从肝调治,常以“调肝安魂”“交通阴阳”八字为治疗纲领。失眠证属肝郁血虚者以逍遥散加甘松、合欢皮之属,以解郁养血;肝郁化火者用丹栀逍遥散加珍珠母之属,清解肝热、宁肝安魂;肝胃不和者用抑肝散,抑肝健脾,收效甚好。

1.2肝主疏泄功能失调致失眠《素问》云:“百病生于气也”。中医理论认为肝主疏泄,其疏泄功能可调畅情志,乃气机升降之枢纽,人体五脏六腑及精、气、血、津液、神都必须在肝疏泄功能正常的条件下,发挥各自的作用。《血证论》中曰:“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肝主疏泄正常,肝气调畅,营血归肝,血有所藏,魂有所居,故能寐。若肝之疏泄失常,肝郁日久,肝血暗耗,心血不足;或郁久化火,耗伤心血,心失所养,神魂不守,则发不寐,即肝郁血虚证。《辨证录?不寐门》中曰:“气郁既久,则肝气不舒,肝气不舒,则肝血必耗,肝血既耗,则木中之血上不能润于心,则不寐。”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气滞又可致血行不畅,血脉瘀阻,肝魂失养则不寐,即肝郁血瘀证。如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提出“夜寐多梦是血瘀”。肝又为刚脏,主动主升,气机郁滞日久,气有余便是火,气郁化火,灼伤阴液,导致阳气盛而阴气虚,阳不入阴则不寐。出现肝火上扰神明,则烦躁、易怒、多梦、辗转难眠,即肝郁化火证。《素问?刺热论》曰:“肝热病者……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若肝之疏泄太过,则易产生精神亢奋,出现急燥、易怒、失眠、惊惕等症,即肝阳上亢证。若精神刺激或情志所伤,致肝郁气滞,津液输布障碍,日久郁而化火,灼津为痰;或肝郁乘脾犯胃,脾胃运化失司,痰壅遏于中焦化热上扰,以致不寐,即肝郁痰阻证。王霖泽[4]等临床治疗失眠常以脏腑辨证,尤重疏肝理气、调畅情志。治疗时在宁心安神基础上,从肝论治,以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为要。疏肝理气治失眠之实证,常用药物有柴胡、香附、枳壳、茯苓、陈皮、竹茹等。疏肝养血治失眠之虚证,常用药物有当归、白芍、党参、黄芪、酸枣仁、肉桂、夜交藤等。符文彬[5]认为,失眠本源于脑,与肝关系密切,而非独责于心。并提出调肝气、安脑神的针灸治疗失眠基本法则,具体为:①取督脉经穴以养脑安神;②取任脉穴位以固本理气;③取四关穴以调理肝气;④取八脉交会穴以交会上下经气;⑤结合皮内针以延长疗效。临床上运用此法则治疗失眠证疗效确切。严晓慧[6]用“调卫疏肝法”推拿治疗痰热内扰型不寐28例,操作方法是推印堂至神庭,再推印堂沿眉至眉梢,逆向重推阳晓脉,顺向轻推阴晓脉,直擦膀胱经,推任脉从天突推至气海,掌摩腹部,及配合穴位按揉。结果临床治愈15例,占53.57%,显效6例,占21.43%,有效率92.86%。

从肝论治失眠着重强调情志失调成为现代人们失眠的主要原因,这可以指导我们临床选方选穴,在治疗各型失眠时,配以调肝疏肝穴位以提高临床疗效,这对于治疗失眠尤其是现代人失眠的治疗提供了很好的诊治思路。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45(7):534-540.

[2]许良,黄景斌,王国华.平肝活血方治疗失眠症41例疗效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44(6):70-71.

[3]姜敏?浅谈王琦教授治疗失眠的经验与思路[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6):425-426.

[4]王霖泽.张庆祥从肝论治失眠经验[J].山东中医杂志,2012,31(11):831.

[5]王聪.符文彬教授针灸治疗失眠症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6,38(11):18-19.

[6]严晓慧.“调卫疏肝法”推拿治疗痰热内扰型不寐28例[J].江苏中医药,2007,39(8):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