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政策下中医药作用成效分析及发展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新医改政策下中医药作用成效分析及发展策略

陈奕欣

山东省东营市第一中学高三(11班)257000

摘要:中医药以它“简、便、验、廉”的优势,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新医改背景下,中医药服务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在查阅国内有关基层中医药发展文献的基础上,跟随当地政府调研组,以基层的视角分析和总结中医药的作用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策略研究探讨。

关键词:医改;基层;中医药;成效;策略

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是民众反映的焦点和难点,健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新机制成为了中国新一轮医改的重点内容。目前,我国农村人口达8亿左右,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事业发展,将成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

新形势下,现代医学出现了一定的局限性,中医药在养生、防病、治病等方面逐渐体现出了自身的优势。中医药以其特色优势,给群众带来了方便、质优、价廉的卫生服务,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因此,基层医疗机构应在新医改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基层中医药的作用,使其服务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一、中医药的地位和作用

中医药作为祖国的传统医学,它承载着中国古代居民同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和智慧。在“治未病”方面,先于西医早几千年提出“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疾病预防保健理念。如今,中医药已得到全世界的认可,中药青蒿素救治了无数的疟疾患者,中医活血化瘀防治策略使冠脉狭窄及心绞痛复发率明显下降,超过国际水平。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卫生事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009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发展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中药产业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新举措[1]。2017年7月1日,随着《中医药法》颁布实施,以法律形式强化了中医药方针政策,对中医药行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新医改政策后基层中医药工作亮点和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亮点

1.“看病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医改政策实施以来,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机构重视中医药及相关适宜技术的推广[2]。医联体、远程会诊系统、“互联网+医疗”等措施使基层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从本地区医保及卫生行政部门的统计数据看,2012年,县域外患者就诊率在18.1%,其中市外就诊率达8.7%,该患者群以北京、上海及省城三甲医院诊治为主。2016年,县域外就诊率降至9.6%,其中市外就诊率降至4.7%,充分表明医改的效果非常明显。

2.医疗费用大幅降低

医改政策执行以来,其覆盖范围内的地区医疗费用均得到不同程度的降低[3],经调查,笔者所在县医院住院患者平均费用相比同期全省平均费用降幅更大。以2016年为例,笔者所在县住院患者平均次均费用为3000余元,而所在省的全省住院患者平均次均费用为6000余元。相同病种的住院患者,在县中医院、乡镇卫生院的住院平均费用,相比同级别综合医院和其他地区同级别医院费用均明显降低。这与中医药及相关技术手段费用低密切相关。

(二)存在的问题

自医改以来,中医药在基层得到了较大的推广及应用,但其发展及推广还存在一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医的服务价格偏低,降低了医疗机构及医师开展工作的积极性[4]。以骨折治疗为例,中医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固定,虽效果好、创伤少,但相比手术切开复位加钢板固定的费用明显低廉,致使部分医师放弃中医治疗手段转而选择收费高的外科手术进行治疗。二是基层中医人才相对匮乏、人才流失严重[5]。基层工作条件差、待遇低,致使高等院校毕业生不想到基层去,大部分人才通过不同渠道流入了高等级医疗机构。三是基层中医药技术水平亟待提高。现阶段,基层中医药诊治的病种较为局限,治疗手段也相对单一,对重大疾病及疑难病的诊治仍显不足。四是中医药政策未得到有效落实。主要是对中医药的倾斜政策、医保报销支付政策未完全落到实处,致使基层开展中医药服务的积极性降低。

三、发展策略研究探讨

新医改背景下,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基层中医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改变基层医疗机构的补偿和运行机制,切断医生、医疗机构与业务收入之间经济联系。二是调整基层中医服务价格,合理体现中医服务的劳务价值。三是地方政府提高对基层中医药建设的重视程度,积极探索建立适合当地的制度。四是在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中充实中医药硬件资源,充实基层中医药人才,加强基层人员的在职继续教育,对所有基层医务人员均开展适宜中医药技术培训,提高人才素质。四是建立完善的基层中医药人员考评机制。五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和基本医疗服务包中充实中医药服务的内容。六是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向中医药倾斜。包括改革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支付制度、基本医疗保险报销项目和报销比例上向中医药倾斜等。最后,完善其它与基层中医药的配套政策。

参考文献:

[1]程兆盛,方明金.中医药政策概述[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11):1139-1144.[2017-10-09].DOI:10.16690/j.cnki.1007-9203.2013.11.015

[2]李小贞,王河宝.中医药参与基层医改的优势和策略研究[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28(01):93-97.[2017-10-09].

[3]万秀珍.基层中医医院中医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03):275-277.[2017-10-09].DOI:10.16690/j.cnki.1007-9203.2013.03.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