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0-20
/ 3

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邱国权

邱国权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白城137000)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0-0217-03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是理论性和应用性比较强的科学,是医学生的启蒙学科。其特点是理论性强,必须遵循从理论到实验,再从实验到理论,这样才能尽快透彻地掌握理论知识。我从事基础教学医学课生理学教学多年,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实验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验教学质量的高低,对整个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亲自动手操作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对巩固理论知识及增强技能训练起着较大的作用,同时培养了医学生观察、思维、创造能力,以及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所以实验课教学质量的优劣,不仅影响到日后的教学效果,也关系到专业知识的掌握,如果理论和实践相脱节,会严重影响生理学的教学质量,如何上好生理学实验课,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对培养实用型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多年来生理学教学工作经历谈谈几点感悟。

1.要重视实验教学在医学生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1.1生理学是实验学科

生理学的很多理论就是通过实验来不断论证和完善的,我们通过实验教学,可以直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真正掌握理论知识。如在实验硫酸镁导泻作用原理中,学生将动物麻醉、解剖、取出小肠,分段结扎,分别注入硫酸镁及对照药物等。两小时后观察结果,通过比较肠膨胀程度、容量、充血度等,就可以清晰地观察出导泻现象,整个实验过程既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又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知识的掌握要靠动手、动脑相互促进,实验教学使学生面对实物亲手操作,亲身体会前人的经验,使之激发起学习热情;实验教学使学生获得了感性认识,可以把理性认识与之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用之于实践应用,从而唤起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逐步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和理性认识。

1.2实验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把握好实验的重点与实验的全过程之间的联系,与理论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思考,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蟾蜍心脏灌流实验中,学生观察灌流液中几种离子浓度的改变以及肾上腺素、心得安对心脏活动的影响,在高Ca2+浓度过高,心肌将呈现持续改缩状态,出现“钙僵”;Ca2+浓度增高,心肌停止于舒张状态;加入肾上腺素,心跳加快,收缩加强,加入心得安后,心率降低,收缩减弱。这些现象必须要细致的观察,而由此获得的感性认识将会对将来的临床应用带来很大的帮助。在此期间,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的注意力,把关键的过程现象要着重观察,依次顺序,无一遗漏,以保证试验的效果,久而久之,学生慢慢地养成了细致观察的习惯。

1.3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实验教学把枯燥的理论形象化、趣味化,便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归纳、研究、思考,使其观察过程成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可以使学生培养科学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步发展创造性思维。

1.4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严格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今天的医学生是明天的医务工作者,将涉及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安全,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而实验教学有利于这个目标实现。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作充分的实验准备工作,然后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肃认真、耐心细致、心手相连、从容果断、一丝不苟,最后实事求是地记录结果、分析原因。教师以身作则,通过到位的指导,对不规范、懒散马虎、弄虚作假等现象进行严厉的批评,及时纠正,这些都将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态度。

2.提高认识,正确处理好理论课与实验课的关系

目前医学专科学校教学仍然以理论知识为主,极大影响了教学效果,使日后从事临床治疗的学生在临床治疗的准确性和正确性方面大打折扣。为了贯彻教学和大纲,按照新的医学模式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合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在当前教学中,就必须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其通过实验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统一到实在的实践中去,通过实验巩固,验证理论知识,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强调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不排除理论教学,因为没有理论基础,学生将不能真正理解每个实验操作的意义,在将来实际工作中不能分析解决具体问题,这与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不相符的,所以要充分认识理论教学对实验教学的指导和保证作用,充分认识理论教学在达到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在理论教学中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要求,保证理论课教学,同时根据学校的现状,目前科技发展水平及社会当前的具体需求尽可能增加实验教学,人手到实验教学不是可有可无,可多可少,可轻课重的附属品,它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相对待理论课教学那样对待实验课教学,积极探索其内的规律,寻求多种实验教学中最佳方案,精心组织,精心实施,才能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完成既定培养目标。所以,实验教学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相互推进和紧密结合的实验活动,实际教学中应做到:

2.1转变观念,增加实验教学的比重

在正常的生理学教学中,常常以理论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学水平的主要依据,从而导致教师和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观念,使学生只有理论和知识而缺乏实际操作技能,直接影响到临床学科见习和实习的效果,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加强教学与实践的相关联系,达到理论指导实践,实验巩固理论的目的:①转变老师和学生以“验证理论”的实验指导思想,重新认识实验教学的目的,使学生明白实验教学是以学生自身实践技能为目的。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改善教学条件,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对实验的兴趣。③增加实验课在教学中的比例,使学生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从而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④摒弃以往评定教学质量以理论考试为标准的评定方法,实行理论考核分数和实验考核分数相结合的考核评定方法。⑤严格实验报告的书写,提高实验的质量。

2.2改进试验方法,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

根据新的大纲的要求及实验内容的特点,我们在实验课的教学方法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改革。①在做实验之前一定向学生展示实验目标,明确实验目的,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②实验内容要更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实验中一定要把教材内容中的重点难点,作为实验的主体,通过主体达到消化,理解理论知识的目的。③强调学生预习,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展示目标之后,要强调学生预习教材中的内容,并要求学生把内容的重点、难点及各种注意事项和不明白的内容及问题写出来,做到有备而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实验的质量。④以学生为主导,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验课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对一些简单实验要放开让学生自己动手,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老师在示范时要讲清楚操作要领,并可适时让学生配合参与。从而使学生获得必要手术的感性认识,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⑤严格实验报告。当前学生书写实验报告往往都是用“万事俱备,只欠结果”的实验报告册,做起实验不动脑筋,填上结果完事,这不利于科学态度培养,我们应该摒弃这类实验手册。要求学生自己动手书写实验报告,目的让学生在实验中从总体上掌握实验内容,做到完全消化。平时注重实验技能考核,可促进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实验,行动上积极参与。实验技能考核也是对学生动手能力评价的重要依据,促进学生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达到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的,把实验考核占总成绩的30%,分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两种成绩。平时考核根据学生平时预习笔记学习态度,实验操作报告报告的成绩作为一般考试成绩占总成绩20%。期末考核以分组的方式进行实验考核,成绩占总成绩10%。

2.3加强职业素质教育

基础医学实验是学生入校后先接触的有关医学理论等方面的实验课程,所以我们必须从一开始就加强对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为使学生在以后的医疗工作中能够养成认真负责,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医德医风,就必须在实验课中要求学生严格谨慎,认真按程序操作,在实验中态度认真负责,实验操作准确规范。例如在听取心音的实验时,要求学生在天气寒冷时一定要把听诊器暖热再听,从而培养学生要处处为病人着想的高尚医德。又如动物实验时,一定要学生认真仔细,操作准确,从而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医疗态度。

3.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开展内容丰富的直观教学

我校生理实验室已更新大部分实验器材,安装了微机等多媒体教学工具,能较好地适应各展业教学计划中生理学实验教学的需求。为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开展好实验教学。

首先做好实验课的组织准备工作。实验教学效果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课的组织工作,实验人员对实验中所用仪器设备要经常进行检查调试,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在实验课中,尽量做到少讲多问多启发,激发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中与之相关的部分,是学生尽可能联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创造更多自己动手的机会。如在学生观察家兔胃肠运动时,先让学生观察家兔肠管有几种运动形式,每种运动形式都有哪些特点,然后再根据特点分析它们的生理意义,最后再让学生亲自动手,人为的改变肠管平滑肌所处的生理环境,包括PH值温度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再观察肠管运动有什么变化,人后结合理论知识,让学生分析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最终达到让学生深刻领会消化管平滑肌的神经及体液调节机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连串的问题,使学生对理论教学中所学到的知识得以巩固转化。提高了观察能力,又使理论与实践得以联系,完成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第三,改变以往在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多示教,少动手的做法,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并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和结果,并独立作出实验报告。通过以上方法,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同时也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

4.老师要根据学生专业精选实验课内容

医学专科学校的学生,专业种类多,而生理学是和临床工作联系比较密切的一门学科,我们的做法是根据不同的专业,要总结出不同的重点内容来授课,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检验专业,血液章内容血细胞数量功能,血浆中所含有的抗体补体的功能,血型的分类鉴定及在临床输血工作中的应用,泌尿章的尿量影响因素尿液成分分析等相关实验课一定让学生看懂并会亲自动手操作。而像血压测量心音听诊心电图分析等和临床工作联系密切实验课内容一定要作为临床专业学生的重点内容。当然,实验老师首先要认真看好理论知识,认真阅读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对做实验的理论和操作要熟练,这样才能更好第指导学生实验操作。

5.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

学生刚从高中步入大学,习惯了老师满堂讲理论的教学模式,对实验课更是不习惯,因此上好第一堂生理实验课,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非常重要,我们的做法是先组织学生参观生理实验室,介绍一些主要实验仪器及急性动物实验中常用的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由普通中学生向专业学校的学生的角色转变,让学生明白上好实验课是生理课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环节。

6.培养学生对生理实验课的兴趣

在生理课学习中,不少学生对生理课感到枯燥乏味抽象,缺乏学习兴趣,老师必须和学生讲清楚生理实验课的重要意义,并在实验课中采取多种方式,尽可能的利用直观的教学媒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力创造力和实用技能。

7.学生课前预习,老师课后考核

课前预习是上好生理实验课的有效方法,有些学生认为实验课不重要,上实验课就是走马观花。我们的做法是: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相关理论知识及重点内容一定要扎实掌握,并充分利用实验指导,认真预习,在实验课中老师要多提问,这样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后考核是上好实验课的重要环节,有些学生把实验课当做休息课,对实验课及不重视,有事没事爱在上实验课时请假,我们采取把实验作业,实验出勤率和考试成绩挂钩,占总成绩的30%,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使学生对实验课重视,提高实验课的效率。

8.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与现有职业教育观念不相适应的重理论轻实验的传统旧观念仍是根深蒂固,仍然影响着教学人员对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的理解。因此在教学安排上重理论轻实验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也不自觉地表现出实验教学可有可无的心态和做法。

(2)在现有条件下,有些难度较大需要较高精密设备的实验还难以开展,如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动作电位的传导等。

(3)学生动手能力差影响实验课的教学效果。生理课在学生大一刚入学就开课,学生刚经过高考,还完全处在精神放松的阶段,再加上刚入学,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心,这样在上课中就容易注意力不能集中,高中时自己动手的实验课又少,就会影响实验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带教老师第一,应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充分做到腿勤眼勤脑勤嘴勤手勤;第二,要注意发现典型带动群体;第三,要采取个别纠正,集体指导,典型表演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及时指导,防止不测,保证实验教学顺利进行。

总之,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客观要求,为达到此目的我们必须改变与现代职业教育观念不相适应的旧观念,提高认识,利用各种现有的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调动学生各种知觉系统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我校现有的教学条件,开展好每一堂生理实验课的教学,完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培养目标,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更加适应未来需要工作时间能力极强的医疗卫生技术人才。